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8)
2023(11335)
2022(9696)
2021(9285)
2020(7819)
2019(18224)
2018(17648)
2017(33680)
2016(18672)
2015(20847)
2014(20901)
2013(20689)
2012(19725)
2011(18161)
2010(18347)
2009(16960)
2008(16992)
2007(14845)
2006(13407)
2005(12118)
作者
(54442)
(46399)
(45369)
(43825)
(29418)
(22446)
(20646)
(17670)
(17609)
(16494)
(16003)
(15712)
(14831)
(14733)
(14716)
(14039)
(13416)
(13352)
(13120)
(13102)
(11690)
(11562)
(11334)
(10820)
(10450)
(10435)
(10377)
(9897)
(9509)
(9274)
学科
(86786)
经济(86682)
(55617)
(47848)
管理(45393)
方法(36720)
(33709)
企业(33709)
数学(33509)
数学方法(33234)
农业(31826)
中国(22215)
地方(21065)
(20959)
业经(20627)
(19596)
(17074)
(14492)
贸易(14483)
(14381)
(14363)
金融(14360)
(14030)
(13720)
银行(13685)
(13180)
(12509)
技术(12430)
环境(11417)
(10960)
机构
学院(266560)
大学(265497)
(116977)
经济(114844)
研究(99978)
管理(98400)
理学(85141)
理学院(84119)
管理学(82698)
管理学院(82186)
中国(76576)
(67352)
科学(60846)
(55452)
(54449)
(52162)
农业(51650)
研究所(47287)
业大(46297)
中心(45912)
财经(42188)
(42110)
(38654)
(36504)
经济学(36373)
师范(36179)
(34961)
北京(34308)
(34094)
经济学院(32946)
基金
项目(180481)
科学(142824)
基金(132842)
研究(130699)
(117290)
国家(116254)
科学基金(98337)
社会(85259)
社会科(80540)
社会科学(80515)
(71787)
基金项目(70667)
自然(62891)
自然科(61342)
自然科学(61319)
自然科学基金(60228)
(59439)
教育(58947)
资助(53933)
编号(50928)
(41651)
成果(41494)
重点(41472)
(40389)
(37186)
(36530)
课题(36152)
国家社会(35991)
教育部(35102)
创新(34940)
期刊
(134430)
经济(134430)
研究(83414)
(69225)
中国(58654)
学报(47114)
农业(46626)
科学(43076)
(40016)
大学(36001)
学学(34171)
管理(31837)
(31775)
金融(31775)
教育(27437)
业经(26265)
(23050)
财经(21588)
经济研究(19956)
技术(19776)
问题(19026)
(18541)
世界(15621)
(15303)
农村(15120)
(15120)
资源(14664)
农业经济(14333)
(13481)
经济问题(12863)
共检索到414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牛荣  
本文基于2008~2014年陕西农信社微观数据,深入分析了不良贷款约束下农信社静态效率变化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权改革对农信社效率的影响以及收敛性。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陕西农信社总体上保持着静态效率提升与动态生产率增长态势,但不同地区、不同产权形式农信社的静态效率与动态生产率差异明显;(2)一级法人农信社静态效率低于农合行和农商行,但动态生产率增长最快,"追赶效应"明显;产权改革虽然选择了效率较好的农信社进行股份制改制,但不同改革路径的"选择效应"差异较大;改革对农合行和农商行效率的提升效应十分明显;(3)陕西农信社效率表现出显著的收敛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和不同产权形式农信社效率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产权改革对农信社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趋势,并出现相对停滞状态,需引起关注。据此,本文提出了理顺省联社管理体制、因地制宜推动农信社分类改革、加快农信社业务综合化经营等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牛荣  
本文基于20082014年陕西农信社微观数据,深入分析了不良贷款约束下农信社静态效率变化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权改革对农信社效率的影响以及收敛性。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陕西农信社总体上保持着静态效率提升与动态生产率增长态势,但不同地区、不同产权形式农信社的静态效率与动态生产率差异明显;(2)一级法人农信社静态效率低于农合行和农商行,但动态生产率增长最快,"追赶效应"明显;产权改革虽然选择了效率较好的农信社进行股份制改制,但不同改革路径的"选择效应"差异较大;改革对农合行和农商行效率的提升效应十分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牛荣  
本文利用2008—2013年陕西省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农信社产权改革对其资本充足率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资本充足率平均提升程度较低(仅为0.3%),主要受技术人才与业务品种等因素限制,导致农信社改革在不良贷款管理等技术层面的改善作用尚未完全体现;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本充足率提升程度差异较大,关中地区较高(7.9%),主要体现在资本积累与信用风险等方面,表明资产规模与不良贷款率等个体特征是影响各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强化信贷管理、优化资本质量、推进产权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对提高资本充足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六江  
本文采用对贵州省2011—2016年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农信社股东治理、内部人控制与农信社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股东治理和农信社风险显著负相关,大股东可以通过指派董事、监事参与农信社公司治理,降低农信社风险。但总体上看,农信社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还较小,尚不能抑制内部人的过度承担风险行为。农信社内部人控制主要体现在高管对农信社的控制,高管越强势,农信社越倾向于过度承担风险。另外,独立董事制度能有效降低农信社风险,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管的过度承担风险行为;市场竞争加剧会提高农信社风险,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信社风险显著负相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德昭  许和连  
大规模FDI流入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敛性的分析框架,为研究区域劳动力市场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中国282个地市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FDI已成为经济转型期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敛性的主要因素,且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特征。全国范围内、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明显的条件β-收敛特征,但东部地区呈发散趋势。而且,在考察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演变轨迹呈现出先收敛后发散的"U型"趋势。为此,政府应坚持"两个大局"的战略设计,运用差异性的引资优惠政策引导FDI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布,同时避免对劳动力价格的过度干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婧  朱承亮  郑世林  
基于2000~2008年陕西省8市86个县(区)农村信用社教据,本文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农村信用社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分析,并对其宏微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考察期内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处于静态低效率和动态生产率增长状态,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003年启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未能提高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绩效,反而使其效率和生产率出现双双下滑的趋势;不考虑不良贷款约束会导致农村信用社效率值的高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低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业务创新能力对农村信用社绩效有负向影响,资本流动性、资本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伟根  林在进  陈和  
文章选取沪深两市1 565家上市公司在1999年~2010年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实证考察市场化改革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效率越高,并且市场化改革对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效率的正面影响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的企业。文章的发现为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观点提供了来自企业微观层面的新证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砚玲  龙志和  林光平  
本文采用空间统计与空间经济计量方法,研究了浙江省67个县市区1997~2008年间金融发展的收敛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考虑到县市区之间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后,可纠正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收敛性研究产生的误差。修正后的结果表明,浙江省县市区金融发展在1997~2008年间存在显著的β绝对收敛,且收敛速度较采用传统方法所得的收敛速度有明显的下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强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理论,是破解"价值总量之谜"的关键。按照马克思理论,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生产率高的劳动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实现更多的按市场价值计算的价值量。在劳动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当期商品数量较于基期增加,因此用基期国际价格乘以当期商品数量得到的GDP有可观增长。在国际交换中,价值从劳动生产率低的发展中国家向劳动生产率高的发达国家转移,因此后者GDP同劳动投入量之比大于前者。经验分析表明,GDP同劳动投入量之比与价值国际转移率正相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政宁  夏显力  
本文运用陕西省各地市的面板数据,采取固定效应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方法对陕西1989年以来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争江  郑之琦  屈小娥  
文章构建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7年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社会民生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后为经济发展、协调共享,创新发展、资源配置、开放合作提升空间较大。各影响因素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介于0.5670~0.8130,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茜  段龙龙  
利用四川省59个试点县20052014年的经济社会数据,借助"准自然实验"倍差估计法和面板虚拟变量模型分析了"扩权强县"改革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发现:按地理区位划分的丘陵县较山区县和平原县而言,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尺度上更易受到"扩权"试点的红利作用,而平原县和山区县则主要凭借经济管理权下放获取更强的本地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若按经济类型划分,选择百万人口大县进行扩权试点比选择农业大县会带来更加显著的政策带动效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茜  段龙龙  
利用四川省59个试点县2005~2014年的经济社会数据,借助"准自然实验"倍差估计法和面板虚拟变量模型分析了"扩权强县"改革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发现:按地理区位划分的丘陵县较山区县和平原县而言,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尺度上更易受到"扩权"试点的红利作用,而平原县和山区县则主要凭借经济管理权下放获取更强的本地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若按经济类型划分,选择百万人口大县进行扩权试点比选择农业大县会带来更加显著的政策带动效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艳  唐海康  庞祯敬  
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理论与经验世界的推论,构建了地方分权改革影响县域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理论机理,并以四川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为例,实证检验了地方分权改革对县域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多维影响效应。理论分析认为,地方分权改革对县域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影响表现为分权激励效应、选择替代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调节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地方分权改革对激励县域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总体效应明显,但在分阶段、长时序的分权激励效应有渐次势弱的趋势,而强县与弱县之间分权改革对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改善存在结构性差异。未来地方分权改革应坚持"增量管理、分类推进、综合考核"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晗  司亚飞  王立剑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