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2)
- 2023(5175)
- 2022(4552)
- 2021(4130)
- 2020(3512)
- 2019(8415)
- 2018(8024)
- 2017(16871)
- 2016(8780)
- 2015(10043)
- 2014(9997)
- 2013(10130)
- 2012(9533)
- 2011(8145)
- 2010(8667)
- 2009(8381)
- 2008(8226)
- 2007(7252)
- 2006(6286)
- 2005(5941)
- 学科
- 济(42287)
- 经济(42248)
- 业(29326)
- 管理(27937)
- 方法(27325)
- 企(25487)
- 企业(25487)
- 数学(25004)
- 数学方法(24937)
- 银(17574)
- 银行(17429)
- 制(16466)
- 行(16107)
- 财(15392)
- 审计(12190)
- 融(11539)
- 金融(11539)
- 务(11516)
- 财务(11511)
- 财务管理(11443)
- 企业财务(11116)
- 度(10177)
- 制度(10175)
- 业务(10065)
- 中国(9877)
- 银行制(8306)
- 贸(7682)
- 贸易(7668)
- 农(7425)
- 易(7293)
- 机构
- 大学(125023)
- 学院(122348)
- 济(59337)
- 经济(58315)
- 管理(51418)
- 理学(44300)
- 理学院(43994)
- 管理学(43658)
- 管理学院(43430)
- 中国(39127)
- 研究(34650)
- 财(32439)
- 财经(26316)
- 京(25694)
- 银(24417)
- 经(24183)
- 银行(23406)
- 行(21838)
- 经济学(20718)
- 财经大学(20155)
- 中心(19425)
- 江(19175)
- 经济学院(19108)
- 融(18129)
- 金融(17829)
- 农(17527)
- 商学(16331)
- 商学院(16230)
- 所(16198)
- 科学(15645)
- 基金
- 项目(77694)
- 科学(62675)
- 基金(60871)
- 研究(57324)
- 家(50899)
- 国家(50511)
- 科学基金(45272)
- 社会(40332)
- 社会科(38693)
- 社会科学(38681)
- 基金项目(31851)
- 自然(28088)
- 省(28022)
- 自然科(27428)
- 自然科学(27425)
- 自然科学基金(27013)
- 教育(26870)
- 资助(26848)
- 划(23042)
- 编号(21303)
- 部(19722)
- 教育部(18173)
- 国家社会(17713)
- 人文(17623)
- 成果(17559)
- 重点(17046)
- 创(16455)
- 性(15855)
- 制(15848)
- 大学(15846)
共检索到194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高雷 张杰
本文运用2003—2008年我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我国银行产权性质、不良贷款率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控股银行的审计费用更高,且流动性比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大;不良贷款率高的银行审计费用也较高。不同产权性质的银行中,各类风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国家控股银行的流动性比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审计机构需根据产权性质对各类风险指标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浩 方盈赢
本文基于2004—2016年95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商关系越"亲清",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越低。其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两者存在互补关系,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政府透明度、市场分配经济资源比重、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减轻企业税外负担、律师等市场中介服务条件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降低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还存在异质性影响,相比低不良贷款率省份和外资入股的城市商业银行,"亲清"的政商关系更能降低高不良贷款率省份和无外资入股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本文的研究对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和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耀中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既有诸如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善,不良资产剥离等内在原因,也有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体制改革等外在原因。文章通过对GDP增长,通货膨胀,国有企业利润,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占比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一定的负相关,并给出下一步商业银行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率 宏观经济 金融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光林 王雪标 王颖
该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份年度数据,分析了政府过度干预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政府过度干预的直接效应是扭曲金融效率,造成信贷资源低效使用,增大信贷回收风险;第二,政府过度干预的间接效应是引致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的效益变差,增大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第三,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政府过度干预,有助于银行以市场化为导向,提高信贷资产的整体收益,进而对不良贷款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庹明轩
本文利用同时考虑不良贷款和松弛变量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并利用截尾回归方法分析资本充足率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忽视不良贷款会显著高估银行效率;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效率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当资本充足率较低时,银行效率随着资本充足率的增加而提升;但当资本充足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而不利于效率的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严重依赖于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光林 王雪标 王颖
该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份年度数据,分析了政府过度干预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政府过度干预的直接效应是扭曲金融效率,造成信贷资源低效使用,增大信贷回收风险;第二,政府过度干预的间接效应是引致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的效益变差,增大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第三,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政府过度干预,有助于银行以市场化为导向,提高信贷资产的整体收益,进而对不良贷款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卢盼盼
本文采用2004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4季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利率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提高利率会推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LBIR)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CNPL)有正向冲击,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DBIR)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CNPL)有负向冲击,但综合影响是正向冲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雯 谢露 张敏
本文运用2005—2009年间的172个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从关联贷款角度实证研究了大股东的掏空动机对商业银行审计师选择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向大股东发放的关联贷款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聘请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表明大股东为了更便捷地获得关联贷款,会对银行的审计师选择施加影响。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关联贷款对审计师选择的上述影响在民营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银行所在地的政府干预程度越高,关联贷款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越显著。本文为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掏空动机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从审计师选择角度拓展了商业银行大股东掏空的实现机制问题,丰富了审计师...
关键词:
关联贷款 审计师选择 商业银行 政府干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关键词:
金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平稳趋势,但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贷款是由经济波动、行政干预、不合理信贷规模和结构三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是,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经营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基于此,应提升金融服务企业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控制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制度性障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 李春阳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清收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