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5)
- 2023(9792)
- 2022(8157)
- 2021(7645)
- 2020(6447)
- 2019(14220)
- 2018(14710)
- 2017(26892)
- 2016(15345)
- 2015(16804)
- 2014(16910)
- 2013(16362)
- 2012(15000)
- 2011(13556)
- 2010(13981)
- 2009(13281)
- 2008(13150)
- 2007(12226)
- 2006(11113)
- 2005(10173)
- 学科
- 济(55727)
- 经济(55631)
- 业(49705)
- 农(45851)
- 管理(42727)
- 农业(30342)
- 企(29944)
- 企业(29944)
- 制(20565)
- 业经(19520)
- 中国(16672)
- 财(16478)
- 体(16150)
- 方法(15552)
- 数学(13041)
- 数学方法(12881)
- 体制(11703)
- 银(11452)
- 银行(11426)
- 地方(11372)
- 行(11008)
- 学(10833)
- 发(10570)
- 融(10375)
- 金融(10368)
- 农业经济(10297)
- 策(10290)
- 技术(9677)
- 村(9300)
- 农村(9291)
- 机构
- 学院(210135)
- 大学(205197)
- 济(86608)
- 经济(84637)
- 管理(77101)
- 研究(74917)
- 理学(65209)
- 理学院(64564)
- 管理学(63541)
- 管理学院(63168)
- 中国(58896)
- 农(56964)
- 科学(43887)
- 农业(43608)
- 京(43453)
- 财(43179)
- 所(38525)
- 业大(37764)
- 江(35322)
- 中心(35164)
- 研究所(34281)
- 财经(31922)
- 经(28801)
- 省(27721)
- 范(27042)
- 农业大学(26824)
- 北京(26805)
- 州(26774)
- 师范(26737)
- 院(26126)
- 基金
- 项目(135529)
- 科学(105847)
- 研究(104443)
- 基金(95602)
- 家(83551)
- 国家(82691)
- 科学基金(69666)
- 社会(65711)
- 社会科(61745)
- 社会科学(61733)
- 省(55442)
- 基金项目(50356)
- 教育(47517)
- 划(45283)
- 编号(44784)
- 自然(42228)
- 自然科(41176)
- 自然科学(41160)
- 自然科学基金(40428)
- 成果(37621)
- 资助(37357)
- 制(31910)
- 农(31888)
- 课题(31435)
- 重点(30815)
- 部(30785)
- 发(30521)
- 创(28486)
- 性(28017)
- 国家社会(27087)
- 期刊
- 济(109935)
- 经济(109935)
- 研究(64849)
- 农(61834)
- 中国(55250)
- 农业(41462)
- 学报(34670)
- 财(34584)
- 科学(30874)
- 教育(28650)
- 大学(27436)
- 管理(26988)
- 学学(25992)
- 融(24663)
- 金融(24663)
- 业经(23342)
- 业(19731)
- 技术(18808)
- 财经(16089)
- 问题(15079)
- 农村(14639)
- 村(14639)
- 经济研究(14206)
- 农业经济(14081)
- 经(13841)
- 版(13057)
- 世界(12098)
- 经济问题(10770)
- 业大(10555)
- 社会(9946)
共检索到339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成玉 孙小燕
管护机构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水价定价机制和水费收取方式不合理,养护资金、养护主体不到位,是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管护体制不顺的主要原因是农田水利设施集体产权比重过高,所有者缺位,经营权模糊等。因此,深化产权改革是理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的突破口。
关键词:
农田水利设施 集体产权 养护主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子泉 张媛媛 周玉琴 范如国
基于湖北省379份农户问卷调研数据,从产权改革、社会资本两个维度选取12个观测指标,并以交易费用为中介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产权改革、社会资本以及交易费用是影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重要因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越彻底,网络、规范、信任等社会资本越高,设施管护效果越好;产权改革及社会资本还可以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效果。以农户用水需求及工程盈利能力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显示,用水需求高的农户,随着社会资本的提高,设施管护效果要显著好于用水需求低的群体;相较于低盈利能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高盈利能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效果受产权改革的影响更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海英
长期以来,广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致使广东农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九五"以来广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资金去向多样,但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应从明确各级政府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职能、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分类指导,大力推进水管单位运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加快广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
广东 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 管理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翔程 乔莹莹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村土地经营的关键基础设施,其管护效果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实施,放活经营权更需要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水平。基于农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现状,剖析农地"三权分置"可能给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带来的影响,提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包括以专业化为特征的"管养分离"模式、"村级五位一体"管护模式、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导的用水协会管护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管护模式。新的管护模式能够改善以往管护模式的不足,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水平,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
农地三权分置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政府作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威 唐在富
1.根据受益范围和受益对象,合理确定工程管护主体。根据国家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规定,按照"建管并重"、"谁受益,谁负责"、"以工程养工程"以及"市场手段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等原则确定管护主体,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村民委员会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翔程 乔莹莹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村土地经营的关键基础设施,其管护效果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实施,放活经营权更需要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水平。基于农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现状,剖析农地"三权分置"可能给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带来的影响,提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包括以专业化为特征的"管养分离"模式、"村级五位一体"管护模式、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导的用水协会管护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管护模式。新的管护模式能够改善以往管护模式的不足,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
关键词:
农地三权分置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政府作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敏
本文以一个农村社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为例,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去探讨农田水利合作的行动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产权明晰化为特征的水利产权改革所带来的诸多水事纠纷现象表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农田水利社区管理的传统实践之间有所冲突,从而导致了农田水利合作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在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地凸显社区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的能力,将有利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重构与完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荣
作为农村地区最基础的生产性准公共物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对稳定农业生产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粮食主产区农田共用输水渠道为分析对象,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困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整体较差,并且仅有不足40%的农户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绝大多数并不具有任何形式的投资意愿;在稻作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高和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用户群体,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相对较好;户主年龄大、受教育程度高、非耕作收入占比高、粮食售价落差大的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意愿较低,而灌溉地块规模大、距河道距离远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燕
基于实证调查,本文剖析与评价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的特点与成效,并指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路径。研究发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的总体效果不理想,但不同类型的、服务于不同种植结构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投入为辅。政府应重点投入建设粮食主产区的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及经济作物种植区的部分无排他性(或排他性弱)、投入成本高的设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尤其是经济作物种植区的设施管理,可适当依靠市场。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产权改革 供给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岚 许贝贝 张祥薇 赵婉萌 李桦
农田水利设施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在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经济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存在因管护不利以致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等诸多问题。农户作为农田水利设施实际使用者,注重其个体感知的表达对提高水利设施管护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陕西省大荔县的274份农户调研数据,在划分不同农业收入农户类型的基础上,从农户满意度视角利用Multi-ordered Logistic模型与解释结构模型(ISM)剖析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绩效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绩效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离农户预期还有一定差距;不同农业收入依赖程度农户管护绩效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绩效驱动机制呈现"单路径,双驱动"模式,单路径中,金钱花费意愿是表层直接影响因素,管护制度完善合理性是中间层间接因素,其中农户特征和经营特征是深层次的根源问题,双驱动指的是损耗程度和维修及时性也作为表层直接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琦 唐文健
本文根据十六大精神提出了内部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国有制改革思路;对改革中如何进行产权的初始界定、运用市场机制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和正确处理财政收入与国有资产经营与转让收入的关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有制改革 产权主体多元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安拓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历了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每次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都不彻底,都在几年后重现了以往行政体制的弊端,主要原因在于:仅以政府职能调整为手段来达到建立高效、优化、负责的服务性政府的目的,只能"扬汤止沸",要想根除我国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就必须以彻底改革预算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建立相互制衡的预算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控制住一切行政职能行为异化的"财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孙彬
日前,上海、浙江、广东、深圳作为地方债发行试点,是建立规范地方债务融资体制的突破口近年来,地方政府预算外融资支撑了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也引发了对地方负债风险及其可持续性的关注。笔者认为,日前,上海、浙江、广东、深圳作为地方债发行试点,是建立规范地方债务融资体制的突破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广修
2008年底至2009年初我国北方冬麦区遭受了50~70年一遇的旱魔袭击。虽经上下齐动员,军民共努力,抗旱斗争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来之不易的夏粮丰收,必须深刻反思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旱灾应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旱灾应急管理法律体制,做到有法可依,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旱灾应急管理 法律体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巍巍 胡向东
在农业生产领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于农产品供给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农田水利直接影响粮食产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处于重要地位。当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着投资不能满足需求、管理体系不完善、水利设施建成后管护面临困境等较为突出的矛盾。本文从分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面临的困境,围绕云南陆良恨虎坝的成功实践案例,理顺农民、社会资本、政府三方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二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三是政府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 建设管护 农民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