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4)
- 2023(12522)
- 2022(10344)
- 2021(9385)
- 2020(7996)
- 2019(17670)
- 2018(17349)
- 2017(33134)
- 2016(18073)
- 2015(19786)
- 2014(19521)
- 2013(19234)
- 2012(17466)
- 2011(15491)
- 2010(15497)
- 2009(14936)
- 2008(15100)
- 2007(13558)
- 2006(12015)
- 2005(11034)
- 学科
- 业(86759)
- 企(79733)
- 企业(79733)
- 济(76864)
- 经济(76730)
- 管理(74390)
- 方法(32626)
- 财(30216)
- 业经(29045)
- 农(27040)
- 数学(24556)
- 数学方法(24347)
- 务(22091)
- 财务(22071)
- 财务管理(22048)
- 制(21153)
- 企业财务(20959)
- 农业(19501)
- 技术(18121)
- 中国(17751)
- 体(15895)
- 划(15478)
- 策(14885)
- 贸(13979)
- 贸易(13974)
- 体制(13873)
- 和(13634)
- 易(13634)
- 理论(13246)
- 经营(12447)
- 机构
- 学院(265078)
- 大学(260083)
- 济(113155)
- 经济(111158)
- 管理(107517)
- 理学(92840)
- 理学院(91942)
- 管理学(90782)
- 管理学院(90301)
- 研究(83206)
- 中国(66332)
- 财(55899)
- 京(53321)
- 农(50919)
- 科学(49588)
- 财经(43855)
- 所(41783)
- 业大(41538)
- 江(40616)
- 农业(40213)
- 经(39857)
- 中心(38210)
- 研究所(37431)
- 经济学(34127)
- 北京(32686)
- 财经大学(32257)
- 州(31183)
- 商学(31094)
- 经济学院(30921)
- 商学院(30835)
- 基金
- 项目(175133)
- 科学(139777)
- 基金(130386)
- 研究(125155)
- 家(114276)
- 国家(113225)
- 科学基金(98528)
- 社会(83214)
- 社会科(78964)
- 社会科学(78944)
- 基金项目(69593)
- 省(68930)
- 自然(64380)
- 自然科(62936)
- 自然科学(62915)
- 自然科学基金(61907)
- 划(56978)
- 教育(56244)
- 资助(51688)
- 编号(48079)
- 业(40619)
- 创(39952)
- 重点(39338)
- 部(38889)
- 制(37843)
- 成果(37685)
- 发(36868)
- 创新(36569)
- 国家社会(35074)
- 科研(33615)
- 期刊
- 济(128074)
- 经济(128074)
- 研究(74972)
- 中国(50630)
- 财(48143)
- 农(47785)
- 管理(44448)
- 学报(41393)
- 科学(39344)
- 农业(32083)
- 大学(31983)
- 学学(31030)
- 融(25146)
- 金融(25146)
- 业经(23430)
- 财经(22694)
- 技术(22327)
- 经济研究(19941)
- 经(19486)
- 业(19296)
- 教育(19164)
- 问题(17005)
- 技术经济(14850)
- 财会(14262)
- 现代(13405)
- 商业(13248)
- 版(13242)
- 贸(13150)
- 世界(12762)
- 科技(12543)
共检索到392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明
制度的变迁不是一个单一的局部均衡现象,而是一个多重均衡的结果,是一个制度的帕累托改进和变迁的过程。中小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组织形态。组织形态并不存在先进与否之说,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应该选择最适合的而不是最新的组织形态以适应生态环境随时发生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外部制度与内部资源调适的结果,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决定的结果。所以说,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诱致需求"和"供给制约"的动态均衡过程就是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过程。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产权 制度 变迁 均衡 供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莉芳 杨乃定
中小企业在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存在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也是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内在动因。在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过程中 ,会出现许多问题和矛盾。完善西部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并不断创新 ,需要加强西部中小企业内部改组 ,调整、优化产权 ,在企业外部由政府提供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服务体系。
关键词:
西部 中小企业 产权制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德银 蔡根女 陈正 张小青
本文在用比较平均数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国有中小工业企业制度变迁对中小企业成长的贡献之后认为,制度变迁是使国有中小企业摆脱低速和持续衰退的重要途径;企业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持续成长的权益,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企业成长;初始产权的明晰是企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诱致性的企业制度演进可以修正初始产权缺陷。产权适度集中,有利于企业成长。借鉴意义在于:企业要根据持续成长的要求,做好初始制度安排,适时进行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诱致性变迁,建立共同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关键词:
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 成长 制度变迁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燕辉
通过引入是否为国有控股以及国有控股比例两个解释变量基于128家上市中小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中小企业,国有控股中小企业不仅具有更高贷款违约率而且与国有控股比例成正相关关系;尽管如此,在国有企业存在软预算约束以及政府担保背景下,商业银行还是更倾向于为国有控股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叶祥松 王海燕
产权制度的变迁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一个界定清晰的产权制度才是有效的企业制度广东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演变历程表明,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实现民营企业向现代公司制的转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产权制度 广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志钢
经济体制决定企业融资体制,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制度变迁和经济体制的变迁是一致的。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入手,系统的分析经济体制和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以说明在现阶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办法是强制性制度供给的创造。最后,本文列出了在现阶段我们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体制中可能出现的三个误区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供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金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冯海芳
本文旨在从产权制度角度研究中小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产权结构过于单一,加剧了DC型信托模式的融资困难;产权关系不清晰,阻碍了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制约了中小企业集体协商机制的形成;个人财产权与法人所有权的界限模糊,弱化了中小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缺乏明确界定,影响了中小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小企业产权制度以突破其年金发展瓶颈的治理思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企业年金 产权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臣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借鉴现有制度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三个方面,设计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共包括16个评价指标的中小企业成长制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如对当地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政府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等。并提出评价的具体操作步骤。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制度环境 层次分析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森
目前,中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根据融资情况变化的新趋势,认为融资问题并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第二,美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从制度上培育中小企业生存和发育的土壤和环境是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关键。第三,国家应该根据国际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来制定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诱导方略,这对于提升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质量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俞小江 夏力
产权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它决定着社会如何组织生产和进行分配,因此,规范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石。如何建立起高效的产权制度,是我国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本文对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及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
私营企业 产权 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自杰 陈晨
企业与市场最大的区别在于企业的权力是不断界定的。对于关键性资产的控制能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讨价还价能力在界定权力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关键性资产的控制能力的回报是企业家进一步投资的主要动力。本文以杉杉集团等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为例,研究市场环境、关键资产的控制能力机制对产权制度变迁的影响。
关键词:
控制能力 产权 所有权 制度变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谭劲松 邱步晖
产权经济学认为,由于经济资源稀缺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只能由指导和约束人们经济决策与行动的对产权进行初始界定的行为规则来解决,这种对产权进行初始界定的行为规则即为产权制度。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企业主制、合伙制、股权转让受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制以及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虽然就某一特定历史时期而言,会出现几种产权制度同时并存、但以某一种产权制度为主的情形,这并不妨碍上述划分。正如 Coase 所认为的,"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R.H.Coase,1990)。事实上,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密不可分的,现代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