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7)
- 2023(8444)
- 2022(7235)
- 2021(6653)
- 2020(5572)
- 2019(13012)
- 2018(13295)
- 2017(25406)
- 2016(13882)
- 2015(15183)
- 2014(15090)
- 2013(14480)
- 2012(13330)
- 2011(11794)
- 2010(11769)
- 2009(11209)
- 2008(10958)
- 2007(9435)
- 2006(8536)
- 2005(7957)
- 学科
- 济(55034)
- 经济(54947)
- 管理(43168)
- 业(37733)
- 企(31481)
- 企业(31481)
- 方法(20926)
- 数学(18617)
- 数学方法(18432)
- 财(18009)
- 制(17504)
- 农(15513)
- 中国(14796)
- 地方(13253)
- 业经(13086)
- 体(12751)
- 体制(10864)
- 农业(10233)
- 银(10013)
- 银行(10000)
- 务(9896)
- 财务(9876)
- 财务管理(9851)
- 融(9622)
- 金融(9618)
- 行(9527)
- 税(9511)
- 企业财务(9228)
- 税收(9129)
- 技术(9068)
- 机构
- 大学(182715)
- 学院(181854)
- 济(79333)
- 经济(77717)
- 管理(68854)
- 研究(62304)
- 理学(58648)
- 理学院(57968)
- 管理学(57206)
- 管理学院(56830)
- 中国(48740)
- 财(41821)
- 京(38524)
- 科学(34712)
- 财经(31298)
- 所(29924)
- 江(28971)
- 中心(28871)
- 经(28255)
- 农(26642)
- 研究所(26429)
- 经济学(25169)
- 范(24205)
- 业大(24054)
- 北京(24051)
- 师范(24021)
- 院(23218)
- 财经大学(22956)
- 经济学院(22549)
- 州(22321)
- 基金
- 项目(119741)
- 科学(95570)
- 研究(91607)
- 基金(87404)
- 家(74899)
- 国家(74290)
- 科学基金(64431)
- 社会(60343)
- 社会科(57233)
- 社会科学(57222)
- 省(47047)
- 基金项目(46752)
- 教育(42367)
- 自然(39333)
- 划(38948)
- 自然科(38368)
- 自然科学(38361)
- 自然科学基金(37704)
- 编号(36767)
- 资助(34055)
- 成果(30767)
- 制(28639)
- 部(27325)
- 重点(27241)
- 发(26193)
- 课题(26008)
- 创(25430)
- 国家社会(25402)
- 教育部(24169)
- 创新(23944)
共检索到287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尹玉婷
产权清晰与主体权责利的一致程度高度相关。多元主体组织相较于单一主体组织,产权清晰存在更多的困难。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我国公车制度改革,先后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从加强管理到市场化(或称半货币化)改革再到货币化改革的三种不同模式,其实质就是不断提高公车使用人在使用中的权责利的一致程度,即提高公车使用中的产权清晰度。作为公车制度改革最新模式的货币化改革模式之所以会取代其他两种模式成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模式,不仅在于其在使作为公车使用人的公务人员承担的权责利的一致程度上最高,而且在于它通过公车使用人的自主选择提高了消费效率并进而在保证公车使用人因公服务用车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了公车制度的运行费用,提高了制度的效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吕翔翔
产权清晰的本质,就是在产权主体明确的情况下,一项资产在其运行过程中能否做到主体拥有的权责利的一致,并保证资产的价值保值和增值。如果归属于自然人的产权不能做到权责利的高度一致,其资产的价值也会出现贬值、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或者被滥用的情况,这时,即使其产权归属的主体是唯一的自然人,其产权仍然是不清晰的。这意味着,归属于自然人的产权有时候仍然需要不断地清晰其产权。在解决居民丢垃圾的问题上,按月收取固定费用的制度、按袋收费的制度和按重量收费的制度这三种产权安排的清晰度不断提高,其在减少居民丢垃圾的数量的效果上也是越来越好,但其实施成本(即交易费用)也在不断提高。要使垃圾按重量收费的制度实施得更有成效,大...
关键词:
产权清晰 制度 垃圾 收费 交易费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在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公车配给制度的弊端十分明显,公车制度改革大势所趋。一、公车制度存在的弊端1、公车制度加重财政负担。随着机构膨胀,干部增多,机关公用轿车迅速增加。据1993年末统计,全国党政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拥有轿车220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祥建
农村土地产权的不明晰造成了严重的三农问题。本文从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出发阐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然性,通过分析现行几种土地制度改革方案,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环城市相对发达农村区域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股份制,在偏远欠发达的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化到人(户),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土地制度 私有化 股份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敏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在改革的进程中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特征为切入点,围绕温江万春镇云湖天乡项目区等四个区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点,总结经验、分析可能出现的遗留问题和下一步有无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探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连续推进的办法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产权 制度改革 调查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平 王文烂
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的实现。但通过对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目标实现的滞后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关键词:
集体林 效率 产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烂
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实现"耕者有其山",又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调查研究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公平,但却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关键词:
集体林 公平 效率 产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振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国有企业改革,都涉及了产权与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问题。混合所有制是当下国企改革重要的目标导向,产权是否清晰仍然是关乎此轮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跳出传统认识局限,以合约完备性界定产权清晰,才能更准确理解国企混改的制度逻辑,更好地把握有效的公司治理形式的构建原则。为此,应更加重视所有权和经营权之外的其他权利安排,允许以更灵活的合约结构界定国有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职能,重视非物质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合约权利安排,尊重企业合约各方平等地位,兼顾合约各方的财产权利和多元利益表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海燕
本文从分析经济增长模式与产权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解释了我国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因,并提出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根本措施是,改革传统的产权制度,建立法人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瑞良
以营改增与商事制度改革为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制度变迁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作出分析,并由此对我国接下来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制度变迁的复杂性要求政府在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时刻需要协调不同领域的制度变迁,这也对政府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社会的制度变迁需要不同领域的制度协同变迁,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改革不仅需要提供有效的制度变迁供给,也需要尽可能地弥补人心的理性界限,而这个过程需要意识形态教育来减少新制度的运行成本。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瑞良
以营改增与商事制度改革为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制度变迁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作出分析,并由此对我国接下来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制度变迁的复杂性要求政府在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时刻需要协调不同领域的制度变迁,这也对政府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社会的制度变迁需要不同领域的制度协同变迁,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改革不仅需要提供有效的制度变迁供给,也需要尽可能地弥补人心的理性界限,而这个过程需要意识形态教育来减少新制度的运行成本。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邱志刚
本文在分析公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产权的基础上,指出,在现代企业中,无论私营企业也好,公有企业也好,其实它们的产权都是不清晰的,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那种期图通过明晰产权的途径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模式的设想和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在产权的优化配置,而不是别的什么。
关键词:
产权 清晰 公有企业 私营企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文梅 钟清平 曹建华
通过对目前江西集体林业产权改革的深入调查,总结了集体林业产权配置过程的2条途径、7种产权配置模式,并分析了林业产权配置过程的影响因素,针对产权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集体林业 林业产权 制度改革 配置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应春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竹业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竹业已成为南方许多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但是 ,由于山权、林权还处在不断调整中 ,各地仍然纠纷不断。本文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竹林产权制度的分析认为 ,在现有的产权制度安排中 ,由于竹林产权界定不完全、产权主体的权责不一致以及产权要素划分过于简单等原因 ,竹林产权严重残缺 ,尤其是明晰产权、尊重农民意愿、保障竹农利益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直接影响了竹林经营绩效的提高。因此 ,产权界定、产权明晰依然是竹林资源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竹林资源 产权界定 产权要素 经营绩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谭宇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企业改革通过渐进方式采用了三种形式:一是1978~1990年以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企业改革,取得一些成效,但行政干预、短期行为等矛盾突出,企业弊端未能从体制上予以解决;二是80年代中期至今的股份制改造,其理论与实践的支点是国有企业存在的所有弊端,其共同的根源在于国有资产的不明晰,要解决这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