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2)
2023(9304)
2022(7781)
2021(7273)
2020(5950)
2019(13312)
2018(12840)
2017(25224)
2016(13651)
2015(14767)
2014(14732)
2013(14397)
2012(13488)
2011(12281)
2010(12428)
2009(11803)
2008(11666)
2007(10800)
2006(9843)
2005(8923)
作者
(41259)
(34491)
(34154)
(32934)
(21798)
(16741)
(15491)
(13309)
(13168)
(12415)
(11936)
(11638)
(11308)
(11225)
(11107)
(10690)
(10147)
(10101)
(9951)
(9949)
(8649)
(8609)
(8481)
(8090)
(7979)
(7885)
(7727)
(7467)
(7216)
(7019)
学科
(54098)
经济(54018)
(40252)
管理(36143)
(29841)
企业(29841)
(26368)
方法(23140)
(21536)
数学(20287)
(20238)
数学方法(20093)
银行(20092)
(18787)
农业(17677)
(16217)
中国(15619)
业经(14914)
(13737)
金融(13736)
(12683)
(11982)
制度(11974)
地方(11280)
(11148)
(10182)
财务(10173)
业务(10164)
财务管理(10148)
企业财务(9903)
机构
大学(195440)
学院(193960)
(80207)
经济(78422)
管理(72416)
研究(69432)
理学(62277)
理学院(61559)
中国(60935)
管理学(60454)
管理学院(60109)
(45777)
科学(42395)
(40849)
(39913)
(35614)
农业(35183)
中心(33902)
研究所(32385)
业大(31957)
财经(31718)
(31049)
(29044)
(27058)
经济学(26172)
银行(25903)
北京(25068)
(24937)
(24465)
(24263)
基金
项目(131831)
科学(104407)
基金(99309)
研究(91329)
(88838)
国家(88077)
科学基金(74742)
社会(61130)
社会科(57774)
社会科学(57755)
基金项目(52235)
(50658)
自然(49314)
自然科(48239)
自然科学(48221)
自然科学基金(47419)
(43103)
教育(41033)
资助(40696)
编号(34556)
重点(30045)
(29905)
成果(28385)
(28036)
(26812)
国家社会(26125)
科研(25708)
教育部(25404)
创新(25253)
(25106)
期刊
(91526)
经济(91526)
研究(60207)
(47237)
中国(40930)
(39334)
金融(39334)
学报(37123)
科学(33622)
(30092)
农业(28809)
大学(28266)
学学(27324)
管理(25151)
业经(16858)
财经(16695)
教育(14624)
(14189)
经济研究(13809)
农村(12254)
(12254)
问题(12248)
(12199)
技术(12041)
(11775)
业大(10617)
理论(9582)
农业大学(9166)
农业经济(8633)
实践(8538)
共检索到300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曙光  
基于在吉林东丰县、宁夏吴忠市和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三家村镇银行的实地调研,深入分析村镇银行所面临的外部制度约束与运行机制约束,并寻求在这些约束下的村镇银行最优制度设计与支农绩效增强机制。基本结论为:由于存在股东偏好约束、隐性担保缺失约束、产权和内部治理约束、运作成本约束以及不完全信息约束等诸多制度约束,村镇银行支持"三农"的意愿必然受到削弱,而要增强其支农绩效与意愿,政府必须设计相应的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在存款保险、财政税收框架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对接方面给以政策支持,从而使村镇银行可以突破现有制度约束而改善其支农绩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廷军  
抵押担保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最常用的担保方式,抵押担保物权的设立是不动产物权设立的一种形式。银行取得抵押担保物权往往需要办理抵押登记。因此,不动产登记制度对银行信贷业务具有重要意义。《物权法》第9条至第22条对不动产物权设立登记、统一登记制度、异议登记、预告登记、登记机构行为等事项作出了规定。熟知不动产登记规则,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清收等工作人员应知应会的法律知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俞兆云  陈飞翔  
本文从引入第三方信用担保的角度,探讨防范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发生的银行信贷契约设计问题。研究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考虑到银行内部信贷治理机制因素,银行基层机构将对高风险中小企业实行高担保、高贷给率;对低风险中小企业实行低担保、低贷给率。另外,引入担保企业的前提条件是其能够有效缓解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起信息桥梁的作用,防范信贷市场逆向选择的发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和胜  费翔  唐虹  
文章利用欧洲174家商业银行2001—2015年的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资产支持证券和资产担保债券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以及资产担保债券对资产支持证券的替代性问题。结果表明:资产支持证券和资产担保债券在不同时期对银行信贷有不同的影响;发行资产担保债券的银行其贷款能力在次贷危机期间受到的影响较小;次贷危机前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银行愿意在次贷危机期间,由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转变为发行资产担保债券。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海涛  
信贷质量一直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控制信贷风险有效手段之一的抵质押担保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在近几年新发放的贷款中,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提高抵押物的处置变现能力,加强对抵质押物的管理,总体风险控制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实践中也发现,当前不少商业银行对在建工程抵押、收费权质押、动产质押等抵质押担保业务隐性风险认识不足,本文主要剖析这三类抵质押担保的风险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一花   祝婕  
准确识别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隐性担保是防控金融风险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方面。基于我国城商行2014—2021年发行的同业存单数据,采用利差法和虚拟变量法测算城商行隐性担保水平,同时结合2019年包商银行破产事件分析城商行隐性担保水平的演化。结果表明,隐性担保使得我国城商行融资成本降低约六成;城商行隐性担保水平分布与城商行主体评级负相关、与所在地的政府财力正相关,即主体评级越低、所在地的政府财力越高,隐性担保水平越高。机制分析发现,城商行隐性担保形成机制主要取决于城商行自身风险、地方政府担保能力和意愿。包商银行破产事件发生后,城商行的隐性担保被明显削弱,且这一影响因政府担保意愿和能力以及城商行自身风险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城商行加强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优化股权结构;建议政府部门优化城商行信用评级,强化第三方机构在信息披露中的作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罗美娟   何姣  
银行信贷与地方债之间的隐性互惠,表现为银行基于对地方债务的信任和对未来间接回报的期望,自主地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的贷款条件。中国地方债的扩张除了由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需求所致,也有银行推波助澜的作用,地方政府举债需求与银行放贷需求产生共振,促成“债务-信贷”循环扩张机制,对金融稳定有重要影响。以2008-2020年地级市的银行信贷、地方债务和金融波动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银行信贷与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互惠关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与地方债的隐性互惠是导致金融波动的重要因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财政压力越大或金融分权程度越高的城市受影响越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隐性互惠使企业融资渠道被挤占、银行贷款集中度上升以及地方性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增加,进而导致金融波动。维护金融稳定,需要对隐性互惠关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以实现控制地方债扩张的同时稳定金融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士华  李伟毅  
健全的信贷担保机制是扩大金融交易规模、克服信贷约束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实践中,由于受产业弱质性、实际财产分布及产权交易市场不健全条件的制约,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几种主要贷款担保方式并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加剧了农村信贷约束。发展规范的第三方担保组织,构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可以作为目前各种形式信贷担保方式的有效替代,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担保困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宗益  刘胤  
基于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阐释,本文构建实证检验的动态面板模型,运用SYS-GMM方法,利用1998~2010年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数据,考察其资本约束和风险承担对贷款决策的影响,探讨货币政策传导是否存在银行资本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结果显示:2004年后,资本监管强化了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发挥了资本门限效应,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本渠道;但商业银行较高的风险偏好并未改变,资本监管的框架效应尚未形成;宽松的货币政策激起了商业银行强烈的放贷冲动,影响了其风险识别和风险容忍,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逐渐显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文涛  张朋  
本文基于默顿(Merton)期权定价公式,创新性地构建政府隐性担保指标,并以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剖析政府隐性担保对信贷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隐性担保提升了信贷数量配置效率以及信贷价格配置效率,前者在高盈利企业中更为明显,后者在高盈利、低成长以及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从纾解企业"融资难"视角看,政府隐性担保掣肘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从改善企业"融资贵"的角度看,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隐性担保可以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据此,在经济遭受负面冲击的时期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隐性担保能够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随着经济全面复苏以及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可逐步弱化政府隐性担保,以使市场在信贷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忠新  
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存在担保资源不足、社会服务不到位、银行创新担保方式能力不够等缺陷,无法适应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缓解农村信贷约束,应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立信贷担保创新的激励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旺红  张丞  
本文以广西村镇银行的信贷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logistic方法,针对村镇银行农户信贷违约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提升信贷员的自身素质并改革激励机制,积极积累优质客户,充分发挥本土化信息优势,加强贷后监控,合理设置抵押资产要求等措施降低西部地区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克东  张恒达  王智  
本文基于我国5家大型商业银行与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04-2014年季度数据,构建了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动态面板模型,利用DIF-GMM与SYS-GMM法对资本约束对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测算,进而通过引入虚拟变量、双向缺口变量以及PTR模型探究影响效应的门槛非对称性、截面非对称性以及时间非对称性。研究结果显示:资本约束对信贷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具有非线性特,效应在不同时期内呈现的时间非对称性并不明显。本首次从微观视角资本约束影响效应的非对称性进行动态分析,突破传统静态分析的局限性,以期为对商业银行准确调整资产结构配置、监管部门创新资本约束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友传  何佳  
文章分别从价格约束、数量约束、外部环境对市场约束的影响等角度,研究了基于隐性保险体制下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行为。研究发现:(1)我国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储蓄市场不存在显著的价格约束效应,但没有证据表明一定不存在数量约束效应。(2)政府隐性保险对银行债权人的价格决策和数量决策均有显著影响,且价格决策比数量决策、短期储蓄比长期储蓄受到政府隐性保险更大的影响。(3)省会城市城商行的市场约束力度要弱于非省会城市的城商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