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94)
2023(17745)
2022(15200)
2021(14234)
2020(11831)
2019(27279)
2018(27150)
2017(51801)
2016(27772)
2015(31226)
2014(30719)
2013(30157)
2012(27432)
2011(24735)
2010(24831)
2009(23241)
2008(21855)
2007(19159)
2006(17077)
2005(14982)
作者
(76918)
(64090)
(63406)
(60476)
(40546)
(30685)
(28859)
(24849)
(24421)
(22794)
(21931)
(21507)
(20051)
(20029)
(19728)
(19530)
(18903)
(18576)
(18512)
(18107)
(15740)
(15671)
(15433)
(14740)
(14519)
(14279)
(14195)
(14102)
(12952)
(12670)
学科
(111590)
经济(111446)
(80328)
管理(74743)
(58591)
企业(58591)
(51937)
方法(46987)
数学(41340)
数学方法(40931)
农业(34614)
中国(33881)
(29777)
业经(29381)
(28613)
金融(28610)
(27269)
银行(27231)
地方(26489)
(26304)
(26242)
(21099)
(20092)
贸易(20074)
(19470)
(18292)
(17993)
财务(17926)
财务管理(17887)
理论(17796)
机构
学院(381806)
大学(378438)
(154381)
经济(151002)
管理(149838)
理学(129604)
理学院(128236)
研究(127489)
管理学(126116)
管理学院(125430)
中国(101428)
(79481)
科学(76878)
(74315)
(71859)
(62873)
中心(60398)
业大(59788)
研究所(56946)
财经(56909)
农业(56745)
(56397)
(51890)
(50852)
师范(50448)
北京(49965)
(46264)
经济学(45970)
(45795)
财经大学(42120)
基金
项目(260525)
科学(204665)
研究(195349)
基金(187869)
(162203)
国家(160745)
科学基金(138591)
社会(123483)
社会科(116681)
社会科学(116649)
(102259)
基金项目(100267)
教育(88776)
自然(87896)
自然科(85759)
自然科学(85740)
(84851)
自然科学基金(84188)
编号(81939)
资助(76160)
成果(66120)
重点(57913)
(57468)
(56408)
课题(55358)
(54053)
国家社会(50634)
创新(50347)
教育部(49445)
科研(49197)
期刊
(173534)
经济(173534)
研究(114363)
中国(76516)
(74497)
学报(58579)
科学(54098)
(53475)
管理(50332)
农业(50216)
(47931)
金融(47931)
大学(45736)
教育(43780)
学学(43138)
业经(33313)
技术(31504)
财经(27207)
经济研究(26152)
(23704)
问题(23588)
(23178)
(19229)
理论(18709)
图书(18493)
科技(17591)
现代(17396)
技术经济(17157)
实践(17108)
(17108)
共检索到570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庆芬  
笔者以成都"试验区"的农村产权改革为背景,运用第一手数据发现,农村居民存在产权抵押融资的意愿。虽然有效需求的规模有限,但产权抵押被视为大额融资的备选手段,与担保相比具有更好的隐私保障和节约面子成本的优势。同时,产权融资意愿有明显的阶层分化和村镇差异,风险认知参差不齐。Logit模型分析表明,正规信贷经历、主要收入来源、性别和年龄对村民产权融资意愿有显著影响。未来农村改革需要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坚定不移地推进产权抵押融资试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友华  吴玉锋  郑美雁  
本研究利用对重庆市与四川省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探究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进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有过非农经历的农村居民比那些没有非农经历的同伴更愿意进入城镇定居;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网络中亲属密度与进城镇定居意愿负相关,而网络异质性和春节人情开支则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居民的进城镇定居意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晓鸣  廖祖君  王娟  
全面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重构城乡一体化的金融与投资体系,更充分地发挥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功能,这既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都"试验区"已有改革成果的必然选择,也是成都"试验区"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背景、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及基本判断,指出当前成都市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突出挑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成都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打造支持"三农"的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农村担保及保险体系等七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扈映  杨康  舒泰  
本文利用我国4个省份578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村居民养老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方式、子女经济支持、未来照料忧虑及经济供养来源等变量对农村居民养老居住意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自我保障能力的提高是农村居民选择分居式养老意愿的重要原因,而对未来生活照料需求的担忧则是其主要的抑制因素。因此,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老年人的保障力度,发挥农村社区的养老功能,大力发展农村的服务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春晓  严奉宪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分析农村居民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对889位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受灾经历对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受灾经历对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中起遮蔽效应;价值取向在农村居民的自我效能感对其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中起调节作用,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个体与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相比,自我效能感对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的影响更弱、更平稳。因此,要提高农村居民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需要注重应灾宣传内容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居民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原则,并注重农村居民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云  
成都对农村各项产权确权后,及时改革抵押融资制度,允许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进展缓慢。从合格贷款抵押品角度看,经营权抵押存在界定难、价值评估难、抵押登记难和处置变现难等困难;从国内其他地区的试点来看,虽然局部有亮点,但整体上没有突破。要扩大成都市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规模,应围绕打造合格抵押品属性,适当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做法,从改进经营权认定方式、简化抵押登记手续、合理抵押评估价值、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市场培育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着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健  申曙光  
文章运用广东、广西两省10县区入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对健康、意外、家财、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同时揭示了保险需求中"逆选择"现象。文章指出在农村保险市场开发中,不能照搬城市保险发展模式,要充分考虑农户的保险认知水平、缴费能力、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生产特征的差异,以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开拓农村保险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南生  李靖  辛本胜  
本研究基于安徽凤阳5536户农村居民的调查,发现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村民对设施具有极其强烈的需求,而且需求意愿呈现出"生产型"设施优于"生活型"设施的特点。但是其融资意愿与需求强度相关度不高(除道路外),期望政府补贴一定比例的资金。从家庭特征来看,外出务工提升了村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强度和融资意愿,而家里有处于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则会对融资意愿产生负的影响。因而本文一个结论是我们在实施"以奖代补"等措施时应该采取配套措施避免贫困村庄和贫困农户在新农村建设中被疏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佳妮  吴平  
实现村级公共品供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政府财政支持有限的情况下,资金不足成为实现村级公共品供给的瓶颈。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村级公共品供给迈出的第一步。文章从投融资角度对当前村级公共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资金不足进行探讨,以城乡统筹改革成都试验区为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从军  李航毅  
消费是带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广阔但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运用大数据思维,转变消费观念,构建消费平台,实现消费阶段升级,实现创新行为价值,实现农村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从军  李航毅  
消费是带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广阔但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运用大数据思维,转变消费观念,构建消费平台,实现消费阶段升级,实现创新行为价值,实现农村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纲  
成都市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背景,系统实施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改革试点,在突破现行法律的同时也对国家一些重大法律政策底线如耕地保护等做出了妥协。尽管该项改革得到国家政治上和地方政府经济上的政策支持,但依然存在一些如社会保障统筹的基础尚未完全建立、政府担保的负面作用尚需观察、司法系统对抵押的法律效力尚未给予正式确认以及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不完善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发展和处理将对成都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改革前景产生决定性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志强  
农村"三变"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三变"改革的深入推进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以安徽省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地区安徽宣城的149个"三变"改革村为样本,在深入剖析其融资诉求与金融供给现状的基础上,运用bi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村"三变"改革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本文实证研究表明经营主体类别、收入水平、雇工人数、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受教育程度对农村"三变"改革承接主体融资诉求有显著影响;试点层级、承接类别、收入水平、贷款方式、负债结构、风险意识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其芳  罗荷花  
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一般化为跨期交付的消费品,以至今还未参与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地理位置、"邻居亲朋等是否已经参与新农保"等6个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意愿的主要因素,在新农保市场中存在"逆向选择"现象和"邻里效应",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潇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及其禁限政策的实施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进行与维持等角度,必须对受影响主体——农村居民因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实施而做出的贡献和受到的牺牲进行补偿。本文基于两个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624个农村居民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和D-H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居民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受访者的平均受偿意愿为978.76元,职业、家庭人口数、家庭年平均收入、对当地生态环境满意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急迫性对是否参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