- 年份
- 2024(10033)
- 2023(14033)
- 2022(11590)
- 2021(10832)
- 2020(8836)
- 2019(19624)
- 2018(19063)
- 2017(37247)
- 2016(20026)
- 2015(21769)
- 2014(21585)
- 2013(20638)
- 2012(18529)
- 2011(16552)
- 2010(16865)
- 2009(16366)
- 2008(16345)
- 2007(14616)
- 2006(13148)
- 2005(12084)
- 学科
- 业(82923)
- 企(82235)
- 企业(82235)
- 管理(80915)
- 济(73686)
- 经济(73545)
- 财(32010)
- 方法(28800)
- 业经(26653)
- 制(22833)
- 务(22829)
- 财务(22792)
- 财务管理(22761)
- 企业财务(21607)
- 数学(20380)
- 数学方法(20050)
- 农(20024)
- 中国(19563)
- 技术(17556)
- 策(17552)
- 体(16168)
- 理论(16060)
- 划(15681)
- 和(15326)
- 贸(14953)
- 贸易(14944)
- 易(14657)
- 银(14088)
- 银行(14076)
- 体制(13939)
- 机构
- 学院(278839)
- 大学(272782)
- 济(116508)
- 经济(114081)
- 管理(112340)
- 理学(95505)
- 理学院(94599)
- 管理学(93357)
- 管理学院(92799)
- 研究(86057)
- 中国(69775)
- 财(62746)
- 京(55238)
- 财经(47836)
- 科学(46489)
- 江(44113)
- 经(43230)
- 所(40807)
- 中心(40388)
- 研究所(35854)
- 经济学(35422)
- 财经大学(35175)
- 农(34656)
- 州(34503)
- 北京(34363)
- 范(33648)
- 师范(33389)
- 业大(33350)
- 院(31969)
- 商学(31948)
- 基金
- 项目(176161)
- 科学(141944)
- 研究(136818)
- 基金(129112)
- 家(109281)
- 国家(108239)
- 科学基金(95688)
- 社会(89221)
- 社会科(84545)
- 社会科学(84529)
- 省(68850)
- 基金项目(66778)
- 教育(63369)
- 自然(58972)
- 自然科(57644)
- 自然科学(57632)
- 编号(56841)
- 划(56820)
- 自然科学基金(56647)
- 资助(51507)
- 成果(47367)
- 制(40390)
- 部(39619)
- 重点(39148)
- 创(39125)
- 课题(38864)
- 发(37378)
- 国家社会(36768)
- 性(36517)
- 创新(36296)
- 期刊
- 济(138777)
- 经济(138777)
- 研究(85021)
- 中国(55510)
- 财(53803)
- 管理(49128)
- 科学(34151)
- 农(32798)
- 学报(32565)
- 教育(31105)
- 融(30552)
- 金融(30552)
- 大学(26794)
- 学学(25307)
- 技术(25173)
- 财经(24392)
- 业经(24081)
- 经济研究(21788)
- 农业(21604)
- 经(21038)
- 问题(16944)
- 财会(15538)
- 贸(15297)
- 现代(14437)
- 技术经济(14073)
- 会计(13635)
- 国际(13330)
- 商业(12785)
- 世界(12453)
- 经济管理(12406)
共检索到429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振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国有企业改革,都涉及了产权与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问题。混合所有制是当下国企改革重要的目标导向,产权是否清晰仍然是关乎此轮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跳出传统认识局限,以合约完备性界定产权清晰,才能更准确理解国企混改的制度逻辑,更好地把握有效的公司治理形式的构建原则。为此,应更加重视所有权和经营权之外的其他权利安排,允许以更灵活的合约结构界定国有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职能,重视非物质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合约权利安排,尊重企业合约各方平等地位,兼顾合约各方的财产权利和多元利益表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昱 李细枚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提高国企效能、改善内部治理状况有着深远意义,但是一些企业在混改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异化现象。文章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并结合现实案例,从民资引入、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权分配三个方面对混改的应有逻辑和异化现象进行了阐述,提出形成民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内外部职业经理人市场、构建内外联动的监事机制等优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潘墨涛 郎峰翘
经济社会基本制度制约着科技创新的政策设计,科技政策设计与运行塑造着多方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关系。通过搜集分析新世纪以来日本最大官方智库——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的科技政策相关研究,重点分析市场环境、政治环境、行政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科技政策设计的制度环境,从中厘清日本科技政策设计的基本逻辑,即技术官僚主导政策关注点,基于企业规模与“科学-技术-产业”的分类政策设计,经济安全保障的政策底色,以及充分利用海内外资源的政策要旨。由此获得对中国科技政策设计具有启示意义的相关经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得桂
由于每次改革都是对现实经济社会背景的策略性反应,集体林权变革历程既是农民的林地权利回归与增长的展现,也是行政力量(被动或主动)放权让利的过程,同时更是国家对林业利益关系的主导地位逐步淡出的表现,林权改革实践展现出从村社本位到个人本位的逻辑,从国家整合乡土社会的视角来看,集体林权变革也遵循着"均衡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的逻辑。包括林地制度在内的土地制度不仅是法制制度、经济制度,也涉及政治制度和对国家的理解。
关键词:
公共资源 产权制度 集体林权 改革逻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王小华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60多年来农村金融制度演化历程,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变迁的政策启示。研究表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始终是中国过去农村金融制度演化的诱因。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应当始终围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明晰财政金融在"三农"发展中的职能,发挥好财政金融协调配合作用。同时,既需注重体制整体层面的改革,更应注重微观治理机制的改良;既需注重激励农村外生金融深化发展,更应鼓励和引导农村内生金融规范有序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演化逻辑 改革启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程琳 王木林
作为21世纪乡村政治的重要现象,富人治村既有精英群体寡头化的趋势,亦有提升公共品供给水平、改善乡村生活环境的利他行动。通过区域比较法和深度个案分析法,探讨了富人村干部发挥积极治村功效的制度环境与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富人村干部采取何种治村策略,取决于其所处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环境:在党政体制与社会制度皆有效的情形下,富人村干部会采取道义逻辑(利他)与市场逻辑(利己)内外有别的分区行动策略;富人治村还可能会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的组织化、制度化水平,有效规避学界担忧的富人治村寡头化、货币化弊端。据此提出,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应对乡村精英予以适当的制度规约激励,将乡村内生性人力资源转化为党政国策落地的接应性力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暨慧峰
中央公积金制度作为新加坡的一个独特制度,在设计和运行中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稳健性以及调控功能等多个优点,特别是其很多政策措施与行为经济学倡导的行为生命周期、心理账户以及预期理论等不谋而合,较好地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规避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财政危机,并使新加坡成为"居者有其屋"的典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军
1台湾地区的统计立法台湾地区的"统计法"是在南京国民政府1932年公布,1934年施行的《统计法》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部《统计法》本来是预想中《主计法》的一编(其他三编为预算、会计和决算)。陈长蘅等立法委员认为"主计制度,事属新兴.整顿财政,更为根本","非先有程序法之制定,则其行使职权,殊嫌少所依据",提案制定主计法律。后根据多数委员意见各编制定为单行法。这部统计法分为四章,共32条,其立法原则和内容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忠民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研究和推进当今中国公司制度的建设,从理论上讲,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第一是要研究和把握当今中国企业和社会的实际状况;第二是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企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第三则是应该了解和研究历史上的中国曾经存在过的公司制度及其成败得失.从总体上讲,这三方面的工作具有同样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程琳 王木林
作为21世纪乡村政治的重要现象,富人治村既有精英群体寡头化的趋势,亦有提升公共品供给水平、改善乡村生活环境的利他行动。通过区域比较法和深度个案分析法,探讨了富人村干部发挥积极治村功效的制度环境与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富人村干部采取何种治村策略,取决于其所处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环境:在党政体制与社会制度皆有效的情形下,富人村干部会采取道义逻辑(利他)与市场逻辑(利己)内外有别的分区行动策略;富人治村还可能会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的组织化、制度化水平,有效规避学界担忧的富人治村寡头化、货币化弊端。据此提出,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应对乡村精英予以适当的制度规约激励,将乡村内生性人力资源转化为党政国策落地的接应性力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付梦芸
印度对研究生教育评估寓于院校评估和专业认证之中,评估机构以半政府机构为主,评估形式以院校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但这种制度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历了近200年的变迁,其背后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三重逻辑。通过对印度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的描述及逻辑分析,可以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某些启示。
关键词:
印度 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政策语境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逻辑本质是职业教育内在发展对"产""教"概念的辩证认识与深化而形成的政策性框架,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调和。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三种政策文本的呈现形态为逻辑出发点,深入剖析了"产教融合"政策设计的逻辑起点、逻辑路径以及逻辑结果,以此形成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文本执行的启示。
关键词:
政策语境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炜 李金铭 綦好东
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提“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经历了前期的夯基垒台与立柱架梁、中期的重点推进与积厚成势,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和历史性成就。但与此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的日益深化,其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困惑和挑战,亟须在理论上做出回应。本文立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研究阐释了具有工具理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策略与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价值取向之间的契合性,基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剖析了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独特优势;揭示了通过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并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经济利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价值取向的内在机理;并从聚焦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以及营造高质量创新生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和差异化管控机制等方面,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走深走实、规范有序、提质增效提供可资借鉴的优化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新华 贾心蕊
为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与逻辑机理,基于产权理论及多中心治理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并采取单案例纵向研究法,以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浙江省丽水市进行案例检验。研究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资源价值难以显化、农民权益保障不足和治理结构遭受冲击三重困境。通过所有权明晰和横向权利束划分可优化生态产权体系,促进资源价值显化;剩余索取权和监督权与农民主体的匹配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路径;以基层民主建设促进社会资本积累并加强政府的参与性引导和强制性规则可导向稳态治理结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持续。基于此,应沿生态产权制度优化和治理机制重塑两大方向开展改革,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实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吕翔翔
产权清晰的本质,就是在产权主体明确的情况下,一项资产在其运行过程中能否做到主体拥有的权责利的一致,并保证资产的价值保值和增值。如果归属于自然人的产权不能做到权责利的高度一致,其资产的价值也会出现贬值、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或者被滥用的情况,这时,即使其产权归属的主体是唯一的自然人,其产权仍然是不清晰的。这意味着,归属于自然人的产权有时候仍然需要不断地清晰其产权。在解决居民丢垃圾的问题上,按月收取固定费用的制度、按袋收费的制度和按重量收费的制度这三种产权安排的清晰度不断提高,其在减少居民丢垃圾的数量的效果上也是越来越好,但其实施成本(即交易费用)也在不断提高。要使垃圾按重量收费的制度实施得更有成效,大...
关键词:
产权清晰 制度 垃圾 收费 交易费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