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2)
- 2023(7979)
- 2022(6735)
- 2021(6215)
- 2020(5312)
- 2019(11674)
- 2018(11420)
- 2017(21800)
- 2016(12123)
- 2015(13278)
- 2014(13432)
- 2013(13291)
- 2012(12259)
- 2011(10535)
- 2010(10713)
- 2009(10095)
- 2008(10642)
- 2007(9522)
- 2006(8191)
- 2005(7728)
- 学科
- 管理(48150)
- 济(42163)
- 经济(42077)
- 业(41648)
- 企(37651)
- 企业(37651)
- 财(31642)
- 方法(17532)
- 制(17514)
- 务(17126)
- 财务(17103)
- 财务管理(17049)
- 企业财务(16387)
- 数学(14950)
- 数学方法(14797)
- 财政(13573)
- 中国(12394)
- 体(12142)
- 农(10853)
- 政(10814)
- 体制(10733)
- 业经(10355)
- 银(10182)
- 银行(10170)
- 行(9514)
- 学(8891)
- 融(8852)
- 金融(8850)
- 技术(8322)
- 度(8289)
- 机构
- 大学(167210)
- 学院(166071)
- 济(69062)
- 经济(67621)
- 管理(61394)
- 研究(55615)
- 理学(52399)
- 理学院(51857)
- 管理学(51090)
- 管理学院(50774)
- 财(47250)
- 中国(44684)
- 京(34306)
- 财经(32719)
- 科学(32077)
- 经(29566)
- 所(28395)
- 江(26476)
- 农(25868)
- 中心(25321)
- 研究所(24809)
- 财经大学(24142)
- 经济学(22531)
- 业大(22431)
- 北京(21265)
- 州(20285)
- 经济学院(20255)
- 农业(20028)
- 院(20011)
- 省(19766)
- 基金
- 项目(106903)
- 科学(84772)
- 基金(79736)
- 研究(77828)
- 家(69401)
- 国家(68850)
- 科学基金(59375)
- 社会(51306)
- 社会科(48793)
- 社会科学(48779)
- 基金项目(41622)
- 省(40943)
- 自然(37755)
- 自然科(36918)
- 自然科学(36908)
- 自然科学基金(36278)
- 教育(35995)
- 划(34267)
- 资助(32509)
- 编号(29602)
- 制(26310)
- 成果(25932)
- 部(24871)
- 重点(24519)
- 性(23488)
- 创(22656)
- 国家社会(22099)
- 教育部(21766)
- 创新(21364)
- 发(21268)
共检索到263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天伟 朱梓菡
本文利用2011年发生财务舞弊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量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基础,实证分析了产权性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非国有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财务舞弊;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没有显著影响;产权性质并不能对上市公司控制有效性水平与财务舞弊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产权 内部控制 财务 舞弊
[期刊] 预测
[作者]
余思明 唐建新 孙辉东
本文利用通过手工收集的2002~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目标数据,研究了管理层经营业绩目标对公司内部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业绩目标较公司历史基准或行业平均水平设定的要高,这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同时降低财务舞弊概率;管理层业绩目标是通过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这一路径来降低财务舞弊概率,说明管理层经营业绩目标能够起到治理作用。本文拓宽了财务舞弊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管理层业绩目标 财务舞弊 内部控制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黄倩雪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与财务舞弊的影响关系,阐明各项关键点,提出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体系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
财务舞弊 内部控制 COSO框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考磊 汤晟
内部控制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文章以中国2013—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运营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产权性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资产周转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的改善更能够促进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碧琴 陆珊 周纳宇
近年来,被誉为“海上大寨”“海底银行”的獐子岛公司接连被曝出财务舞弊丑闻,2020年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遭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獐子岛作为我国重点农业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文章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举措。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红秀 黄政
董事会作为内部控制的最终责任人,直接影响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2012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效的样本公司及其有效的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董事会特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的独立性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的会议频率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负相关;两职合一、董事会的持股比例均负向影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是并不显著;董事会规模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呈倒U型关系,但也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爱兰
本世纪初,国内外爆发出一连串的重大舞弊事件,如安然、世通、银广夏、科龙等,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此外,新时期的公司财务舞弊又呈现出现金舞弊泛滥成灾,舞弊数量直线攀升,串通舞弊日益深化,财务造假行为更具有技术性、隐蔽性等新特点。舞弊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议论的重点。然而,在防范舞弊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将大部分的时间和资金用于舞弊、发现舞弊工作没做好,企业就会成为舞弊产生的摇篮。因此,实行公司财务舞弊全程控制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拟从预防、发现、调理和后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萌
一、内部控制理论基础——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是指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构及其作用的发挥指明方向和提供各种支持的理论,其两大基石分别为组织行为理论与舞弊动因理论。两种理论归根结底分析的都是人的动机,人的动机决定人的行为,从而使内部控制走上历史的舞台。在此,笔者主要以财务舞弊角度切入,关注如今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故先对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加以阐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碧琴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着部分财务舞弊现象。这不但掩盖了企业的金融行为,也严重地阻碍了市场的发展,从而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生产周期长、实地盘查困难、气候环境影响较大、交易主体分布较广等原因,成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高发地区。文章从当前我国农资企业财务造假的现实情况入手,说明治理金融欺诈的必要性。最后,从国家和微观层面提出完善审计制度和加强公司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财务舞弊 成因 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小燕 田也壮
本文试图在组织循环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吸收国外内部控制先进理念,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和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标准的确立有机结合起来,以创建持续改进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标准,力图解决国际公认的评估标准在中国本土化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应用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小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对我国各类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最近,笔者以调查问卷辅以访谈的方法,就《企业财务通则》涉及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艾
本文通过对2008年至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有关数据实证检验后发现:独立董事有效性的提高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财务状况的完善有着积极正向的影响作用,而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和企业财务状况的提高也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由于独立董事有效性对内部控制影响的显著性要大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因此独立董事通过内部控制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加强企业独立董事建设,提高独立董事有效性,可以有效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规避财务风险,为上市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保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茜
文章通过分析案例企业大股东基于控制权私利的虚构交易业务舞弊行为后发现,虚构交易业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行为,具备较高的隐蔽性、系统性和跨期长等特点,在分析审计程序的审计盲区和审计人员的思维惯性前提下,通过计划性虚增营业利润和营业收入并根据各项业务环节之间勾稽关系可以虚构完整的业务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一般的审计程序难以挖掘出其财务舞弊行为。为防范虚构交易业务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应加强大股东权力控制,审计人员应根据各业务环节之间潜在的勾稽关系开展更加深入的审计程序,判断上市公司交易业务和财务行为的真实性。
关键词:
控制权私利 虚构交易业务 财务舞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崔志娟
为抑制财务报告的虚假行为,《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能否真实反映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传递财务报告质量信息?笔者通过2010年沪市A股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和财务重述的分析,得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形式日趋规范,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较为随意,内部控制报告质量较低,不能真实地传递财务报告质量信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泽霞 李青 牟辉
本文对2006-2010年因管理舞弊(虚构利润、虚构资产、虚假陈述、重大遗漏、大股东占款和操纵股价)而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有不良诚信记录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管理舞弊;其次,通过对内部控制五要素进行分析,本文还发现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对抑制管理舞弊做出的贡献最大;而且在内部环境中合理的股权结构、国有控股、高管人员稳定性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质量,使内部控制能够更好地发挥抑制管理舞弊的作用。
关键词:
管理舞弊 内部控制 内部环境 抑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