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
- 2023(1114)
- 2022(956)
- 2021(809)
- 2020(707)
- 2019(1628)
- 2018(1662)
- 2017(2876)
- 2016(1561)
- 2015(1737)
- 2014(1793)
- 2013(1701)
- 2012(1589)
- 2011(1141)
- 2010(1722)
- 2009(1797)
- 2008(1454)
- 2007(1289)
- 2006(1110)
- 2005(1244)
- 学科
- 审计(12061)
- 各类(5838)
- 管理(5805)
- 济(5240)
- 经济(5236)
- 企(5045)
- 企业(5045)
- 业(4986)
- 财(2789)
- 方法(2578)
- 技术(2472)
- 中国(2173)
- 制(2151)
- 务(2018)
- 财务(2015)
- 财务管理(1949)
- 企业财务(1910)
- 体(1440)
- 技术管理(1409)
- 业经(1354)
- 数学(1352)
- 数学方法(1347)
- 学(1336)
- 专业(1325)
- 科学(1228)
- 体制(1207)
- 家(1131)
- 国家(1112)
- 科学技术(1111)
- 农(1014)
- 机构
- 大学(20643)
- 学院(20596)
- 管理(8104)
- 济(7738)
- 经济(7508)
- 理学(6895)
- 理学院(6849)
- 管理学(6808)
- 管理学院(6772)
- 财(6223)
- 审计(5610)
- 京(5396)
- 中国(5286)
- 研究(5230)
- 财经(4905)
- 会计(4681)
- 经(4399)
- 江(3916)
- 财经大学(3558)
- 会计学(3211)
- 会计学院(3059)
- 州(3043)
- 学会(3037)
- 省(2952)
- 中心(2906)
- 商学(2862)
- 商学院(2851)
- 所(2840)
- 南京(2704)
- 北京(2624)
共检索到37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苏永强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审计本质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试图得出“审计的本质实际上是旨在减少企业各个缔约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费用,维护企业契约网络正常运行的一种特殊的契约”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
审计本质 产权 契约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献东
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借鉴熊彼特的经济分析技术,从理论、经验和历史三个维度去分析审计的本质,认为审计充当的角色是监督工具、审计的基础功能是辅助监督、审计的身份地位是独立的第三方、审计的工作内容是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提出审计的本质是"独立的辅助监督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工具",即"监督工具"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浩 袁天荣
审计责任的制度基础在于鉴证为满足产权保护需要而披露的信息的使用价值,审计契约的产权保护责任引致了审计责任;而企业"内部人控制"导致的产权"异化"加剧了股东的"审计依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责任;在审计制度的强制性变迁过程中,政府主导的审计服务市场中供给与需求失衡,导致审计法律责任强化而市场责任弱化;而在契约不完备性的影响下,审计契约无法约定审计服务的免责条款,制度设计不完善导致在审计责任中实际上包含了一部分制度成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昆如
会计有其固有属性和决定因素,但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角度、不同研究者去考察会得出不同结论。从产权理论视角来考察,会计本质是以企业财产权利为基础的各种契约集合体。在现实会计工作中,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由"会计契约"构成,会计工作的任何秩序均来源于契约,会计工作的目的在于履行和解除契约。研究会计契约有利于拓展会计学研究领域,为我国制定更加科学的会计准则服务。
关键词:
会计本质 产权理论 会计契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雪 杨智慧
国内外关于环境审计的定义存在审计主体单一性、审计对象不准确性、审计定义要素不全面性、审计种类不全面性等问题。我们认为 ,环境审计是为了确保受托环境责任的有效履行 ,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依据环境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环境责任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鉴证。该定义指出了环境审计的目标、主体、对象、依据及本质 ,说明了为什么进行、由谁开展、对什么进行、如何进行、本质特征等关键问题。
关键词:
环境审计 定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兰 耀友福
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和心理学的"铺垫效果"理论为分析构架,从媒体报道和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考察媒体监督、审计契约稳定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水平及媒介环境发展程度与审计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契约不稳定的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媒体监督功能发挥较好时,变更审计师对审计契约不稳定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具有积极提升作用,且这种积极作用在变更为较高声誉的审计师时更显著。这说明媒体监督起到了一定的审计治理效应。本文不仅拓宽了审计质量外部影响机制的研究,还为深刻理解新闻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治理作用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琰 辛清泉
在审计合约不完全的条件下 ,客户对注册会计师实施的“敲竹杠”行为将影响到审计服务的质量。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 ,资本市场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失效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大大缩小了审计合约的自我履约范围 ,审计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本文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 ,结合我国独立审计的总体环境 ,进行特定背景下的审计合约与审计质量分析 ,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审计合约 审计质量 不完全契约 敲竹杠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智运 胡德海
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几十年来争论迭起。本文阐释了教育的基本概念 ,从新的视角对教育的本质进行再认识 ,简介并评说了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
教育 教育本质 社会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雄胜
会计本质再认识●杨雄胜最近几年,随着会计准则理论研究重心的确立,会计目标论的引进,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会计本质问题研讨,已不如往日那般重视。在笔者看来,会计改革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会计的国家特色、国际化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玲 赵黎明
公共项目的本质是一组利益相关者围绕公共需求,共享项目资源而缔结的长期性契约。公共项目契约与市场契约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项目契约是通过要素市场而形成的,但是项目契约与市场契约相比,不是依赖于社会分工和各利益主体的比较优势,而是依赖于形成项目契约的项目团队之间合作生产带来的效益和产生的财富。回答了公共项目的本质以及项目与市场的边界,就使项目具有了可分析性,奠定了项目治理理论的基石。文中最后指出了基于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的代建绩效改善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颜昌盛 汪睿
当前关于税费本质的理论实质上是从税收主体、目的、手段、范畴等角度对税费属性的侧面阐述,是对税费在现实中种种表象的分析,并没有深入到税费缴纳主体与国家(政府)关系的本源和实质。税费本质上是个人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均衡统筹的产物,是对经济活动中因为国家所提供的秩序保障而实现的"社会租"的分割。经济交易主体和国家之间对"社会租"的分割以相互间所达成的契约为标准,而税费正是其中成为国家财政权的构成部分。
关键词:
劳务报酬 税费本质 统筹本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晓梅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日益加重。有效的独立审计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财务信息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企业契约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独立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为了降低企业各种要素投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2)生产要素在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流动,使潜在投资者也产生了审计需求;(3)企业间竞争促进了审计的职业化和行业竞争。研究表明,企业相关利益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促进了独立审计制度与审计行业的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国常 赵兴楣 杨小锋
审计契约的内外两个层面分别为审计质量提供执业胜任能力与独立性的支持。利益主体在人格化上的分化使得外部审计契约采用了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两种形式,共同为独立性提供制度安排。正式契约影响审计者的即时经济收益,决定了审计者不可能超然独立于特定的相对人;非正式契约影响审计者的未来经济收益,为独立性在制度安排上提供了一种救济。声誉是非正式契约的自履行机制,它与独立性形成了一种互动机制。一个良好的声誉机制包括信誉体系和司法救济两个方面,政府的作用就是推动信誉体系的建设和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
关键词:
审计契约 独立性 声誉机制 司法救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勇 胡培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司经理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其危害性。其次讨论了一个防范经理逆向选择的审计模型,并得到了最优解。再次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审计机制的特征。最后指出了概率性审计机制能够显著地改进经理的最优报酬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