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7)
2023(7753)
2022(6209)
2021(5659)
2020(4996)
2019(11218)
2018(11074)
2017(21413)
2016(11506)
2015(12915)
2014(12796)
2013(13036)
2012(11525)
2011(9671)
2010(10176)
2009(10053)
2008(10721)
2007(10162)
2006(9108)
2005(8626)
作者
(32220)
(26874)
(26834)
(25309)
(17541)
(12610)
(12212)
(10245)
(9993)
(9910)
(9109)
(9022)
(8991)
(8540)
(8335)
(8059)
(8046)
(7863)
(7723)
(7712)
(6649)
(6558)
(6547)
(6211)
(6182)
(6084)
(5925)
(5805)
(5326)
(5323)
学科
(78639)
(76312)
企业(76312)
管理(65675)
(54077)
经济(54015)
(25856)
业经(24750)
方法(24127)
(21991)
财务(21970)
财务管理(21950)
企业财务(20899)
(18488)
数学(16329)
数学方法(16227)
技术(16169)
(14276)
(14175)
农业(14126)
(13449)
经营(12783)
企业经济(12323)
理论(11355)
(11281)
技术管理(11255)
(11008)
决策(10628)
体制(9996)
计划(9973)
机构
学院(171261)
大学(165101)
管理(78802)
(75566)
经济(74137)
理学(65702)
理学院(65209)
管理学(64695)
管理学院(64339)
研究(45923)
中国(42592)
(39995)
(33904)
财经(30269)
(28532)
(27388)
(25811)
科学(24059)
商学(23527)
商学院(23330)
中心(22663)
(22254)
(22239)
财经大学(22110)
业大(21710)
经济学(21243)
北京(21023)
经济管理(20470)
农业(19991)
研究所(19218)
基金
项目(101343)
科学(82489)
研究(76954)
基金(75683)
(63161)
国家(62509)
科学基金(57355)
社会(50593)
社会科(48119)
社会科学(48104)
(40597)
基金项目(40185)
自然(37048)
自然科(36268)
自然科学(36261)
自然科学基金(35715)
教育(34193)
(31599)
编号(30683)
资助(30625)
(29394)
(25001)
成果(23420)
(22645)
创新(22292)
(21980)
重点(21477)
(20772)
人文(20654)
国家社会(20649)
期刊
(93683)
经济(93683)
研究(49704)
(39001)
管理(38570)
中国(34206)
(24483)
科学(20197)
(19318)
金融(19318)
技术(18335)
学报(17457)
业经(17007)
农业(16637)
财经(16168)
大学(14943)
学学(14410)
(14048)
财会(13633)
经济研究(13236)
(13042)
技术经济(12385)
会计(11638)
问题(11460)
教育(10769)
现代(10635)
经济管理(9422)
通讯(9406)
会通(9384)
世界(9315)
共检索到271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博  
本文以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为出发点,以我国产权属性和薪酬管制为制度背景,分析了上市公司货币薪酬、持股比例以及在职消费水平三种激励手段与管理层过度投资的相关性,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契约对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有效的激励契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过度投资冲动,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契约安排缺乏应有的激励效率,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较弱,这为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詹雷  王瑶瑶  
本文以2005-2010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过度投资可能引发的后果,并研究管理层激励不足对过度投资后果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过度投资能为管理层带来更高的未来货币薪酬,在管理层激励水平较低时,管理层更可能通过过度投资为自己带来未来货币薪酬的增加;另一方面,过度投资减损了企业价值,过度投资企业的未来经营业绩更低,未来财务风险更大,在管理层激励水平较低时,价值减损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霞  张国营  
一、引言自1998年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在年报中披露高层管理者持股状况以来,鉴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投资者、监管部门与学术界对管理层持股或期权激励非常关注。目前,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企业投资价值最大化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丽平  杨兴全  
以2004~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管理者权力角度考察管理层激励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但是管理者权力和国有性质均弱化了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峻  
国内已有的研究均发现管理层激励(包括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强度和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成反比关系,支持有效契约理论(或利益协同理论),这对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限薪令"和股权激励管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只有对于非国有公司来说,管理层激励才适用有效契约理论(或利益协同理论),而对于国有公司来说,薪酬激励同时适用有效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管理层货币薪酬和过度投资之间呈U形关系,股权激励和过度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非国有公司的管理层超额薪酬和过度投资成反比关系,管理层的超额薪酬对于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具有激励作用。但是,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公司管理层超额薪酬和过度投资成正比关系,管理层超额薪酬有可能是拥有较高权力的管理层寻租的结果。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和管理层不完全承担投资失败责任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限薪令"和股权激励管制在当前情形下仍是合理的,竞争性国有企业管理层"市场化"薪酬制度的实施需要在进一步厘清政企关系之后的基础上进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知柱  袁紫夕  冯化文  
已有文献研究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大多集中于资本性支出的投资效率,文章将研究视角转向企业劳动力投资,测度了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9年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并实证考察了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薪酬激励水平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即较高的管理层薪酬可以抑制劳动力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进而提升投资效率。基于产权性质和劳动力调整成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提升作用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相对于劳动力调整成本较低的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水平与劳动力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的负相关关系在劳动力调整成本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屹宇  郭泽光  
过度负债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结合管理者机会主义代理理论和有限能力代理理论,探究在管理层任期长短不同的情况下,管理层股权激励、两职合一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期,股权激励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两职合一与企业过度负债负相关,但随着任期的增加,股权激励与过度负债之间逐渐呈现负相关的趋势,而两职合一与过度负债的负相关关系则被削弱。在长期,随着股权激励程度的增加,企业过度负债率呈现显著的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相比两职分离的企业,两职合一的企业发生过度负债的可能性更高。研究结论为企业合理选择激励和约束机制以降低企业过度负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欣  朱学义  李娜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管理层激励是促进公司价值增长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2006~2011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持股、高管货币薪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葵  
本文研究管理层薪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薪酬和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管理层薪酬高的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要显著地好于管理层薪酬低的上市公司。以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率为比较指标,管理层薪酬高的上市公司会计业绩要显著优于管理层薪酬低的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贺  马春爱  
本文以2002年沪深两市74家电子通讯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随机边界模型考察了高级管理层激励、企业特征与X—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级管理层年度薪酬与企业X—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年度薪酬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年末持股水平与X—效率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但“是否持股”对企业效率影响显著;反映企业特征的变量——所有权归属以及产业特征对X—效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企业规模与X—效率正相关,规模越大,效率越低。结合实证结果,本文认为,推行以货币激励为主的自助式薪酬制度、扩大领取薪酬的高管人员比重以及重视合理竞争产生的激励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x—效率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金勇  汤湘希  孙建波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德球  张雯宇  
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拓宽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了资源赋能的作用。那么,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资源赋能作用增加管理层激励呢?本文从管理层股权和薪酬激励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管理层激励的资源赋能作用。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管理层股权和薪酬激励,这一效果主要是通过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和提高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来实现的。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或者CEO具有高学历背景、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较为薄弱、公司专业性股东话语权较小和公司所在省份制度环境较差时,上述结果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加管理层股权激励显著促进了公司创新投入,提高了公司的投资效率,即有效缓解了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此外,本文还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确保结论的客观真实性。本文的结论表明,数字化转型作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变革形式,可以赋能公司管理层激励,进而缓解公司的代理冲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茜  
以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管理层特质和公司治理的视角探讨了管理层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和规模的影响、异质性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管理层激励能够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性和规模,且薪酬激励的效果优于股权激励的效果,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及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随着薪酬激励增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规模更大。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管理层激励能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为因企制宜,建立多样管理层激励机制,以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茜  
以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管理层特质和公司治理的视角探讨了管理层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和规模的影响、异质性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管理层激励能够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性和规模,且薪酬激励的效果优于股权激励的效果,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及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随着薪酬激励增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规模更大。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管理层激励能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为因企制宜,建立多样管理层激励机制,以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经纬  
本文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为背景,以2003-201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管理层激励对公司投资同步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通过检验发现,管理层激励强度越大,投资同步性越低。,结论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