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5)
- 2023(5177)
- 2022(4035)
- 2021(3678)
- 2020(2785)
- 2019(5958)
- 2018(5680)
- 2017(10227)
- 2016(5186)
- 2015(5527)
- 2014(4974)
- 2013(4959)
- 2012(4590)
- 2011(4410)
- 2010(4657)
- 2009(4666)
- 2008(4382)
- 2007(4327)
- 2006(3921)
- 2005(3017)
- 学科
- 业(23574)
- 济(23279)
- 经济(23259)
- 农(21699)
- 管理(17914)
- 企(15799)
- 企业(15799)
- 农业(14638)
- 技术(11213)
- 业经(10515)
- 技术管理(9419)
- 中国(8047)
- 制(7002)
- 地方(6767)
- 农业经济(6721)
- 财(5923)
- 发(5872)
- 方法(5493)
- 发展(5333)
- 展(5328)
- 收入(5042)
- 村(4840)
- 银(4827)
- 农村(4823)
- 银行(4821)
- 行(4692)
- 数学(4499)
- 策(4463)
- 数学方法(4459)
- 融(4331)
- 机构
- 学院(76704)
- 大学(73007)
- 济(33575)
- 经济(32833)
- 管理(30681)
- 理学(26344)
- 理学院(26089)
- 管理学(25750)
- 管理学院(25579)
- 研究(25003)
- 中国(19605)
- 农(16731)
- 财(14672)
- 京(14031)
- 科学(13468)
- 江(12421)
- 中心(12375)
- 农业(11435)
- 业大(11413)
- 财经(11173)
- 所(11161)
- 经济学(10460)
- 范(10269)
- 师范(10221)
- 经(10060)
- 州(9979)
- 研究所(9927)
- 省(9428)
- 经济学院(9363)
- 经济管理(8651)
- 基金
- 项目(51307)
- 科学(41912)
- 研究(41379)
- 基金(37158)
- 家(31388)
- 国家(31008)
- 社会(29199)
- 科学基金(27436)
- 社会科(27419)
- 社会科学(27414)
- 省(22010)
- 基金项目(19846)
- 教育(17075)
- 编号(16740)
- 划(16641)
- 自然(14536)
- 自然科(14233)
- 自然科学(14231)
- 创(14122)
- 自然科学基金(13969)
- 成果(13568)
- 创新(13321)
- 发(12574)
- 国家社会(12554)
- 资助(12540)
- 制(11663)
- 农(11533)
- 课题(11450)
- 重点(11093)
- 发展(10803)
共检索到118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邢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产权,是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过程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制度性供给,"产权一明,‘三农’皆活;产权一清,发展畅通"。从目前试点中的改革目标来看,在承包权、资格权和股份权的基础构成要素中,依然同时兼有身份权和财产权的权能。财产权可以自由流通,身份权则不同。这种权能构成,既制约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实现,又可能动摇集体所有制基础。如果将以上权能中的身份权属性划归所有权中,成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履行所有权权能,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财产权的自由,在不突破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确保农村改革既不突破集体所有制的底线,又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姝 韩昆澎
<正>民间艺术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正发挥其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些源自中国乡土社会的艺术形式,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凝聚了农民的无穷智慧与创意。它们不仅是乡村生活的写照,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人们带来无尽欢乐。许多民间艺术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明
<正>主持人语: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中国再出发,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转向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2023年7月29~30日,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和重庆酉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酉阳)”。本届大会既是学术大会也是乡村振兴实践大会。大会邀请研究机构学者专家、企业家、社会组织、乡村干部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者参加,共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昶霖 南丽军
2019年是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交汇之年,在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后,需要谋求在农业生产与农村建设方面的新发展,为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作为新时代指导农业突破发展瓶颈、取得新发展的总抓手和总指引。文章通过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引出能够实现农业新发展新动能的概念,通过介绍农业发展新动能的概念,寻找实现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路径与方法,接着在进一步解释农业发展新动能的内涵与外延的过程中,介绍新动能的培育方法,并提出在培养新动能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推进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建言献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 新动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燕 吴文鑫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新时代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利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当前城乡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大战略举措。山东省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中临沂市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临沂重点布局,在发挥"两新"组织作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抓取临沂市"两新"组织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两个亮点进行了总结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两新"组织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两新”组织 新旧动能转换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兴国
基于建设“数字辽宁”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智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路径。结合辽宁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情况,针对辽宁乡村产业振兴共性问题,探讨辽宁乡村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着力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多措并举补齐短板。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政府引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侯冠宇 张楚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加强科技创新广度、深度及融合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为乡村地区新型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改善人才结构和明确产权划分等诸多方面,成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通过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金融制度创新、改革产权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与文化创新等手段,不断提高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影响,以此为契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与新优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方根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战略部署,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必然面临诸多新挑战,这些挑战呈现为一系列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和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性、全局性、战略性、时代性的问题,可称之为前沿问题。基于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调研,选取乡村振兴的政治逻辑、指导思想、两条底线、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县域经济、多轮驱动、深化改革、国际合作和党的领导等十个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阐述,对每一个前沿问题聚焦于回答“为什么是前沿问题”“问题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把握、领会和理解这一问题”三个方面,着眼于为客观认识、准确把握和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并进一步讨论了加强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战略部署,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必然面临诸多新挑战,这些挑战呈现为一系列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和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性、全局性、战略性、时代性的问题,可称之为前沿问题。基于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调研,选取乡村振兴的政治逻辑、指导思想、两条底线、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县域经济、多轮驱动、深化改革、国际合作和党的领导等十个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阐述,对每一个前沿问题聚焦于回答“为什么是前沿问题”“问题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把握、领会和理解这一问题”三个方面,着眼于为客观认识、准确把握和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并进一步讨论了加强乡村振兴前沿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侯冠宇 张楚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加强科技创新广度、深度及融合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为乡村地区新型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改善人才结构和明确产权划分等诸多方面,成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通过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金融制度创新、改革产权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与文化创新等手段,不断提高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影响,以此为契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与新优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树荣
土地整治之于乡村振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秉持长期形成的"城市偏向",只为攫取农村土地指标,不顾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善,土地整治就可能沦为"拆村"运动,把乡村振兴做成"夹生饭"。如果土地整治的目标能够导向"乡村振兴",在制度设计合理、集成系统健全、土地整治力度(主要是农民集中居住度)与乡村转型阶段(主要是农民对土地依附度)相适应的条件下,土地整治就有可能激活乡村,在产业、村庄、农民和治理等方面引发连锁反应,助推乡村平稳有序转型。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民集中居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阙方平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2月4日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布局。但是,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陷入了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履行政治责任、做好新时代三农金融服务的必然选择,是抢抓新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积极开展产品服务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活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共炎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