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5)
2023(5615)
2022(4827)
2021(4291)
2020(3576)
2019(7908)
2018(7946)
2017(14870)
2016(8179)
2015(8931)
2014(8867)
2013(8589)
2012(7700)
2011(7034)
2010(7162)
2009(7001)
2008(7002)
2007(6268)
2006(5691)
2005(5431)
作者
(22894)
(19164)
(18967)
(18257)
(12036)
(9211)
(8624)
(7201)
(7162)
(6792)
(6707)
(6356)
(6207)
(6128)
(6095)
(5927)
(5631)
(5570)
(5504)
(5429)
(4791)
(4740)
(4483)
(4341)
(4316)
(4250)
(4230)
(4226)
(3839)
(3616)
学科
管理(34201)
(31649)
经济(31581)
(26560)
(23412)
企业(23412)
(12548)
(12243)
方法(12068)
环境(11145)
数学(10328)
数学方法(10244)
(8938)
(8652)
业经(8479)
中国(7870)
(7780)
财务(7764)
财务管理(7747)
(7562)
体制(7544)
企业财务(7388)
(6729)
技术(6700)
(6453)
银行(6443)
(6129)
(6074)
金融(6072)
生态(5770)
机构
大学(118314)
学院(118231)
(51335)
经济(50279)
管理(46173)
理学(39518)
研究(39156)
理学院(39130)
管理学(38657)
管理学院(38439)
中国(30082)
(27245)
(24226)
科学(22145)
财经(20927)
(18865)
(18828)
(18489)
中心(17931)
(17441)
研究所(16774)
经济学(16356)
业大(16353)
财经大学(15438)
北京(15014)
经济学院(14612)
(14418)
(14113)
(13882)
师范(13766)
基金
项目(79635)
科学(64290)
研究(59726)
基金(59468)
(51117)
国家(50756)
科学基金(44367)
社会(40706)
社会科(38725)
社会科学(38717)
基金项目(31811)
(31282)
自然(27197)
教育(26568)
自然科(26428)
自然科学(26423)
自然科学基金(25967)
(25831)
资助(22890)
编号(22764)
(21958)
成果(18428)
重点(18352)
(18297)
国家社会(17498)
(17272)
(16919)
创新(16354)
教育部(16008)
课题(15994)
期刊
(59943)
经济(59943)
研究(35756)
中国(25232)
(22783)
管理(17786)
学报(16465)
科学(16159)
(16065)
大学(13216)
学学(12635)
(11678)
金融(11678)
财经(11016)
农业(10514)
教育(9994)
业经(9649)
(9388)
技术(8984)
经济研究(8612)
问题(7643)
科技(5941)
资源(5869)
财会(5817)
(5587)
现代(5405)
(5348)
会计(5334)
技术经济(5287)
理论(5211)
共检索到178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立华  
在当前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任务。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依附资源产权的不完整,使得相关各方利益分配出现了显失公平的失衡,从而降低了社会福利。因此,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重新调整相关各方的利益分配,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率。生态补偿效率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成本、支付意愿以及交易成本等。而要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最优供给,生态补偿需要在补偿客体对象及数量、补偿主体对象及数量、补偿方式等方面作出科学判断以及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凌  
生态补偿是调整损害与保护生态环境主体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激励机制。基于对生态补偿等资源环境领域"公共品"和"外部性"的传统认识,相比国外,国内目前相关实践和研究尚处于政府主导的公共性转移支付阶段。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生态消费理念的兴起和社会支付意愿的增强,生态旅游等市场化消费方式日趋增多,生态产权交易制度日趋成熟和完善,生态服务市场价值实现的交易成本也逐渐降低。因此,生态补偿应针对不同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类型属性,以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为依据,逐步推进市场化制度体系建设。对案例的搜集分析、土地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深入及社区参与的跟踪,有助于该领域机制研究的深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仕钧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补偿,协调生态恢复与保护实施者与受益者的利益,是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提高生态保护效果。在阐述国外发达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启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强  
我国连续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给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中央政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为我国生态平衡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我国有关生态投资的制度还很不完善,必须明确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尊梅  韩学平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核心,而生态补偿引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来爽  毕超  
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是指在城市发展中,构建绿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形成城市内部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的对接,提升城市自身的环境承载力,最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丘君  刘容子  赵景柱  邓红兵  
生态系统方法是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新理念,得到世界各海洋大国的普遍关注和认可。生态系统方法要求运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是:①根据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界定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②补偿途径以财政转移支付和环境资源税费为主;③遵循理论计算值与现有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补偿标准。围绕影响渤海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是人类活动,提出了构建渤海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设想,主要包括:改革现有"排污收费制度",提高收费标准,增强制度的生态补偿效力,以减少陆源污染物排海;建立流域和海域之间的用水生态补偿机制,以增加入海淡水量;推广"退渔还湿"的生态补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禄峰  
农业生态补偿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中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经验,探索中国理性、均衡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农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学斌  
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建立森林、流域、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者利益的调整,涉及面广、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景柱  罗祺姗  严岩  段靖  丁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秋成  
生态补偿项目的成本是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基础。在生态补偿项目评估中,全面、准确地计算损失者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发展成本比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远为重要。生态补偿没有统一标准,最终结果取决于生态补偿项目中受损者和得益者双方的谈判能力。因此,动员各利益相关者参与能更准确地制定生态补偿标准,保护那些实实在在提供生态服务或遭受外部性损失的基层农民的利益;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性技术和制度知识,提高项目效益,监督项目管理者,减少寻租行为。生态补偿机制除政府和市场补偿外,还应包括社区内部补偿。在政府补偿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工是不同的。财政分权理论表明,由地方政府负责实施生态补偿是有效率的。因为地方政府更接近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东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本文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展开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分析,介绍了美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主要包括: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投融资模式、完善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和开展多地合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国安  
2007年,山东省财政部门在南水北调沿线、淮河流域和小清河流域启动了生态补偿试点。2008年,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在全省所有重点流域全面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建立了环境保护"以奖代补"制度,并在大汶河流域开展上下游协议补偿试点,初步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可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福兴  姜丽秋  
生物多样性公共性特征的存在,决定了市场交换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要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本文从生态系统和物种等不同层次上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的现状以及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评价体系,并在资源、生态、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