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5)
- 2023(13569)
- 2022(11517)
- 2021(10528)
- 2020(9022)
- 2019(20554)
- 2018(20275)
- 2017(38845)
- 2016(21608)
- 2015(24042)
- 2014(23949)
- 2013(23762)
- 2012(22037)
- 2011(20095)
- 2010(20195)
- 2009(19179)
- 2008(19236)
- 2007(17614)
- 2006(15529)
- 2005(13836)
- 学科
- 济(88761)
- 经济(88635)
- 业(68457)
- 管理(62624)
- 农(47861)
- 企(47034)
- 企业(47034)
- 方法(37096)
- 数学(32895)
- 数学方法(32592)
- 农业(31413)
- 财(25265)
- 业经(23800)
- 制(22596)
- 中国(21987)
- 学(18712)
- 贸(17681)
- 贸易(17678)
- 易(17249)
- 地方(16673)
- 体(15786)
- 务(14963)
- 财务(14932)
- 财务管理(14890)
- 银(14615)
- 银行(14557)
- 企业财务(14117)
- 技术(14110)
- 行(13816)
- 环境(13536)
- 机构
- 学院(315960)
- 大学(313467)
- 济(130634)
- 经济(128006)
- 管理(118772)
- 研究(108336)
- 理学(102904)
- 理学院(101751)
- 管理学(100082)
- 管理学院(99513)
- 中国(83039)
- 农(79257)
- 科学(69345)
- 京(65039)
- 农业(61911)
- 财(60329)
- 业大(57840)
- 所(57121)
- 研究所(51911)
- 中心(50890)
- 江(48776)
- 财经(47473)
- 经(43057)
- 北京(40004)
- 经济学(39595)
- 农业大学(39091)
- 范(38732)
- 师范(38210)
- 院(37772)
- 州(37709)
- 基金
- 项目(213312)
- 科学(166298)
- 基金(154875)
- 研究(150422)
- 家(137919)
- 国家(136704)
- 科学基金(115020)
- 社会(96302)
- 社会科(90967)
- 社会科学(90936)
- 省(85060)
- 基金项目(83216)
- 自然(75450)
- 自然科(73627)
- 自然科学(73599)
- 自然科学基金(72320)
- 划(71150)
- 教育(67320)
- 资助(61497)
- 编号(60277)
- 重点(48488)
- 成果(47992)
- 部(47263)
- 发(46392)
- 创(44608)
- 制(42144)
- 创新(41874)
- 农(41867)
- 科研(41532)
- 课题(41128)
- 期刊
- 济(147361)
- 经济(147361)
- 研究(86870)
- 农(79315)
- 中国(62980)
- 学报(58584)
- 农业(53035)
- 科学(51482)
- 财(47403)
- 大学(43550)
- 学学(41938)
- 管理(38641)
- 融(31274)
- 金融(31274)
- 业经(29600)
- 业(26523)
- 教育(25268)
- 技术(24273)
- 财经(23494)
- 经济研究(21649)
- 问题(21138)
- 经(20055)
- 版(18878)
- 业大(16466)
- 世界(15728)
- 技术经济(15461)
- 科技(15404)
- 农村(15308)
- 村(15308)
- 资源(14541)
共检索到465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金龙 熊凤山 许月明
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特殊产权,它是借助于签订承包合同、发放承包经营权证等手段在集体的所有权上分设出来的产权束。由于"集体"的含义模糊、层级模糊、性质模糊、成员模糊,导致农地所有权模糊,进而使承包经营权模糊;签订承包合同和发放承包经营权证等工作中的不精细导致证实不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性较差;各种土地产权间边界不清,影响了各项地权的效用和价值。这些因素都对农地流转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 集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环 张光宏
从产权制度安排的角度考察耕地生态环境,通过设立衡量耕地生态环境的相关指标,用实证方法分析建国以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民生产活动中的行为选择以及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耕地的影响不同,农地产权制度安排通过影响农民耕种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而影响耕地生态环境。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水平方面得到提升,更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农地产权制度以形成农民良好的环境生态行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分析了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对农地产权的侵害 ,以及其运行过程中所折射的农地产权的残缺。提出要完善农地产权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引入市场化手段改革征地制度 ;二是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建设 ,即明确所有权主体 ,界定产权边界 ,设立农地发展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 制度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舜臣 曹丹丘 王兴华
农地所有权归属集体以来,产权拆分及农民产权份额的扩大和强化是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然而,理论上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却在农地流转的推动成效方面呈现时段上的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演进,改革对农地流转的正面作用渐衰,甚至表现出对农地流转的抑制。为解释理论与现实的偏差,聚焦改革路径的形成逻辑,重点阐述了改革历程及改革对农地配置的影响成效,提炼出改革成效不足的系统性成因。研究认为,产权理论的引入为确定改革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过去的改革经验为决策层延续产权赋予式改革提升了信心,规模经营路线的确立加强了坚持并推进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后,农地产权制度朝着扩大集体成员权能的方向不断推进,却在现阶段表现出抑制农地流转并冲击农地承包权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对此,构建了涵盖政策有效性、农地多功能性以及中央决策层认知调整在内的解释框架。认为在追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导向下,扩大集体成员的土地权能并不可取,增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统”的作用并以社会保障弥补农户对农地的非生产性寄托是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广瑞 刘刚
现阶段我国农地制度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农地集体所有的产权制度实现了创新,家庭经营制度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地管理制度的完善与管理效率提高。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农地产权界定不清、所有权保障不力,家庭经营制度存在内在矛盾,农地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流转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合理性 缺陷与不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志刚 曲福田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特征的农地产权制度在总体上正经历着一个从残缺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土地的使用权日渐稳定可靠,转让权从无到有,收益权的独享性得到增强。相应地,这种产权制度的变迁也影响到了我国的耕地绩效。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地产权制度的演变对耕地产出水平的影响,然后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制度变迁 耕地绩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温文静 温伟霆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符合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要求,但是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综观这些制约,除了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土地制度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因此,利用政策、经济、法律等杠杆打破这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志刚 曲福田
本文概括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制度各主要创新形式的特征及地区差异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多种农地制度创新的出现源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农地权利需求的差异这一理论假说。然后通过对江苏省和江西省农地制度演变与农地绩效的计量分析 ,对该假说作了初步验证。本文认为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对农地收益权和使用权的需求较转让权强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则对农地转让权和使用权具有强偏好。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地绩效 制度创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光华 李海伟
本文以农地流转的两种类型:自发型和集体推动型流转为例,阐明流转制度中存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错位。进而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外部性、交易费用、供求主体的不一致和利益集团的左右等使参与方对新制度的优劣评价存在差异,造成供给相对于需求过剩和不足同时存在的现象。制度变迁中要兼顾各改革参与方的利益,方能更好实现制度变迁的绩效。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供求错位 制度绩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艳 乔家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地有效流转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农地流转效率较低的事实,从制度方面分析了其原因所在,并对农地流转制度效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然后在阐述了制度与制度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短板"理论,用于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制度效率,并对促进农地有效流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制度效率 制度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清晰界定农地产权体系构成以及单项权利的主体归属,科学测算单项权利的功能价值,剥离单项权利之间的价值交叉,据此确定征地补偿标准与收益分配,实现农地产权制度与征地补偿制度关联互动改革,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合理性。同时,农民行使不同类型的土地处分权会诱发农地权利的差异化变动,造成农地权利在多个利益主体之间产生事实上的分割共享或者权利归属主体发生彻底转移。另外,农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是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理应作为遗产被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亦会导致农地权利主体归属的转移。因此,在土地征收时,其他单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征地制度 产权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盛 郭明顺 孙军
明晰的产权是农民实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民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总结了目前承包地界限不清、所有权主体模糊、物权登记不完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和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集体和个人权责、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确权登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香合 赵金龙 胡建
农地产权制度的演进有一定机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方向和方式主要取决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中央政府的执政理念。摸索前进、渐进变革成为其最重要的特征。但渐进性改革留下的硬骨头越来越难啃,不同阶层农民对产权制度变革的诉求差异巨大,农地产权相关政策之间、政策和法律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这些都使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越来越困难。
关键词:
农地产权 演进机理 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