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6)
2023(10582)
2022(8637)
2021(7767)
2020(6697)
2019(14510)
2018(14294)
2017(27332)
2016(14729)
2015(15945)
2014(15649)
2013(15657)
2012(14057)
2011(12218)
2010(12179)
2009(11548)
2008(11782)
2007(10498)
2006(9209)
2005(8314)
作者
(44563)
(37379)
(37291)
(34795)
(23777)
(17902)
(16576)
(14680)
(13936)
(13254)
(12793)
(12239)
(11954)
(11932)
(11585)
(11287)
(11142)
(11071)
(10783)
(10719)
(9557)
(9190)
(8937)
(8553)
(8336)
(8322)
(8256)
(8143)
(7444)
(7335)
学科
(81958)
(76483)
企业(76483)
(69391)
经济(69311)
管理(63722)
方法(32257)
业经(27237)
(24556)
数学(24351)
数学方法(24246)
(23420)
技术(21023)
(19740)
财务(19730)
财务管理(19718)
企业财务(18763)
农业(17685)
中国(14025)
(13697)
技术管理(13436)
(13300)
(13258)
(13099)
贸易(13095)
(12752)
(12174)
企业经济(12167)
理论(11888)
经营(11758)
机构
学院(221686)
大学(214685)
(96016)
经济(94531)
管理(92925)
理学(81057)
理学院(80307)
管理学(79302)
管理学院(78931)
研究(67756)
中国(52904)
(45633)
(43844)
科学(42290)
(42181)
业大(37236)
农业(36407)
(34781)
财经(34453)
(33257)
研究所(31670)
(31468)
中心(30702)
经济学(28457)
商学(27574)
商学院(27348)
北京(26678)
经济管理(26314)
经济学院(26044)
(25714)
基金
项目(149612)
科学(119348)
基金(111162)
研究(104263)
(98519)
国家(97581)
科学基金(85049)
社会(69681)
社会科(66322)
社会科学(66303)
基金项目(59896)
(59894)
自然(56624)
自然科(55422)
自然科学(55404)
自然科学基金(54539)
(48984)
教育(46119)
资助(43686)
编号(39332)
(38605)
(35699)
重点(33318)
(32606)
创新(32481)
(32009)
国家社会(29419)
科研(28853)
成果(28272)
(28219)
期刊
(104852)
经济(104852)
研究(56908)
(41747)
中国(38949)
管理(38731)
(36350)
学报(36067)
科学(34601)
农业(28673)
大学(27084)
学学(26578)
技术(21750)
业经(20230)
(18173)
财经(17629)
(16965)
金融(16965)
经济研究(16622)
(15239)
技术经济(15146)
问题(13951)
教育(12832)
科技(12484)
商业(12315)
财会(11699)
现代(11469)
(11016)
世界(10984)
(10844)
共检索到316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虹  
企业发展离不开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成果是财富,可以成为商品的观念目前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技术成果在流转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也就会产生诸多的法律后果。其中,突出和首要的是使用新技术成果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只有合法地使用技术成果,才能有效地维护科研和生产秩序;才能有效地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合法使用技术成果包含两层意思:运用技术成果的目的合法;技术成果的来源合法。第一层含义极容易理解和接受。第二层含义,说明确点,就是有没有使用某一技术成果的权利。应该明确的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和东  
技术进步是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适应性变革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金字塔组织的弊病在日益暴露。企业组织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表现为:企业组织制度的非层级化、组织流程不断调整、组织关系网络化、内部组织团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规模的小型化、组织边界的柔性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长顺  
企业运营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协调、稳定、健康地发展,而企业运营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技术进步的状况。长期以来,由于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使得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处于滞缓的状态,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而我国只有30%左右。而且,80年代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因回避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而只重视国家与企业之间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划分,导致国有企业技术进步状况和经营效率并没有实质性改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占卫华  夏新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颖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引入的同时,我国的许多产业也出现了技术进步缓慢,缺乏核心技术能力等问题,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只有厘清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内在关系,加强FDI的管理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范天宇  
通过测算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和企业技术进步,检验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否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研究发现,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水平较低;全国范围的企业技术进步效应明显。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企业子系统的内部协同和高校子系统的内部协同亦无法显著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永林  葛强  
以技术进步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建模与数理验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北京高技术企业为例,对技术进步各构成要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实质上是其技术进步的构建、延伸和强化过程,技术进步各构成要素对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存在明显正向作用;技术进步构成要素中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企业成长贡献值最高,其次是技术创新能力、延展能力,最后是适应能力。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旭红  文韬  
技术进步作为企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建筑业营改增效应分析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TFP)衡量企业技术进步值,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对营改增前后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研究发现,建筑业企业流转税负对企业技术进步存在负面影响,流转税负增加会显著阻碍企业技术进步。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营改增的长期减税效应,建议在政策设计上重点关注降低建筑业的增值税负,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旭红  文韬  
技术进步作为企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建筑业营改增效应分析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TFP)衡量企业技术进步值,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对营改增前后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研究发现,建筑业企业流转税负对企业技术进步存在负面影响,流转税负增加会显著阻碍企业技术进步。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营改增的长期减税效应,建议在政策设计上重点关注降低建筑业的增值税负,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珺  侯广辉  
本文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动态地研究企业组织边界的变动。通过理论上论证快速的技术进步对内部组织治理与外部交易活动的影响,我们认为快速的技术进步既增大了企业内部化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市场交易费用的降低。但是,由于技术进步并不能完全消除市场交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提出了在快速的技术变革条件下,企业边界变动是有限外部化的理论假设。并选择了1998—2002年间我国各省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外包活动作为一个分析案例,验证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我们提出的理论假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传仁  韩先锋  宋文飞  
基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2014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所有制差异视角下R&D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异质门槛效应。结果表明:R&D强度只有超过一定门槛水平时,才能对企业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R&D强度对企业技术进步影响的门槛效应存在显著的所有制差异;存在最优异质R&D强度区间,国有企业为0.09%~2.27%,民营企业为0.96%~12.74%,公众企业为0.13%~6.34%,在该区间内R&D强度对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效应最明显;当跨越最优R&D强度区间时,R&D投资对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具有负向效应,而对民营企业和公众企业技术进步均依然有促进效应,但这种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博  汪红驹  
本文运用中国制造行业的中间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通过技术外溢显著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中间品进口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发挥出来,进口来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中间品进口带来的影响,相比于进口加工品和初级品的中间品,进口零配件中间品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要更为突出。此外,中间品进口显著促进了企业选择研发决策以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且研发投入效应要大于研发选择效应,也就是说,中间品进口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已有研发企业增加了研发力度。研究表明,中国要坚持推进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自主创新研发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侯广辉  
当前技术更新速度和扩散速度的加快,增大了内部R&D的技术不确定性,但同时由于技术交易市场的不完全,抑制了这种外部化趋势,从而使得企业更多地选择中间组织状态进行R&D研究。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种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