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03)
2023(19006)
2022(16353)
2021(15301)
2020(12792)
2019(29646)
2018(29068)
2017(55223)
2016(29559)
2015(33150)
2014(32982)
2013(32584)
2012(30078)
2011(27215)
2010(27001)
2009(24985)
2008(24181)
2007(20756)
2006(18107)
2005(16249)
作者
(83847)
(70286)
(69391)
(66561)
(44718)
(33548)
(31659)
(27358)
(26550)
(24864)
(23934)
(23605)
(22176)
(22141)
(21739)
(21661)
(20689)
(20307)
(20054)
(20024)
(17358)
(17118)
(16792)
(16009)
(15710)
(15631)
(15348)
(15073)
(14236)
(13731)
学科
(135879)
经济(135741)
管理(84931)
(78202)
(63862)
企业(63862)
方法(58960)
数学(52064)
数学方法(51467)
中国(34821)
(32139)
(31955)
(27378)
地方(27207)
业经(27158)
(23686)
贸易(23675)
(22980)
(22339)
农业(21647)
(19205)
金融(19203)
(19050)
(19021)
财务(18947)
环境(18933)
财务管理(18909)
理论(18729)
(18670)
技术(18635)
机构
大学(424363)
学院(419074)
(182190)
经济(178779)
管理(165260)
研究(146440)
理学(143543)
理学院(141970)
管理学(139545)
管理学院(138770)
中国(110172)
(89642)
科学(87252)
(82395)
(72657)
财经(66237)
研究所(66189)
中心(65981)
(65029)
(60579)
业大(60160)
(58717)
经济学(56935)
北京(56749)
(53754)
师范(53256)
(53153)
经济学院(51146)
农业(50760)
财经大学(49558)
基金
项目(287671)
科学(227585)
基金(212476)
研究(208826)
(185444)
国家(184001)
科学基金(158421)
社会(135024)
社会科(128227)
社会科学(128196)
基金项目(111534)
(108439)
自然(102191)
自然科(99847)
自然科学(99823)
自然科学基金(98052)
教育(95055)
(92275)
资助(88406)
编号(82911)
成果(67145)
(64633)
重点(64331)
(61031)
(59144)
国家社会(57179)
课题(56412)
教育部(55935)
创新(55386)
科研(55256)
期刊
(195077)
经济(195077)
研究(127091)
中国(77664)
学报(65528)
(62997)
科学(61058)
管理(60880)
(57859)
大学(50364)
学学(47454)
教育(40800)
农业(40215)
(36291)
金融(36291)
技术(36103)
经济研究(33279)
财经(33219)
(28594)
业经(28587)
问题(25149)
(21708)
(21340)
技术经济(21241)
统计(20961)
图书(20874)
理论(20075)
世界(19961)
国际(18936)
科技(18788)
共检索到619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利军  李东霖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基础上,利用1952~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及计量分析方法,认为产权、政府、开放性这三大制度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是理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关键。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经济全球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利福  韦倩  魏建  
在构建金融自由化指数和Lerner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利用PSTR模型,探讨银行业集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业开放程度是影响两者关系的关键因素。当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时,银业行集中度的降低可以促进竞争;当金融自由化水平超过临界值时,通过降低银行业集中度来促进竞争这一渠道基本不存在或者已经很弱。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相对集中的银行业产业组织体系将更有利于促进竞争,不应盲目新建过多中小银行,重点在于将现有中小银行做大做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文革  高伟  张苏  
本文旨在测算1952—2006年制度变迁因素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在长期中,加入制度变迁时间趋势因素的C-D函数表明,资本、劳动、制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制度对于产出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作用,引入教育变量后,资本、劳动、教育、制度与产出之间也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情况下,制度因素每增长1个百分点,产出增长0.15个百分点(Prob.=0.0262)。若以改革为界分两阶段进行分析,1952—1978年,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有限,而1978—2006年,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毅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制度变迁三个分类指标在1952~2010年各自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显示:三个分类指标均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来看,产权多元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及分配格局变化都与人均产出存在协整关系,也都能够有效促进人均产出的增加;短期来看,对外开放程度及分配格局变化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权多元化程度的正向影响则十分有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劲文  葛新权  
能源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效应逐渐显现出来,正确把握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出台高效的经济引导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遵循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前提假设,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内在依从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78~2010年间存在从国内生产总值到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量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利用相应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动态预测得出2020年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左右,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速约为7%。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全  隋建利  闫超  
本文通过将门限自回归模型、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以及bootstrap模拟计算临界值3种方法相结合,运用非线性两区制TAR模型检验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理区域内28个省份人均GDP面板数据的实际收敛性特征,进而探察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路径收敛情况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状况。我们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人均GDP数据分别具有较为显著的收敛性特征;东部与中部在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增长路径完全收敛,而自改革开放以来表现出部分收敛的特征;东部与西部在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增长路径部分收敛,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则呈现出明显的发散态势,这说明改革开放以后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长差距具有扩大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必越  
经济开发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合作、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选取福建省1981-2010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的度量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经济开放度对福建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细化到二级指标,外贸依存度对福建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外资依存度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细化到三级指标,只有出口依存度与福建区域经济增长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路  
学术界对于政府融资平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争论已久。受限于中国省级政府融资平台数据的不公开,定量分析不足。本文为了解决数据统计口径一致性的问题,以2007年至2011年间中国政府融资平台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以及PVAR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并且时点效应逐年递增,但各个地方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从东部、中部到西部作用力依次减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蓉蓉  崔超  
利用我国2006年12月~2010年12的月度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短期内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效应相反;货币供应并不影响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无关,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效应。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之间正相关;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具有负效应,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证实我国存在托宾效应;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作用相反,通货膨胀损害经济增长的弗里德曼假说在我国适用。同时得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非中性和内生性特点的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习平  
鉴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和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和三者的关系。文章使用1978-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但出口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就业granger原因。为了说明结论的可靠性,对以上的结论进行了实例验证。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军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回顾37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教育变量的方法,拓展出体现教育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实证估计了1978—2014年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4年期间,中国教育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平均提高约0.2311个百分点。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是今后中国教育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瞿华  夏杰长  马鹏  
依据1978-2010年我国消费、投资、出口和GDP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表明,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若其他因素不变,消费、投资和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分别增长0.64、0.29和0.07个百分点。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经济增长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显著而对出口的影响不显著。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急需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和改善出口,以更好地发挥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红  江可申  
根据1978~2012年我国最终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借助于eviews6.0软件,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最终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强,其次是政府消费,最后是城镇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政府消费是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汪伟  
文章根据1978~2004年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模型以及动态相关系数等方法对公共资本、私人资本与产出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实际产出增长率、公共资本增长率和私人资本增长率之间体现出较强的当期相关性,具有影响关系上的近似对称性;改革开放以来,三者具有类似的波动模式,它们之间存在稳定的影响关系和影响方向;为了增强公共投资率的产出效应,应该适度改善目前的投资结构,积极诱导和鼓励私人部门在具有产出生长点的项目上进行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在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的同时,应加强供给管理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健  
本文在建立生产性服务产业名义和实际产出测算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利用我国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重要的内在动因,是新的经济增长点;(2)生产性服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时滞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