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0)
2023(2626)
2022(2353)
2021(2348)
2020(2020)
2019(4919)
2018(4793)
2017(10058)
2016(5549)
2015(5986)
2014(5855)
2013(5820)
2012(5458)
2011(4744)
2010(4894)
2009(4654)
2008(4724)
2007(4319)
2006(3775)
2005(3541)
作者
(15125)
(12828)
(12757)
(12137)
(8238)
(6274)
(5848)
(4865)
(4771)
(4588)
(4400)
(4322)
(4225)
(4068)
(4018)
(3942)
(3918)
(3822)
(3730)
(3710)
(3280)
(3229)
(3170)
(2893)
(2846)
(2840)
(2823)
(2665)
(2651)
(2465)
学科
(25660)
(25176)
企业(25176)
管理(23990)
(23191)
经济(23163)
(13656)
方法(12101)
(12077)
财务(12076)
财务管理(12061)
企业财务(11790)
数学(10671)
数学方法(10618)
(7252)
(6355)
体制(5935)
公司(5334)
(5136)
结构(5054)
业经(4954)
技术(4208)
产业(4195)
中国(4010)
(3936)
(3660)
人事(3494)
人事管理(3494)
(3478)
技术管理(3357)
机构
大学(79293)
学院(78669)
(32739)
管理(32389)
经济(32220)
理学(28569)
理学院(28239)
管理学(27907)
管理学院(27744)
研究(24264)
中国(20265)
(17863)
(16400)
科学(14682)
财经(14560)
(13325)
(12677)
研究所(11345)
财经大学(11071)
(11041)
(10905)
中心(10622)
业大(10550)
商学(10409)
商学院(10355)
北京(10289)
经济学(9864)
(8944)
经济学院(8911)
农业(8557)
基金
项目(51336)
科学(41434)
基金(39906)
(35125)
国家(34859)
研究(34704)
科学基金(30702)
社会(23124)
社会科(22068)
社会科学(22063)
基金项目(21730)
自然(21507)
自然科(20991)
自然科学(20988)
自然科学基金(20682)
(18519)
资助(16662)
(16064)
教育(15787)
编号(12847)
(12216)
重点(11960)
教育部(10627)
(10455)
人文(10244)
成果(10224)
科研(10137)
创新(9793)
(9618)
国家社会(9586)
期刊
(34567)
经济(34567)
研究(21237)
(17696)
管理(13111)
学报(12633)
科学(12218)
中国(12124)
大学(9512)
学学(9303)
(9144)
财经(8062)
(7624)
金融(7624)
(6845)
财会(6549)
农业(5763)
会计(5610)
经济研究(5597)
业经(5448)
问题(4661)
技术(4616)
通讯(4438)
会通(4433)
资源(4327)
技术经济(3641)
(3630)
(3574)
现代(3546)
(3450)
共检索到112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滔  丁友刚  
国内研究混淆了领导权结构变化和高管变更,本文通过模型设计对两者进行了区分,研究了领导权结构变化的效应。研究显示,近年来非国企选择集中领导权结构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国企领导权结构变化对业绩没有显著影响,而非国企合并(分离)两职显著提高(降低)了业绩。非国企领导权结构的调整与风险水平显著相关,而且集权提高了高管的激励强度。这些证据表明非国企领导权结构的集中是对风险环境的适应,而国企领导权结构的调整则更多地表现出迎合监管需要的特征。因此,将"两职合一"作为差的公司治理实践的共识,以及监管部门出台政策一刀切式的引导企业普遍采用分权的领导权结构,都是值得重新审视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彬  张俊瑞  
对产权性质差异、现金分红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提出了理论假设,并以1998~2010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国有性质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可能性和现金分红程度上都显著高于非国有性质上市公司的对应水平;非国有性质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对公司业绩的提升程度要显著高于国有性质上市公司的提升程度。研究表明,在我国特有的经济背景下,企业产权性质的差异不仅对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且现金分红行为对公司业绩的提升程度在不同产权性质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鹏  程芳  
政治联系是一把"双刃剑"。本文以2009~2014年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政治联系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治联系与公司业绩呈N型关系,即随着政治联系的增强,公司业绩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而且这种非线性关系因公司股权性质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非国有上市公司政治联系与公司业绩是典型的N型关系,但国有上市公司由于管理者行政任命、"准官员"晋升等特殊制度因素,政治联系与公司业绩关系呈现倒U型。本文研究对于厘清政治联系对公司业绩的作用机制及效果、引导不同股权性质公司合理运用政治联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东智  谷立日  
公司的领导权结构反映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执行层创新自由的空间 ,它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个极其重要且高度可见的方面。依据来自中国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 ,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而且环境变量也未调和上述二者之间的联系。公司绩效的决定因素是很复杂的 ,而且是相互联系的 ,不能用单一的变量 (如两职设置 )来衡量 ,两职分设也并不是解决公司绩效问题的万能药。公司治理效率的根本决定因素在于合理的股权结构与市场化的人事任免机制。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 ,总经理兼任董事 (不包括董事长 )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联生  林景艺  王亚平  
薪酬外部公平性是影响公司管理层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管理层薪酬为背景,结合公司股权性质,研究了薪酬外部公平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正向额外薪酬与非国有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而没有发现其与国有企业业绩存在相关性;同时,也没有发现负向额外薪酬与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业绩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向额外薪酬的激励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成立,因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更注重自身的政治前途;负向额外薪酬的"惩戒"作用并没有在现实中得到体现。本文深化了公司管理层薪酬激励方面的研究,也为我国企业薪酬制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涛  曾丽  
本文基于2007-201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提供的高管考核指标,实证检验了产权性质、考核指标和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基于不同产权性质企业承担责任与目标的不同,国有企业相比于民营企业对财务指标重视不足;相比于非财务指标,高管考核指标中的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促进作用更大。相比于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对国有企业比对民营企业业绩促进作用更大。因此,企业应建立更客观的高管考核体系,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其管理目标来制定高管薪酬考核指标中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任帆  
在对十一大行业进行实证研究中,发现国家股与境内发起法人股比例在公司业绩中所扮演的作用具有行业特点。国有股代理成本高的假说在机械、纺织与化工行业得到了实证支持,但在其它八大行业都没有。公用事业与医药行业第一大股东持股与业绩显著正相关,机械行业截然相反;一股独大与两股同大孰优孰劣因行业而异。十一大行业中有三大行业的业绩与前十大行业持股没有相关性,但与股权的法人性质相关。IT行业业绩与生产性股东数量显著正相关,机械行业的信托投资股东牵制了上市公司的发展。上市公司业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粗放型的投资拉动,八大行业公司的业绩同资本支出显著正相关,五大行业公司的业绩同权益资本投资显著正相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琪  
选取沪、深A股46家农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结构、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公司规模、两职兼任等变量的基础上,公司业绩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高则会相应降低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此外,农业上市公司的性质对高管薪酬也有一定影响,国有性质公司比非国有公司高管薪酬所受影响更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艳阳  刘振坤  
在提出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若干假定的基础上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结论为 :在国有控股型公司中 ,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在法人控股公司中 ,二者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在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中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 ,相对于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股或法人股的股权结构而言 ,股权相对分散 ,同时允许少数几个持股比例相差不大的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利用SAS统计软件并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选取净利润、营业收入、普通股每股收益作为公司业绩指标,对2010—2012年2 351家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发现企业产权性质也会对两者的相关程度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程度较强,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程度其次,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程度最弱。可见,强国有控股公司受政府干预较多,其高管薪酬的制定对于以财务指标体现的公司业绩的倚重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凤委  汪辉  孙铮  
文章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将会影响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判断。法人控股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明显高于国家控股公司;剔除盈余管理影响后的业绩比较没有差异;股权性质发生变更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也发生变化。我们的结论证明,不考虑会计信息质量这一前提很容易导致我们对企业经营业绩做出错误判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霞  段兴民  
国外学者对领导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领导权结构的变化对公司业绩是否产生宣布期效应进行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领导权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的关系。数据分析发现,领导权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的关系受业绩指标选择的影响。但是,公司市场价值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并不能用领导权结构等单一变量来解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铮  姜秀华  任强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正在引起广泛重视。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Logit过程 ,将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业绩有机地结合起来 ,选择沪市公司董事 ② 的兼职情况和学历水平作为变量 ,试图给出经理职业化和知识化的一个分析框架。我们的研究表明 :上市公司的关键人物在兼任母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或党委书记的情况下 ,公司被显著地划分为“好公司” ;上市公司董事整体的学历水平也对公司的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平  陈守东  于天琪  
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明确了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证实资本结构影响公司业绩。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考察了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负相关;无息债务与公司业绩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有息债务与公司业绩负相关;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与公司业绩无论为负相关,且长期借款对公司业绩的负影响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萍  
本文以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有企业领导权结构与长期和短期财务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分任型的的国有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优于兼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分任型的领导机制更有利于促进国有上市公司长期财务业绩的提升,而对于短期财务业绩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