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8)
2023(16885)
2022(14312)
2021(13052)
2020(11155)
2019(25582)
2018(25089)
2017(48193)
2016(26271)
2015(29031)
2014(28744)
2013(28635)
2012(26487)
2011(23914)
2010(24302)
2009(22792)
2008(23154)
2007(21056)
2006(18680)
2005(16841)
作者
(77554)
(65747)
(65072)
(62090)
(41327)
(31610)
(29563)
(25585)
(24727)
(23280)
(22358)
(21722)
(20909)
(20612)
(20536)
(20157)
(19956)
(19035)
(18922)
(18844)
(16448)
(16194)
(16011)
(14964)
(14937)
(14612)
(14558)
(14450)
(13326)
(13027)
学科
(109137)
经济(108992)
(79804)
管理(77180)
(59031)
企业(59031)
(49522)
方法(43394)
数学(37010)
数学方法(36603)
农业(32493)
(30906)
业经(28344)
中国(28078)
(26615)
(24024)
(20632)
贸易(20623)
地方(20090)
(20068)
(18540)
银行(18480)
(18317)
(18103)
财务(18066)
财务管理(18018)
(17573)
企业财务(17097)
(17053)
金融(17049)
机构
大学(378167)
学院(377924)
(156714)
经济(153468)
管理(142749)
研究(130227)
理学(122672)
理学院(121270)
管理学(119221)
管理学院(118528)
中国(100956)
(84863)
科学(80709)
(79687)
(75072)
(67570)
农业(66237)
业大(63863)
中心(61000)
研究所(60944)
(59088)
财经(58518)
(53116)
北京(49629)
(48130)
经济学(48044)
师范(47550)
(45946)
(45773)
(43959)
基金
项目(250374)
科学(196166)
基金(182293)
研究(179804)
(161180)
国家(159767)
科学基金(135247)
社会(115644)
社会科(109298)
社会科学(109266)
(98242)
基金项目(96717)
自然(87351)
自然科(85305)
自然科学(85269)
自然科学基金(83768)
(82850)
教育(81512)
资助(72554)
编号(72297)
成果(59267)
重点(56888)
(55935)
(54105)
(52432)
课题(49649)
(49098)
创新(49027)
国家社会(48406)
科研(48345)
期刊
(179265)
经济(179265)
研究(109920)
(83623)
中国(80673)
学报(66424)
(59806)
科学(59241)
农业(55785)
管理(50120)
大学(49857)
学学(47415)
(38592)
金融(38592)
教育(36820)
业经(32995)
技术(29808)
财经(29373)
(28967)
经济研究(26950)
(25268)
问题(24766)
(21329)
世界(18468)
技术经济(18320)
(18320)
科技(17608)
业大(17552)
理论(17198)
现代(16607)
共检索到573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仇童伟  李宁  邹宝玲  马贤磊  
提高农户的土地知觉控制是激励他们主人翁意识和生产性行为的重要途径,也是法律不断强化土地用益物权的绩效体现。文章利用苏、鄂、桂、黑四省份1114户农户调研数据,经验分析了土地产权实施对农户土地知觉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知觉控制存在时序一致性倾向,安全的土地产权使农户倾向于保持先验的知觉控制,不安全的土地产权则使先验土地知觉控制较强农户的认知发生转变。经验结果表明,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未经历过土地调整的农户土地知觉控制的时序一致性较强;未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经历过土地调整则使得先验土地知觉控制较强的农户当前的土地知觉控制感下降。为此,需剥离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行政内核及进一步强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邵兴全  胡业勋  
从传统分析,我国的农地产权制度以集体所有权为中心进行构建,这导致产权主体虚置、权属不明及流转制度不规范等现象,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与保障。为寻求在农地产权分割上新的理论突破,本文在分析以农地集体所有权为中心的产权制度为何出现及其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借鉴英美法律的财产权理论,试图提出一个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下,并非突破现有法律规定重新界定所有权人,仅需将经济利益赋予真正需要赋予的农民个体即可,这就是农地土地财产权的实现,即强化农民农地收益权,弱化农地集体所有权。最后,本文从机制转换、路径设计和动力机制三方面对该框架进行了阐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悦  梁巧转  
本研究从动态视角,运用间断平衡理论解释团队核心成员的变动对团队绩效的动态影响机制,并且基于30个NBA团队11个常规赛季的数据样本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离职成员的岗位技能与团队绩效损失正相关,而替代成员的岗位技能及团队经验均对团队绩效损失起到抑制作用,且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团队协同的不稳定性流出这一过程间接作用于团队绩效。最后,本研究总结了研究结果对团队成员变动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对企业管理的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洪敏  黄小勇  
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本文从产权主体角度剖析内部控制误区问题,主要有产权主体的集体合谋舞弊行为、财务舞弊产权主体的各种谎言、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较低、制度和产权主体不协调。并对A分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进行了论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洪远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户经济行为分析:研究框架 1.农村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的现状 经济改革意味着在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其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换。农村经济改革使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自主决策地位大大提高,市场机制对农村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作用明显增强。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使农户变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确立了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和财产支配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成鹏  邹晓蔓  孙小龙  郭沛  康威  
[目的]探究“一户一田”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方法]本文基于山东省506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内生性讨论研究“一户一田”对农户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结果](1)实施“一户一田”对农户非农就业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施“一户一田”村组的农户非农就业人数更多。(2)异质性分析表明,实施“一户一田”对经济关联度高的农户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村庄距离县城近的农户实施“一户一田”后非农就业人数增加更多。(3)在选用村干部支持率作为“一户一田”的工具变量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4)实施“一户一田”可能在增加非农就业人数的同时提升非农就业质量。[结论]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在即,政府应给予村组和农户更多自主权,允许并鼓励适宜地区通过实施“一户一田”缓解农地细碎化问题,减少农业劳动时间,促进农户非农就业,进一步释放土地制度改革红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倩  胡必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进一步释放并向城镇移动,因而农村居民收入亦得到了较快增长。社会资本作为重要的非市场力量,其对提高收入、增进福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村庄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如何有效减少收入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在农村地区,关系就是金钱,但不同类型的关系以及借助不同资本的关系在金钱上的回馈效率会有所不同,这一结论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户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检验和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倩  胡必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进一步释放并向城镇移动,因而农村居民收入亦得到了较快增长。社会资本作为重要的非市场力量,其对提高收入、增进福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村庄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如何有效减少收入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在农村地区,关系就是金钱,但不同类型的关系以及借助不同资本的关系在金钱上的回馈效率会有所不同,这一结论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户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检验和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童伟  沈怡  马贤磊  
本文利用2015年江西省800户农户调研数据,检验了土地产权环境对不同类型农民产权安全认知偏差的影响及作用差异。研究表明,村庄产权环境和同村其他农民的认知通过便利性启发机制影响了农民产权安全评估的例证可获性和信息提取的准确性。经验结果表明,同村其他农民的产权安全认知偏差扩大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重要性和土地调整的认知偏差;村庄土地调整次数分别抑制和扩大了经历和未经历过土地调整农民的土地调整认知偏差;村庄产权环境和同村其他农民的产权安全认知偏差倾向于扩大不同产权经历的农民产权安全认知偏差间的差异。为此,当前应落实土地确权登记,加强产权安全宣传,完善土地侵权处理办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忠爱  
产权的界定是契约的基本内容,契约效率体现为对产权的界定是否合理。经典的产权理论和契约理论对组织的形态和交易的边界进行了解释。通过对经典产权理论的全面回顾,对公司和农户契约关系的效率基础——产权属性的界定及其对自我实施契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公司和农户契约的效率基础是产权属性界定的合理程度及其契约的可自我实施程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晓伟  
文章提出清晰的绝对产权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控规编制与实施的交易费用,但界定绝对产权的做法不适应我国的土地政策;进而提出在控规中对"相对产权"进行控制的制度性理念,即提出将控规的"技术工具"属性上升为一种长期性针对不同利益主体"普遍意愿"下的社会契约规范;最后从规划衔接、价值取向、设施配置、控制指标、实施管理、制度建构六个方面探讨了以社会契约为目标的控规"相对产权"控制途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王晓海  吕佳  
通过提炼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的操作性定义,揭示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所隐含的意义。研究表明:对五类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是经营权交易能力;存在负向影响的是所有权排他能力、用途处置能力和种养处置能力,但这三种能力对不同类型农户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用途处置能力仅对中间户和偏非农户的农地流转发生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所有权排他能力、种养处置能力仅对纯农户和偏农户的农地流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由于纯农户、偏农户是相对稳定的耕种者,因而这种负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稳定农业生产的效应。可见,从促进农地流转的角度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农户在农地流转中的交易谈判能力。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骏  杨莹莹  
在实现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产权是影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因素。以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为出发点,运用土地产权对农户土地流转影响的经验研究,结合中外土地流转的不同路径分析,分析土地产权残缺性下,土地预期、虚拟控制权、土地制度路径依赖等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土地产权制度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根本原因,而具体的影响机制则取决于"虚拟控制权"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佳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要素,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机制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就四川成都、广东顺德以及重庆市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现状和机制进行分析并提炼创新点,以期对我国大范围的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机制创新提供启示和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庆宇   吴昭军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法律政策内在冲突,探究其法理基础并提出制度设计方案。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演绎推理法。研究结果:当前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存在着执行效果与政策目标的偏离、不同立法导向下规范价值的冲突、公权限制与私权保护之间的矛盾。利益平衡理论可作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法理依据,其蕴含的系统治理观可有效填补其他理论供给不足的问题,实现多元价值平衡。研究结论:在利益平衡理论下,应改变单纯公法管制思路,引入契约等私法理念,增强管制弹性,平衡公权管控刚性与私法经营自主权;协调耕地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与经济效益功能,遵循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分类分区设定不同的管控强度;根据管制强度建立多元补偿机制,对被管制者予以公平合理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