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0)
2023(12566)
2022(10675)
2021(9817)
2020(8284)
2019(18657)
2018(18359)
2017(35215)
2016(19254)
2015(21162)
2014(20628)
2013(20288)
2012(18644)
2011(16852)
2010(16592)
2009(15629)
2008(15245)
2007(13600)
2006(12198)
2005(10684)
作者
(55170)
(46840)
(46138)
(43753)
(29192)
(22633)
(20689)
(18171)
(17770)
(16289)
(15864)
(15491)
(14885)
(14421)
(14393)
(14278)
(14017)
(13556)
(13410)
(13142)
(11777)
(11347)
(11224)
(10787)
(10591)
(10363)
(10282)
(10199)
(9342)
(9241)
学科
(75392)
经济(75267)
(62965)
管理(56845)
(47670)
(41282)
企业(41282)
农业(31608)
方法(27557)
数学(24431)
数学方法(24216)
业经(22299)
(21667)
(20813)
中国(18818)
地方(17702)
(14797)
(14403)
贸易(14397)
(14032)
(13734)
技术(13538)
环境(12485)
(12387)
财务(12364)
财务管理(12335)
(12323)
银行(12286)
(11676)
企业财务(11673)
机构
学院(268810)
大学(264608)
(111268)
经济(109006)
管理(104133)
理学(90853)
理学院(89854)
研究(89607)
管理学(88509)
管理学院(88021)
中国(69512)
(68267)
科学(56171)
(54204)
农业(52711)
(50874)
业大(49526)
(45305)
中心(43210)
(41647)
研究所(41007)
财经(39863)
(36243)
农业大学(33728)
(33454)
(33330)
师范(33034)
经济学(32798)
北京(32532)
(32340)
基金
项目(187075)
科学(147374)
基金(136476)
研究(134698)
(120164)
国家(119050)
科学基金(101912)
社会(87805)
社会科(82812)
社会科学(82793)
(76313)
基金项目(74095)
自然(66139)
自然科(64584)
自然科学(64562)
自然科学基金(63425)
(61976)
教育(59589)
编号(54477)
资助(52755)
成果(42531)
重点(41618)
(41241)
(40774)
(39467)
(39049)
(37380)
创新(36994)
课题(36473)
国家社会(36316)
期刊
(128341)
经济(128341)
研究(74276)
(70371)
中国(55691)
农业(47301)
学报(46856)
科学(42219)
(39179)
大学(35969)
学学(34514)
管理(33680)
业经(27837)
(27338)
金融(27338)
(22750)
教育(21540)
技术(20257)
财经(19218)
问题(18565)
经济研究(17816)
(16390)
(15953)
农村(14939)
(14939)
农业经济(14412)
业大(13777)
资源(13601)
世界(13559)
科技(13480)
共检索到397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洪玉  翟印礼  
本文以辽宁省8个县305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产权制度安排对农户造林投入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林地产权的不同安排会影响农户造林投入。同时,农户非农就业比例、经营土地面积、是否接受过林业社会化服务和年龄都影响农户参与造林活动,而木材价格、非农就业比例和是否自有资金也会影响农户造林投入。文章认为,政府应保持林地政策稳定连续并在林权流转和林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加以改进,从而激励农户造林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盛  郭明顺  孙军  
明晰的产权是农民实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民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总结了目前承包地界限不清、所有权主体模糊、物权登记不完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和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集体和个人权责、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力度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刚  宋维明  陈建成  
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直接决定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生产、投资和就业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辽宁省的调查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就业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林改后,林农涉农劳动力投入人数和时间均有大幅增加;劳动力外出涉林打工下降,本地涉林打工增加;林业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陆荣  吕杰  
基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辽宁省11个县(市)409户林农的抽样调查数据,针对农户的林地流转行为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建立农户综合流转模型、流入模型与流出模型3种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农户林地流转行为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分别对其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承包地面积、流转期限、林地流转难易程度对农户林地流入和流出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非农林收入、是否拥有林业技术、交通条件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是否有林业收入、林龄、对林改政策的了解程度、是否知道林地流转服务中心对农户林地流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秋兵  张玢  边振兴  朱志坚  
[目的]我国农村殡葬用地存在较多的问题,不断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实际面积减少与有效利用率下降,同时影响机械化,而农民无处可葬与生态型公墓使用率低产生冲突,建议将耕地中墓葬地减少与生态型公墓增加相互挂钩,而挂钩的基础则为农户意愿。[方法]因此该研究以辽宁省5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座谈走访、实地测量,调查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利用现状,分析农户对现有殡葬用地制度的满意度及其改革接受意愿。[结果]研究表明: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每年新增面积约164.89hm~2,占用耕地面积50.46hm~2;其中农户的年龄和经济条件对殡葬用地的影响最大,农户对现有农村殡葬用地满意度为74.21%,愿意迁坟的比例为46.00%。其中年龄段在60岁以上者最不满意当前的殡葬状态,愿意迁坟,而对于迁坟与否或是否使用公墓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农户经济条件,经济条件较好使用公墓意愿最低,其次是经济条件较低者,经济条件中等者使用公墓意愿最高。[结论]建议在实施殡葬用地改革时,根据农民意愿,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增减挂钩机制,科学规划,合理改革,提供农民接受性较高的殡葬用地改革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秋兵  张玢  边振兴  朱志坚  
[目的]我国农村殡葬用地存在较多的问题,不断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实际面积减少与有效利用率下降,同时影响机械化,而农民无处可葬与生态型公墓使用率低产生冲突,建议将耕地中墓葬地减少与生态型公墓增加相互挂钩,而挂钩的基础则为农户意愿。[方法]因此该研究以辽宁省5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座谈走访、实地测量,调查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利用现状,分析农户对现有殡葬用地制度的满意度及其改革接受意愿。[结果]研究表明:辽宁省农村殡葬用地每年新增面积约164.89hm2,占用耕地面积50.46hm2;其中农户的年龄和经济条件对殡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凤羽  陈鹏飞  赵晓琳  周密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我国村级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重大创新,农户作为制度的主要受益者,其满意度是评价该制度执行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辽宁省1043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二阶段排序选择模型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实施效果加以分析,并利用路径依赖评价,揭示影响农户对该制度满意度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84.8%的农户对当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表示满意;受教育程度高者对生活性公共产品的供应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进而会提高其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满意度;农业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越大、对村街道的修建现状评价越高的农户越容易合作提供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进而影响农户对该制度的满意度。此外,村邻里关系的和谐现状评价和村健身休闲场所的现状评价等因素也会影响农户对该制度的满意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杰  王志刚  郗凤明  
本文以农户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秸秆处置行为差异形成机理分析框架,运用多项式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对辽宁省408户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农户秸秆处置方式仍以传统农业利用为主,综合利用程度较低。户主个体特征、家庭外出打工人数、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环境关注程度、技术指导、信息获取能力、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村距县城距离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秸秆处置行为方式。为提高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程度,要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综合补贴和资金扶持,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强农户环保宣传教育,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会  应丽艳  刘钟钦  
消费是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既要依托农户消费的带动,又要以满足广大农户消费需求为目的。本文采用辽宁省农调队对全省1890户样本农户的调查资料和2006年以普兰店、庄河和营口老边为代表的辽南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在对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敏杰  应丽艳  
农户从业行为是在特定环境下农户家庭成员做出的行为选择,本文利用辽宁省农调队提供的1860户资料,在对辽宁省2005年农村实现转移的劳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民微观的个人行为作为研究的起点,从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四个方面来说明农户进行这一目的性行动的动因,找出影响农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珂  陈文婷  王玉民  陶世良  王学军  
基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农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Logistic计量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德援项目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项目的认知、家庭平均月收入、林地面积、林地离家最远距离、项目参与要求、农户的从众心理及林业政策7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德援项目的意愿。最后,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补偿机制及制定后续产业政策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宇  吕萍  万震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辽宁省委、省政府针对辽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较为薄弱的现状,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省部署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改革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找出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柴春娇  吕杰  韩晓燕  
农户土地投入特征反映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对土地的利用效果产生重要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农户角度出发,以290户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从农户土地规模、收入结构、种植结构、兼业水平四个方面对农户分类,采用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农户在物质费用投入及劳动用工投入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农户在土地投入量和投入结构上都存在差异,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投入偏好不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吕杰  郗凤明  
以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框架,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模型,利用辽宁省408户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大多数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仅有13.73%的受访农户参与了循环农业工程,循环农业工程建设还有待深入。研究还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循环农业认知程度、技术指导、信贷支持是影响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认为要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参与程度,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循环农业认知程度、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农户循环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伟艳  翟印礼  
本文基于52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户农业补贴认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基于测度结果,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不同类型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水平、人均年收入水平、农户对当地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信息获取畅通程度等因素对所有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在制定农业补贴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补贴的激励性、适用性,同时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执行,确保政策的时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