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9)
- 2023(9137)
- 2022(7532)
- 2021(7049)
- 2020(5790)
- 2019(13466)
- 2018(13351)
- 2017(25730)
- 2016(13865)
- 2015(15189)
- 2014(15427)
- 2013(14773)
- 2012(13508)
- 2011(12169)
- 2010(12776)
- 2009(12514)
- 2008(13100)
- 2007(11744)
- 2006(10967)
- 2005(10293)
- 学科
- 企(74064)
- 企业(74064)
- 业(70185)
- 管理(66119)
- 济(58848)
- 经济(58749)
- 财(26616)
- 方法(24129)
- 业经(22222)
- 务(19578)
- 财务(19563)
- 财务管理(19545)
- 企业财务(18611)
- 制(17453)
- 策(16279)
- 数学(15600)
- 数学方法(15384)
- 理论(15369)
- 技术(15318)
- 划(14873)
- 和(13841)
- 中国(13809)
- 体(13442)
- 农(12609)
- 企业经济(12512)
- 环境(12225)
- 体制(11848)
- 经营(11281)
- 贸(11214)
- 贸易(11209)
- 机构
- 学院(204613)
- 大学(200415)
- 济(90502)
- 经济(88692)
- 管理(86318)
- 理学(72922)
- 理学院(72300)
- 管理学(71615)
- 管理学院(71194)
- 研究(63433)
- 中国(52279)
- 财(48755)
- 京(41464)
- 财经(36631)
- 江(33410)
- 科学(33050)
- 经(33015)
- 所(30476)
- 中心(28602)
- 经济学(27180)
- 研究所(26675)
- 财经大学(26658)
- 北京(26528)
- 州(25821)
- 商学(25120)
- 商学院(24884)
- 范(24373)
- 师范(24237)
- 经济学院(24198)
- 院(23200)
- 基金
- 项目(121078)
- 科学(98411)
- 研究(95153)
- 基金(89346)
- 家(74517)
- 国家(73761)
- 科学基金(66440)
- 社会(62591)
- 社会科(59348)
- 社会科学(59331)
- 省(46942)
- 基金项目(45899)
- 教育(43856)
- 自然(40882)
- 自然科(39934)
- 自然科学(39924)
- 自然科学基金(39282)
- 编号(39142)
- 划(38225)
- 资助(36654)
- 成果(32989)
- 部(27690)
- 创(27133)
- 课题(26852)
- 重点(26549)
- 制(26145)
- 国家社会(25577)
- 性(25572)
- 项目编号(25298)
- 发(25229)
- 期刊
- 济(110273)
- 经济(110273)
- 研究(66244)
- 财(43041)
- 中国(41137)
- 管理(39474)
- 教育(23734)
- 科学(23109)
- 融(22875)
- 金融(22875)
- 学报(20303)
- 财经(19632)
- 技术(19469)
- 农(18617)
- 业经(17743)
- 大学(17171)
- 经(17024)
- 经济研究(16857)
- 学学(15967)
- 问题(13470)
- 贸(12215)
- 财会(12117)
- 技术经济(11782)
- 农业(11631)
- 现代(11129)
- 会计(10548)
- 经济管理(10544)
- 国际(10504)
- 商业(9633)
- 理论(9365)
共检索到324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锦
产权改革论和竞争环境论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两种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这两种理论分别从内部产权激励和外部竞争激励角度提出一系列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率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进入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阶段,一种新的国有企业理论——"政策工具论"正在逐步形成。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有企业是政府的一种公共政策工具。从这一视角出发,政策工具论不仅能够解释国有企业的最优化(国企改革)问题,也能够解释国有企业的存在性问题,因此是一种比较完整的国有企业理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鹏飞
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激励或利润激励对提高企业效率发挥作用 ,而超产权论进一步阐明了激励机制只有在竞争条件下才能产生影响 ,对我国上市公司效益的实证分析支持这一命题 ,目前我国的股份制改制并没有促进企业效益真正好转。企业改革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界定产权归属是基础 ;治理结构须与股权结构相兼容 ;市场竞争的完备性是企业效益真正好转的前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云力 李福纯
产权切换并非国企实现扭亏增盈的契机 ,产权改革过程中的非规范性以及附随的非理性行为 ,使得“产权效应”依附于沉重的磨擦成本 ,而且表现出时间上的滞后性。所以 ,国企改革的核心在于产权机制与竞争机制的协同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中祥
WTO加入在即 ,国企靠什么与别人竞争 ?国企的成功在于一把手 ,更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帮企业现有业务结合在一起的胶水 ,也是新业务的发动机 ,多样化的形式及市场进入由它们引导。核心竞争力更是一种竞争者难以模仿的能力。衡量国企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否增强。核心竞争力如何识别、开发、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从企业角度作了深入分析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核心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银温泉
实施竞争中性政策,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有利于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健全协调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政府改革,有利于为世界提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方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赋予民营经济更加重要的地位,大力推动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的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企分类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监管中性。
关键词:
竞争中性 国企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范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彭波 韩亚品
竞争中性原则是当前中国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竞争中性原则在目前国际博弈中的经济和政治双重内涵,然后分别从国企改革、市场深化和国家崛起三个视角研究推行竞争中性原则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最后,从双重承诺接受竞争中性原则、创新优化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引导多元经济协同演进及消解美国打击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推进这一原则的基本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从国有企业自身经营来看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处于深度下滑状态,亏损企业增多,债务规模过大,利息负担加重,财务风险加大。由国资委牵头计划出台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在研究制定,并已向国务院汇报,内容将包括国有企业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戎
一、引言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整。经过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执行的“放权让利”到“承包制”,跨入90年代,国家开始围绕“制度创新”作文章,试图使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选择了100户国有企业、18个城市、56个企业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波涛 王静
在国企改革重组过程中,广泛涉及到产权划转的问题。现有的关于产权划转的政策文件大多比较抽象,实务中仍然有很多操作上的疑惑和难点待解,例如,如何界定不同类型的产权划转,如何进行产权划转决策?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哪些?对这些问题,需要精准把握政策法规核心要义,总结分析现有产权划转业务一般规律,结合具体业务实际情况,用创新思维去解决。本文将对国企改革重组过程中产权划转类型、决策考量、政策建议等问题进行探析,以期对实务操作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定庆 姚振华
当代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就是对经典的国有制理论进行实践尝试和不断检验的过程:20年代原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就是对经典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适用性作全面反思的开端;进而唤起了50年代原苏联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改革,其基本线索是:模拟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重塑市场主体,大量培育非国有制经济;我国80年代的国企改革基本沿袭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90年代以后,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市场化,探求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和途径以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成果,在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必须强化国企的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