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7)
2023(4417)
2022(3475)
2021(3091)
2020(2662)
2019(6031)
2018(5689)
2017(11094)
2016(5987)
2015(6706)
2014(6767)
2013(6838)
2012(5976)
2011(4944)
2010(5179)
2009(5291)
2008(5887)
2007(5444)
2006(4865)
2005(4580)
作者
(16879)
(14100)
(13752)
(13107)
(9185)
(6541)
(6352)
(5346)
(5189)
(5100)
(4765)
(4745)
(4641)
(4404)
(4291)
(4216)
(4196)
(4158)
(4049)
(3974)
(3444)
(3340)
(3340)
(3281)
(3257)
(3158)
(3041)
(2939)
(2761)
(2649)
学科
(66332)
企业(66332)
(57508)
管理(46201)
(30157)
经济(30101)
(19870)
(18397)
财务(18394)
财务管理(18389)
企业财务(17568)
业经(16888)
方法(15298)
技术(12678)
企业经济(11812)
技术管理(10347)
经营(9988)
(9561)
(9118)
(9045)
理论(8558)
(8483)
决策(8304)
数学(8211)
数学方法(8193)
计划(7580)
(7423)
经济理论(7373)
体制(7052)
(5990)
机构
学院(95242)
大学(91251)
管理(45981)
(42603)
经济(41942)
理学(39254)
理学院(39002)
管理学(38837)
管理学院(38642)
(23272)
研究(21906)
中国(20399)
财经(18466)
(18052)
(16582)
商学(15422)
(15404)
商学院(15295)
财经大学(13532)
经济学(12526)
(11888)
经济管理(11476)
经济学院(11304)
工商(11240)
北京(10871)
公司(10552)
中心(10433)
科学(10108)
(9781)
(9262)
基金
项目(55790)
科学(46778)
基金(43274)
研究(42157)
(35556)
国家(35158)
科学基金(33488)
社会(29386)
社会科(28053)
社会科学(28043)
基金项目(23022)
(22071)
自然(21649)
自然科(21258)
自然科学(21253)
自然科学基金(20970)
教育(18813)
资助(17279)
(16950)
(16501)
编号(16259)
(15092)
企业(14246)
(14002)
(12945)
创新(12855)
(12628)
成果(12415)
人文(12206)
国家社会(12143)
期刊
(50408)
经济(50408)
研究(25566)
(25221)
管理(24025)
中国(15786)
科学(10355)
财经(10347)
财会(10133)
技术(10101)
(8959)
业经(8611)
会计(8120)
(7899)
金融(7899)
学报(7892)
经济研究(7422)
技术经济(7407)
通讯(7114)
会通(7110)
大学(7013)
学学(6881)
经济管理(6048)
问题(6022)
现代(5973)
(5849)
商业(5357)
(5145)
企业(5145)
国际(4867)
共检索到143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迎  
本文的一个基本假说是 :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与企业的所有权安排有关。我们证明 ,在能力相同情况下 ,企业内部成员占有的股份越大 /经营能力越高 ,每个成员从事生产性活动的积极性越大 ,从事权力斗争的积极性越小 ;内部成员权力斗争的技能越高/控制权收益越大 ,每个成员的生产性努力越小 ,权力投资越大 ;并且 ,权力斗争受随机因素的干扰越小 ,当事人越善于权力斗争 ,控制权收益越大 ,则所有权的效应越显著。在能力不同的情况下 ,为了使能力低的成员不追求控制权 ,必须使他们拥有足够数量的股份 ;并且 ,增加高能力成员的股份也有助于减少低能力成员从事权力斗争的积极性。本文的基本政策含义是 ,解决国有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鹏  
在企业剩余产权的范式下提出人力资本剩余产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力资本产权优化的机理,认为企业内部产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的优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我国企业理清内部产权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企业内部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与非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企业剩余产权的分配问题,也就是人力资本产权优化的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全伦  叶生洪  吴宏  
本文重新界定了企业产权的内涵,分析了企业的产权构成,认为企业产权包括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企业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种存在方式: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分别规定了企业产权的内容,使企业产权进一步分化为物质产权与价值产权;阐述了企业内部分工的产权原因,认为企业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的不同关系是企业内部分工的产权原因,企业的不同产权在企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方式是有差异的,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其产权主体在企业内部的作用和地位,解析了四种企业制度中企业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的关系及其导致的分工状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垣  张平  
竞争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和企业的经营效能,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然而与此同时,竞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破坏了企业内部的协作与配合关系,从而也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经营效能和职工的劳动效率。 组织的作用和效能就在于组织能够使构成组织的各种资源,形成和产生密切的配合与协同作用,尤其在人力资源方面,使组织具有了单个或部分资源组合所没有的能量和功能。因此在统一目标下的协作和配合应是企业精神、理念与文化的倡导内容,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的协作与配合关系,也应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工作内容、任务。日本“松下”公司“共存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周来  
以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以及不完全契约理论为代表的最优契约设计理论,在逻辑上并没有解决企业中权力的来源、分配与可实施问题;Aoki发展起的合作博弈框架尽管解决了权力可实施问题,但并没有使决定权力分配的讨价还价能力内生化。本文认为:真实企业中的权力是缔约各方讨价还价的结果,惟其如此,企业内部的权力不仅存在而且是能自我执行的;而企业内要素拥有者谈判力的大小以及由此导致的控制权的大小,又是由该要素在市场上的相对重购成本决定的。此外,对风险的态度将影响到讨价还价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瑜  冯均科  
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于确保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高管的决定性作用,首先系统地梳理高管权力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然后分析两者的内在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研究发现,从高管权力的不同维度更加细致地对高管权力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很强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柯翔  
企业内部权力来源可以分为两种:职位和知识。传统组织将管理者的权力建立在职位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内部权力建立在管理者拥有的知识基础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进宇  
文章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地位、内容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认为当今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应是评价,监督和服务从属职能,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发展要求,也是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欣  赵西萍  周密  徐海波  
本文在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产权认定的知识管理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在企业的运用步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庆美  景孟颖  
以我国主板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上市企业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内部治理机制对管理层权力——企业绩效敏感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治理机制影响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当不考虑内部治理机制时,企业绩效与管理层权力综合变量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具有较高教育背景和持有企业股权的管理层,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业绩。当考虑内部治理机制时,企业绩效与管理层权力综合变量仅在10%水平上正相关。管理层权力综合变量对股权制衡度较低和独立董事比重较高的企业的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苏小方  
在资本、技术、生产规模以及外部市场等为外生给定时,职工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在其内部对经济活动的组织,而如何组织经济活动则取决于企业在其内部所采取的微观制度安排。职工积极性供求均衡模型表明,国有企业职工积极性不高实际上是企业在其内部对"劳资"双方的产权地位、获取职工积极性的方式和职工报酬构成三个方面采取不当安排的产物。因此,为了在改革进程中同时调动职工积极性,国有企业应该在其内部对这三个方面采取新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史学军  
本文通过一个两阶段对策模型表明 ,由于监督的不完全性 ,企业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不可能由内部治理加以完全解决 ,而竞争恰可以发挥外部治理的功能 ,来解决企业内部的激励不相容问题 ,这为两权分离企业的大量存在提供了一个说明 ;同时 ,本文也表明 ,竞争要想发挥治理功能 ,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为基础 ,否则 ,竞争将成为恶性竞争 ,并不能解决激励不相容问题 ,从而不能发挥治理功能。这样 ,本文同时也就为当前有关企业产权改革与创造竞争性市场的有关争论作了一个理论澄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倚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伟涛  赵春明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等数据,全面系统分析了进口竞争对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比较优势的显著变化,进口竞争能够使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扩大,而中间品进口竞争则会缩小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同时,本文还发现,出口增加将促使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