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1)
2023(6889)
2022(5756)
2021(5320)
2020(4426)
2019(9747)
2018(9828)
2017(19118)
2016(10489)
2015(11576)
2014(11499)
2013(11480)
2012(10467)
2011(9546)
2010(9754)
2009(9500)
2008(9369)
2007(8813)
2006(8032)
2005(7391)
作者
(28687)
(24915)
(24203)
(23266)
(15315)
(11941)
(10860)
(9357)
(9336)
(8689)
(8508)
(8082)
(7842)
(7739)
(7691)
(7377)
(7288)
(7113)
(7008)
(6975)
(6291)
(6125)
(5979)
(5781)
(5691)
(5590)
(5519)
(5426)
(4952)
(4813)
学科
(44783)
(43719)
经济(43640)
(42533)
管理(32232)
农业(29702)
(22288)
企业(22288)
业经(16324)
(15760)
(12870)
方法(12284)
(11802)
中国(11286)
数学(10678)
数学方法(10600)
农业经济(9960)
(9112)
农村(9105)
(9099)
体制(8876)
地方(8253)
土地(8210)
(8099)
技术(8012)
(7864)
银行(7858)
发展(7628)
(7623)
(7555)
机构
学院(151832)
大学(147050)
(68335)
经济(67021)
管理(59277)
理学(50989)
研究(50568)
理学院(50565)
管理学(49962)
管理学院(49697)
(45255)
中国(41177)
农业(34009)
(32209)
(29809)
业大(28305)
科学(27913)
(25123)
(24787)
中心(24721)
财经(24289)
研究所(22082)
(21969)
农业大学(20898)
经济学(19885)
经济管理(19533)
(18776)
(18590)
经济学院(17882)
北京(17877)
基金
项目(98178)
科学(78241)
研究(77244)
基金(71703)
(61101)
国家(60454)
科学基金(52258)
社会(51170)
社会科(48089)
社会科学(48078)
(39769)
基金项目(38315)
教育(33387)
编号(33030)
(31375)
自然(30722)
自然科(29936)
自然科学(29931)
自然科学基金(29407)
(27297)
资助(27284)
成果(26708)
(26632)
(22961)
(22135)
课题(21577)
国家社会(21547)
重点(21539)
(20874)
(20841)
期刊
(85961)
经济(85961)
(52008)
研究(44837)
中国(36613)
农业(34898)
(25046)
学报(21781)
科学(21140)
业经(20352)
管理(18806)
(18746)
金融(18746)
大学(18392)
学学(17656)
(15512)
农村(13904)
(13904)
农业经济(13703)
教育(13194)
问题(12606)
技术(12476)
财经(12201)
(10368)
世界(10197)
经济研究(10190)
(9672)
经济问题(9477)
农村经济(9192)
社会(8287)
共检索到238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宪宝  高强  丁慧媛  
农业技术进步是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的农技推广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农业技术作用的发挥。农业技术交易对象包括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两部分,交易中非实体性要素交易的未完成造成了产权残缺。数理模型分析表明产权残缺降低了农户的均衡收益,影响了农技推广的效果。构建合理的补偿机制有助于降低产权实现不完整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微观层面对技术供给者履行契约的监督、中观层面技术推广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完善以及宏观层面上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扶持,可以有效推进农技交易产权的实现,提升农技推广的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中习  
农技推广机制的创新胡中习(湖南省岳阳市政府农办)湖南省华容县和钱粮湖农场系洞庭湖区全国著名的农业综合商品基地,是岳阳市较发达的商品农业产区之一,其中华容县是70年代全国四级农科网的发源地之一,钱粮湖农场为我国江南最大的国有农场。近几年来,华容县和钱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蕾  陈超  周兵  
本文从绩效考评机制中定义绩效、考评绩效和绩效反馈三个维度出发,在基于农民的视角获取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的基础上,探究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各示范县绩效考评机制对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农户满意度作为重点考评内容,选择多方考评且有农民代表参与,采用实地抽查和农户调查,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薪酬调整和评选先进等依据的考评,对激励和提高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效果明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艳军  康国光  
公益性农技推广是农业技术传播的重要部分 ,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分析了公益性农技术推广的市场性 ;揭示了公益性农技推广中市场缺位的主要表现及后果 ,提出了引入市场机制 ,实行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市场化运行 ,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初步构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昕  邱爱民  
新时代,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支点,而农业技术的推广则是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必需环节。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技术的依赖愈发提高,并对农业科技发展形成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并出台施行了《农技推广法》,但农技推广的法律推进机制面对新时代农业现代转型的趋势依然存在不健全和助推乏力问题。要立足新时代我国农业产业升级的需要,分析农技推广法律推进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机制健全、推进有力的农技推广法律机制,借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昕  邱爱民  
新时代,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支点,而农业技术的推广则是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必需环节。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技术的依赖愈发提高,并对农业科技发展形成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并出台施行了《农技推广法》,但农技推广的法律推进机制面对新时代农业现代转型的趋势依然存在不健全和助推乏力问题。要立足新时代我国农业产业升级的需要,分析农技推广法律推进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机制健全、推进有力的农技推广法律机制,借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俊红  龚晶  李芸  田有国  杜洪燕  
基于实地调研,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提炼典型模式,分析农技推广机制创新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对策。结果表明,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组织再造、社会化组织有偿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农科教推协同推广4种模式。基层实践推动了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变革,公益性推广服务职能得到拓展、农技供给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化服务市场快速发展、政府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公益性机构改革和提高政府对农技推广的管理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春梅  
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与财产权、独占性与公用性、排他性与共享性、私人性与社会性等多种形式的双重性特征。在借鉴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及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公益性农业技术发明创造人、专利权人、实施主体与政府之间在双性协调原则基础上的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明  周宁  张蕾  
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对推广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技员指导的农户进行调查,基于农民的视角较客观和全面地评价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从农技员技术指导次数、指导时期、指导内容、指导方法、指导态度和指导技能六方面来评价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从农技推广行为机制创新、农技员技术推广激励机制设计和建立基层农技推广约束机制三方面得出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红芳  廖西元  陈超  王磊  
本文通过对全国8省24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其指导的农户进行调查,分析基层农技推广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农技员的主观评价,基于农户视角客观评价农技员的工作行为,分析农技推广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农技员工作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技员对竞争性指标的评价相对较低,非竞争性指标的评价相对较高;农技员的编制、三权管理等管理体制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满意度评价有显著影响,从业年限、专业关联度、学历和职称等个人特征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满意度评价影响并不显著;岗位管理是有效的激励因子,竞争性指标与推广行为呈负相关,非竞争性指标对推广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重建有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社梅  蒋远胜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立为我国农业大学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大学拓展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职能提出新需求。通过梳理、评价已有大学农技推广模式,明确提出我国农业大学应推进公益性推广和社会化创业服务同步发展、建好各类农村基层服务平台和载体、推动专业化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农技推广的手段方式,进一步拓展农业教育功能与领域,并就推进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机制创新提出若干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航  于湘莉  杜清清  吕红芝  
为进一步强化我国“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多元力量的协同推广,针对当前多元主体协同推广的体系不完备、机制不健全、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借鉴系统学、协同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并提出资源整合的协同推广形成机制(机会识别、沟通、决策)和资源互动的协同推广运行机制(动力、利益、管理),即“两类六大”协同机制;并分析涉农高校作为重要“一元”开展的衔接型和嵌入式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明晰互动式的沟通机制、“推-拉”驱动力的均衡是高校参与农技推广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俏  李久维  
农村意见领袖是在农村社区范围内对其他村民的认知和行为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因其特殊的社会位置和资源禀赋而成为连接农技推广机构和个体农户的重要"接点",通过体制内需求的契合可以有效降低推广单位与普通农民之间的交易成本。根据当前农村意见领袖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可将其划分为技术型、经济型、政府赋权型和文化型四种,他们分别以技术示范、社会服务、组织引导、人格担保等方式在农技推广中发挥着特定作用。为促进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完善,可尝试从培育对象、培育方式、规制手段、参与机制四个层面对其加强引导与规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刁留彦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考核机制是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推广人员个人利益休戚相关,更涉及整个体系的运行管理、目标责任等制度能否顺利推进。随着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推广机构及其推广人员肩负的职责越来越大,农业技术使用者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如何完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本文从现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考核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武  
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相分离是我国农技推广改革所确定的方向,目前围绕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实现形式还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考察了国外农技推广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内农技推广的改革实践,归纳和总结了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四种实现形式,并对每种实现形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