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61)
2023(19447)
2022(16680)
2021(15363)
2020(13084)
2019(29691)
2018(29665)
2017(56378)
2016(31217)
2015(34765)
2014(34611)
2013(34169)
2012(31301)
2011(28232)
2010(28253)
2009(26265)
2008(25683)
2007(23103)
2006(20542)
2005(17970)
作者
(92280)
(76975)
(76508)
(72833)
(48764)
(37126)
(34499)
(30180)
(29238)
(27465)
(26390)
(26151)
(24605)
(24409)
(24079)
(23629)
(23247)
(22627)
(22134)
(21996)
(19579)
(19076)
(18807)
(17654)
(17347)
(17218)
(17102)
(17013)
(15673)
(15390)
学科
(120918)
经济(120743)
(89131)
管理(88228)
(66527)
企业(66527)
方法(53123)
(50744)
数学(46456)
数学方法(45990)
(35264)
农业(33566)
中国(32105)
业经(30498)
(29454)
(27431)
地方(25122)
(21756)
贸易(21747)
(21700)
银行(21624)
(21123)
(21044)
(20630)
(20281)
金融(20272)
(20230)
财务(20150)
财务管理(20099)
技术(19416)
机构
大学(438573)
学院(438327)
(173029)
经济(169218)
管理(168584)
研究(149479)
理学(145718)
理学院(144085)
管理学(141455)
管理学院(140681)
中国(113590)
科学(95338)
(93981)
(93402)
(81996)
(76820)
业大(75674)
农业(73007)
研究所(69993)
中心(69585)
(66602)
财经(64637)
(58944)
北京(58425)
(55859)
师范(55187)
(53807)
(52867)
经济学(51818)
(50928)
基金
项目(303698)
科学(236255)
基金(219021)
研究(217177)
(193890)
国家(192264)
科学基金(162895)
社会(136293)
社会科(128901)
社会科学(128865)
(120550)
基金项目(116475)
自然(107124)
自然科(104571)
自然科学(104540)
自然科学基金(102661)
(100481)
教育(98491)
资助(89718)
编号(88025)
成果(71344)
重点(68200)
(66273)
(64232)
(62581)
课题(60652)
科研(58712)
创新(58550)
国家社会(56249)
计划(56202)
期刊
(192100)
经济(192100)
研究(125508)
(90602)
中国(88524)
学报(81242)
科学(69136)
(62616)
大学(61117)
农业(60758)
管理(58221)
学学(57989)
教育(44771)
(43080)
金融(43080)
业经(36212)
技术(35348)
财经(31589)
(30023)
经济研究(28941)
(26854)
问题(26525)
(24056)
科技(22599)
业大(22505)
图书(21554)
理论(20880)
技术经济(19722)
实践(19014)
(19014)
共检索到649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见  何娴昕  夏凡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变了农户的产权结构及其实现程度,产权实现程度的变化会促使农户改变要素配置结构,进而带来林业收入的变化。利用2009—2018年"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项目对10县5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集体林地使用权实现程度的提高会使农户减少对林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和资本投入,进而导致林业收入降低,反映出当前林业生产的比较收益较低;集体林收益权实现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农户林业收入的增长,但这种促进效应更多地直接源于减税降费及生态补偿,并非由要素投入的增加引起;集体林处置权实现程度的提高则会促使农户增加对林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和资本投入,进而有利于林业收入的增长。因此,单纯的林地"三权"分置并不一定能带来林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农户林业收入的增长,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等提高林业生产的比较收益,才能使更多要素流向林业生产;要重视林业发展的生态效应,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引导农户将更多要素持续投入林业生产经营;要进一步增强农户的集体林处置权,适当放松生态管制,建立和完善林业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激发农户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在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有效增加农户林业收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丽萍  高岚  
基于国家林业局2010年、2014年对云南省的集体林改农户监测数据,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集体林改农户林业收入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增长显著,但不同收入组的农户收入增长幅度及收入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见  任秀峰  夏凡  庞婧  
新一轮集体林产权改革是否会导致农户过量采伐林木从而抑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一直存在争论。以改革所形成的产权强度为切入点分析认为,改革使得集体商品林的产权强度高于集体公益林。基于云南省2005年和2015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以森林资源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作为森林资源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指标,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公益林作为对照控制组,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商品林作为实验组,采用DID模型实证检验产权强度差异对森林资源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套改革提高了农户持有的商品林地的产权强度,产权强度的提升又通过激励农户的经营行为,提高了林地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长;农户持有的集体商品林没有出现过量采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见  任秀峰  夏凡  庞婧  
新一轮集体林产权改革是否会导致农户过量采伐林木从而抑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一直存在争论。以改革所形成的产权强度为切入点分析认为,改革使得集体商品林的产权强度高于集体公益林。基于云南省2005年和2015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以森林资源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作为森林资源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指标,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公益林作为对照控制组,以分林到户的集体商品林作为实验组,采用DID模型实证检验产权强度差异对森林资源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套改革提高了农户持有的商品林地的产权强度,产权强度的提升又通过激励农户的经营行为,提高了林地的郁闭度和蓄积量,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长;农户持有的集体商品林没有出现过量采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紫恒  王见  郭勇鹏  
文章基于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动态监测项目8年动态数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云南省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和结构,以及农户的各项收入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收入水平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态势,林业收入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户的各项林业收入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基于结论为云南省新一轮集体林业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子飞  张体伟  支玲  
以林农对林权主体改革的满意度为切入点,以云南省林改农户为调查对象,选取个人特征、家庭状况、林业经营情况3个方面11个变量,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了对农户集体林权主体改革5个维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参与林改对各林改满意维度都有显著影响,人均林地面积比重、涉林收入比重、经济林占林地面积比重、生活水平、民族、性别等对各林改满意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出提升林农参与度和林农文化程度、充分发挥村干部作用、深化配套改革等进一步提高农户主体改革满意度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蕾  文彩云  
基于对江西、福建、辽宁、云南4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林改前后农户林地面积、林分构成、林业收入、外出打工人数、林地流转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并采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有显著影响,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明显增加,并且农户对林改政策的了解和林权证的发放是影响林改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林改中出现一个实际问题,即林地规模化经营可能受到影响,因此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林地流转市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飞飞  袁志刚  
我们以云南省农户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例偏低的现象为出发点,在农户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83-2009年相关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力图对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影响云南省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因素为农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状况,指出为了提高云南省农户工资性收入,关键是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并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守明  聂铭  朱永杰  
基于2016年7月~8月在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的432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和未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在收入方面发生变化的差异。从基本回归结果看,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工资性收入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均财产性收入虽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加,但是与是否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无关;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的人均经营性收入、人均转移性收入没有显著性影响。在增加了控制变量后,结果显示,农户的读书时间、家庭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时间正向影响农户的人均总收入,家庭人口数对农户人均总收入有负向影响;家庭人口数、耕地面积和参与时间对人均财产性收入有正向影响;参与时间会正向影响人均工资性收入,家庭人口数对人均工资性收入有负面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守明  聂铭  朱永杰  
基于2016年7月8月在云南省4个国家公园的432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和未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农户在收入方面发生变化的差异。从基本回归结果看,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前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工资性收入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均财产性收入虽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加,但是与是否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无关;参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的人均经营性收入、人均转移性收入没有显著性影响。在增加了控制变量后,结果显示,农户的读书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启程  李怡佳  
以云南省为例,在进行4200户调查,获得共计3432份有效问卷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其它乡村从业人员比例对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影响最大,其次是乡村从业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例,然后是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和农业人口比例。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户籍制度逐渐放开,人口流动越来越活跃,在流动人口规模日益增长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结构也渐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流动人口性别结构渐渐趋于均衡,女性流动人口渐渐加入了流动人口行列,但是在此过程中许多"流而不工"的现象并没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基于2014年云南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迁移模式中的流动女性就业机会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对女性就业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单身女性就业概率最高,半家庭式流动女性就业概率居中,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扬  李桦  薛彩霞  黄蕊  
基于福建429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林业产权、市场环境对农户不同生产环节林业投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抚育环节投入大于种植环节;(2)林权主体改革通过稳定产权对农户种植和抚育环节投入有一定促进作用,且造林补贴和林业贷款分别对种植投入和抚育投入具有促进作用,但采伐指标申请难易程度对两环节投入的影响均不显著;(3)市场环境中,农户造林意识的增强以及种植环节对劳动力的刚性需求,导致林业雇工价格越高,种植投入越多,林地租赁价格的提高则抑制了农户抚育投入的增加,而木材市场价格对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丽萍  高岚  刘梦瑶  
本文选取北部、中部、南部较有代表性的辽宁、江西、云南三省,运用2014年农户调查数据,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选取了7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采用熵值法进行确权和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了最终评价。评价结果认为:三省的满意度都不高,其原因主要是指标中涵盖的配套改革指标多,而许多配套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户对此不了解,从而影响了整体评价结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灵芝  王见  
基于2012年云南省10个样本县499户农户样本数据,从林区建设的视角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从山林纠纷调处、基层林业队伍建设、林业服务体系三个方面,用客观数据描述性分析来评价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的客观绩效,并提出促进林区和谐稳定建设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