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3)
- 2023(12202)
- 2022(10931)
- 2021(10352)
- 2020(8644)
- 2019(19783)
- 2018(19920)
- 2017(38235)
- 2016(21046)
- 2015(23612)
- 2014(23190)
- 2013(22744)
- 2012(20652)
- 2011(18467)
- 2010(18465)
- 2009(17069)
- 2008(16300)
- 2007(14150)
- 2006(12405)
- 2005(10915)
- 学科
- 济(76133)
- 经济(76033)
- 管理(59591)
- 业(55286)
- 企(46477)
- 企业(46477)
- 方法(34657)
- 数学(29462)
- 数学方法(29028)
- 农(22097)
- 财(20457)
- 中国(20191)
- 学(19714)
- 业经(17730)
- 地方(15518)
- 制(15088)
- 农业(14527)
- 贸(14277)
- 贸易(14270)
- 理论(14150)
- 易(13825)
- 务(13265)
- 和(13261)
- 财务(13194)
- 财务管理(13168)
- 环境(12795)
- 技术(12682)
- 企业财务(12432)
- 银(11636)
- 教育(11618)
- 机构
- 学院(288617)
- 大学(288238)
- 管理(114626)
- 济(106517)
- 经济(103874)
- 理学(99018)
- 理学院(97917)
- 管理学(96020)
- 管理学院(95537)
- 研究(95536)
- 中国(70991)
- 科学(62639)
- 京(61917)
- 财(49823)
- 所(48744)
- 农(47427)
- 业大(44748)
- 研究所(44416)
- 中心(43571)
- 江(42224)
- 范(40086)
- 财经(39927)
- 师范(39747)
- 北京(39233)
- 农业(37084)
- 经(36139)
- 院(35122)
- 州(34803)
- 师范大学(32097)
- 技术(31224)
- 基金
- 项目(200378)
- 科学(156639)
- 研究(146830)
- 基金(143618)
- 家(125442)
- 国家(124388)
- 科学基金(106300)
- 社会(89352)
- 社会科(84385)
- 社会科学(84363)
- 省(78861)
- 基金项目(77287)
- 自然(70806)
- 自然科(69070)
- 自然科学(69057)
- 自然科学基金(67765)
- 教育(67416)
- 划(66831)
- 编号(61793)
- 资助(58635)
- 成果(50058)
- 重点(45058)
- 部(43280)
- 发(42400)
- 课题(42032)
- 创(41427)
- 科研(38601)
- 创新(38561)
- 项目编号(37838)
- 大学(37048)
共检索到417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成玉
失地农民是有别于普通农民、城市市民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农地产权残缺。农地产权的残缺表现在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残缺几个方面。在农地产权完整的情况下,土地所有者或出售或自己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应该是无差异的,我国农地产权的残缺致使农地的一些收益农民无法实现或分享。我国现有的农地制度安排有其历史背景,需要从短期和远期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使失地农民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享。
关键词:
产权残缺 征地公平补偿 农地价值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长林 高洁
征地过程中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残缺表面上看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造成的,根源则在宪法第十条。而宪法第十条与第十二条之间存在严重的法理冲突。消除冲突的关键在于,必须从平等保护的立宪本源出发,确保农民集体土地作为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宪法第十条的相关条款和整个土地管理法进行修订。
关键词:
征地 土地管理法 宪法 农地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柴国俊 陈艳
征地是当前中国转型进程中的热点,补偿普遍低下的事实引发社会冲突。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实证考察征地补偿的公平与效率。一方面,通过计算单位地租现值和、单位农地价值及单位农地产值等指标发现,征地补偿总体偏低,75%的家庭补偿不公平,中西部较东部更低。另一方面,分析单位农地面积的人均收入等指标得出征地补偿的空间差别又总体符合农地利用效率机理。综合对照不同地区补偿的公平和效率发现征地补偿总体有失公平,东部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事实还显示有失效率。因此,征地补偿应注重社会公平,更要兼顾土地市场效率,转
关键词:
征地补偿 公平 效率 空间 评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柴国俊 陈艳
征地是当前中国转型进程中的热点,补偿普遍低下的事实引发社会冲突。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实证考察征地补偿的公平与效率。一方面,通过计算单位地租现值和、单位农地价值及单位农地产值等指标发现,征地补偿总体偏低,75%的家庭补偿不公平,中西部较东部更低。另一方面,分析单位农地面积的人均收入等指标得出征地补偿的空间差别又总体符合农地利用效率机理。综合对照不同地区补偿的公平和效率发现征地补偿总体有失公平,东部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事实还显示有失效率。因此,征地补偿应注重社会公平,更要兼顾土地市场效率,转变农地补偿评估思路很有必要。
关键词:
征地补偿 公平 效率 空间 评估思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灵辉
通过对农村土地内部产权关系进行解构,将承包经营权的权利构成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两部分,并界定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取得和灭失条件。现行的征地补偿政策没有针对征地时涉及户内各成员享有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情况做出相应的补偿,这种补偿方式存在承包权补偿无依据,经营权补偿无科学的确定方法等问题,因此,科学的征地补偿标准,要对因征地而造成权利人受损的各项权利充分的补偿。通过研究提出了5种对下轮承包权的补偿方法,针对现金补偿的情况,又提出了收益还原法和年产值倍数法两种具体计算方式,对于经营权的补偿采用年产值倍数法,且补偿倍数与剩余承包年限相挂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雪 郝新宇 王春明 孙宝凤
研究目的:研究确定公平性征地补偿方案。研究方法:基尼系数和洛沦茨曲线的公平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基于公平性的征地补偿方案以财政收入的可负担程度为约束条件;(2)公平性征地补偿方案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与自然三方面。研究结论:运用基尼系数调整现有征地补偿费用,确定较为公平的、财政可承担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征地补偿 公平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梅昀 刘秋彤 甘臣林 刘晔
利用亚当斯公平理论和耕地价值构成,建立了耕地价值估算模型,并结合文献调研法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参数估算,测算公平视角下的征地补偿价格。结果显示:土地补偿应该在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空间维度)的比较中实现公平,具体表现为采取完全补偿的原则和不同地区统一补偿标准;经测算,耕地价值体系中的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均可用包含统一年产值标准和还原利率的函数式表达;湖南省皂市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和安置区的公平补偿价格为当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78. 35倍,其补偿价格分别为现行标准的5倍和11倍。提出了规范耕地价值体系与测算标准、完善耕地统一年产值相关资料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明月 江华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严重不公,理论界提供的改革思路之一是提高产值倍数,但不改变补偿基准的改革仍然未能脱离计划经济的樊篱,现行补偿标准的缺陷或不公平将会依然存在。未来更可行的改革方案应该是彻底改革,即实行征地区片综合价,但也会引发许多新的不公平。我们应该采取因应措施,避免或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推进征地补偿标准改革。
关键词:
征地 补偿 公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春平 方天堃 刘万兆
国家公益建设征地属于土地产权变动。从产权变动角度分析,公益建设征地是国家土地市场控制权而不是政府的超经济特权,承担土地公益职能的义务主体是国家而不是被征地的农民,公益征地补偿价格应当高于而不是低于市场价格;从效率视角分析,现行征地补偿价格低于基于市场机制形成的公平价格,既是造成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原因,又是公益建设征地浪费的根源。
关键词:
公益 建设征地 补偿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峰
产权由权能和利益构成,产权的残缺会导致利益受损。当发生利益受损时,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存在着自动的均衡机制,而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导致的利益受损来说,则需要外力的作用,促进对利益受损者的补偿。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市场体制,促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的形成,以减少社会福利的损失;另一方面对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导致的利益受损,则需要政府发挥作用,进行以政府为中介的公共补偿,这样可以减少补偿的成本,促进补偿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产权残缺 产权完整 公共补偿 产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建春
研究目的:规范并界定中国耕地的产权体系及各权利内涵,探讨各耕地权利的价值构成,分析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借鉴法,实证法。研究结果:耕地产权体系包含耕地的生产收益权、生存保障权、农地发展权、粮食安全权和生态安全权,各权利价值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不同体现;征地补偿应逐步体现耕地各产权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永芳 艾少伟
研究目的:建立合理、完全、正当的土地补偿机制。研究方法: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在土地征收补偿中,不仅要对土地的资产价值进行补偿,而且要对土地的生态价值进行补偿,现行补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生态补偿缺失有着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应从观念、制度、方法等层面完善和确立土地补偿制度。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土地征收 征地补偿 生态功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丽钦
本文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剖析不乏新鲜的见解,同时对征地补偿制度改革、保障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财产权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对《土地管理法》修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