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3)
2023(2406)
2022(1979)
2021(1923)
2020(1592)
2019(3455)
2018(3441)
2017(5831)
2016(3692)
2015(4122)
2014(4054)
2013(3996)
2012(3988)
2011(3786)
2010(3923)
2009(3528)
2008(3684)
2007(3361)
2006(2956)
2005(2671)
作者
(14838)
(12616)
(12538)
(11653)
(8158)
(6173)
(5516)
(4888)
(4744)
(4627)
(4529)
(4342)
(4294)
(4257)
(4049)
(4034)
(3877)
(3713)
(3699)
(3642)
(3375)
(3375)
(3271)
(2958)
(2931)
(2832)
(2828)
(2793)
(2760)
(2727)
学科
(11315)
经济(11298)
(6937)
管理(6226)
(6137)
(4483)
企业(4483)
方法(4371)
中国(4101)
(3667)
数学(3510)
数学方法(3407)
业经(2918)
(2892)
金融(2889)
(2660)
农业(2646)
银行(2623)
(2571)
理论(2406)
(2313)
(2226)
地方(2182)
及其(2076)
(2064)
水产(2039)
生物(2001)
(1890)
环境(1870)
(1851)
机构
大学(60060)
学院(58422)
研究(26597)
科学(21888)
(21779)
农业(17735)
中国(17122)
(16504)
(16123)
经济(15699)
研究所(15632)
业大(14920)
管理(14678)
(13510)
理学(12752)
理学院(12414)
管理学(11833)
管理学院(11757)
农业大学(11533)
(11100)
中心(10696)
实验(10401)
实验室(10088)
(9823)
(9658)
(9653)
重点(9613)
科学院(9363)
(9266)
(9115)
基金
项目(43028)
科学(31836)
基金(30407)
(29907)
国家(29698)
研究(24407)
科学基金(22938)
(17989)
自然(17720)
自然科(17298)
自然科学(17281)
自然科学基金(16972)
(16029)
基金项目(16007)
社会(13216)
资助(12719)
社会科(12371)
社会科学(12366)
教育(11707)
计划(11489)
科技(11182)
重点(10891)
(9448)
(9230)
专项(8851)
科研(8826)
(8765)
(8580)
编号(8488)
创新(8338)
期刊
学报(21603)
(20501)
(17846)
经济(17846)
科学(16010)
研究(14396)
大学(14350)
学学(13902)
农业(13840)
中国(12263)
业大(7276)
(7136)
教育(6641)
农业大学(6377)
(5901)
(5232)
管理(4962)
自然(4480)
中国农业(4170)
林业(3964)
自然科(3862)
自然科学(3862)
(3860)
金融(3860)
科技(3839)
技术(3413)
农林(3310)
(3310)
财经(2984)
科技大(2938)
共检索到85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王小东  宋月芹  朱金峰  李广良  孙明辉  侯小改  
通过以支链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分离培养基和以普鲁兰糖为唯一碳源的鉴别培养基复筛,从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肠道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普鲁兰酶菌株,编号为ZXYG5.该菌株在以普鲁兰糖为碳源的产酶培养基35℃、160 r·min~(-1)条件下发酵42 h时,普鲁兰酶活性达到最大值4.2 U·m L~(-1).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保守序列分析,将菌株ZXYG5初步鉴定为泛菌属Pantoea sP.,命名为Pantoea sP.ZXYG5.该菌株具有较高的初始产普鲁兰酶活性,可作为常规诱变育种和全基因组育种的良好备选菌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怡  尹娣  杜茜  沙艺琛  赖姗姗  赵超  
为寻找新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基因资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唯一碳源,从湿润木屑中分离和筛选获得1株高产纤维素酶目的菌株LYW-1。对该菌保守序列ITS进行扩增和测序后,提交NCBI并与相近物种ITS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基于亲缘关系构建系统发育树。将ITS rDNA保守序列比较分析结果与形态学观察结果相结合,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栓菌属(Trametes)。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底物,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分析pH、温度及培养基中同碳源、氮源对该菌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YW-1在pH 7.0、37℃、淀粉为碳源和乙酸铵为氮源时为最适培养条件,总酶活力达到最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刘兆普  赵耕毛  隆小华  刘冲  
从山东滨海盐碱地种植菊芋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产菊粉酶的菌株46株,经过进一步的摇瓶复筛,获得了产菊粉酶能力较高的1株菌株,经初步鉴定为青霉Penicilliumsp.B01。在对其发酵条件优化后,确立了Penicilliumsp.B01最适宜的产酶条件为(g.L-1):菊芋提取液(EJA)120、酵母膏(YE)25、NH4H2PO42.5、NaCl 5.0、FeSO4.7H2O0.1、ZnSO4.7H2O 0.1,初始pH7,接种2.5×106mL-1的孢子悬浮液3.75%,250 mL的三角瓶中装40 mL的发酵培养基,在30℃、170 r.min-1下发酵3 d后菊粉酶活性最高可达2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冬妮  范晓旭  赵丹  
【目的】采集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样品,分离产漆酶真菌并优化产酶条件,旨在开发产漆酶半知真菌种质资源,提高漆酶产量,为微生物漆酶扩大生产提供菌种资源和条件参数。【方法】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为富集培养基,在愈创木酚-PDA选择性平板上分离产漆酶真菌。利用ABTS[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和SGZ[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连氮,即丁香醛联氮]显色反应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确定供试菌株后,利用形态观察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将菌株鉴定至种。以ABTS法测定供试菌发酵液漆酶活性,以Lowry法测定发酵液总蛋白含量。在考察供试菌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冬妮  范晓旭  赵丹  
【目的】采集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样品,分离产漆酶真菌并优化产酶条件,旨在开发产漆酶半知真菌种质资源,提高漆酶产量,为微生物漆酶扩大生产提供菌种资源和条件参数。【方法】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为富集培养基,在愈创木酚-PDA选择性平板上分离产漆酶真菌。利用ABTS[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和SGZ[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连氮,即丁香醛联氮]显色反应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确定供试菌株后,利用形态观察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将菌株鉴定至种。以ABTS法测定供试菌发酵液漆酶活性,以Lowry法测定发酵液总蛋白含量。在考察供试菌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斌  柯才焕  杨明  康康  赵晶  
琼胶酶在多糖降解应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琼胶酶高产菌株成为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从养殖的杂色鲍体内分离到一株高产琼胶酶的菌株MA-B22。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经16S rRNA序列鉴定表明,与Tamlana agarivorans sp.nov.具有99%同源性,因此初步定为Tamlana sp.。在2216E培养基中该菌株在培养时间60h,温度25℃,起始pH为6.0条件下产酶活性最高。基于上述培养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基本组成:氮源为牛肉膏(其最适浓度为6.0‰),碳源为琼脂(其最适浓度为2.5‰),配制培养基的人工海水的最适盐度为25。经培养条件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封晔  来航线  郑真  
为了得到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和确定其最优生产发酵工艺,采用比色法对供试的Z1、Z2、Z3、W2、W5、FG10、FG209、H8和A8等9株真菌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G10和FG20为高产纤维素酶菌株;FG10的最适产酶条件为豆粕0.3 g/kg,pH 4.8,35℃培养48 h;FG20的最适产酶条件为油渣0.2 g/kg,pH 4.4,35℃培养48 h;2株菌均属曲霉属,其中菌株FG10为烟曲霉,菌株FG20为米曲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鲜莹  谢从新  何绪刚  杨慧君  胡雄  陈柏湘  
采集渔-稻复合系统中的水稻根际淤泥,筛选出有较强产胞外蛋白酶能力的菌株并研究环境因素对其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初筛、蛋白酶复筛等筛选得到一株菌株(编号PRO9);此菌株所产产胞外蛋白酶能够促进水体中有机物质发生氨化反应,减少有机氮含量。此菌还具有产胞外碱性磷酸酶的能力。菌株鉴定结果显示此菌为芽孢杆菌。PRO9菌株所产的胞外蛋白酶在67℃下酶活性最为活跃,最适pH为7,属于中性蛋白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波  吴文君  宗兆锋  
从陕西秦岭山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1株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Z139,经初步鉴定为小多孢菌属红棕褐小多孢菌(Micropolysporarabrobranea)的一个变种。该菌株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979,0.505,1.733,0.425和0.849mL/L,对玉米大斑病菌、番茄叶霉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709,0.375,0.445和1.333mL/L。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达到98.6%和86.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彭卫红  甘炳成  
对19个白色金针菇菌株和14个黄色金针菇菌株以及黄色金针菇F411菌株的6个组织分离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白色金针菇与黄色金针菇在谱带上存在差异,且一些酶谱带可作为区别黄色金针菇与白色金针菇的特征酶谱带。相异系数聚类分析表明,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可各自聚为一类群,但其中黄色金针菇F26菌株与白色金针菇菌株聚在一类。在供试的33个菌株中,共有21个菌株在酯酶同工酶谱带上完全相同,表明其亲缘关系非常相近。此外,组织分离菌株与出发菌株在酯酶同工酶谱带上完全相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平芮巾  孙谧  刘均忠  王跃军  郝建华  张胜军  
从渤海海泥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新型酯酶菌株,经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所得的MP-2酯酶的最适作用温度范围50~70℃,在60℃表现出了最高活性,属于耐热酶;最适作用pH为10,属于碱性酶,其pH值作用范围比较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金属离子Co2+,Li+对酶具有激活作用,Ca2+对酯酶的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化学试剂SDS、EDTA及Tween-20对酯酶的抑制效果显著,对常见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耐受力;该酯酶对碳链长短不同的底物表现出不同的酶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乔雪  李海群  吴月  姜治民  
本研究旨在从土壤中筛选能产生几丁质酶的菌株,通过优化产酶条件提高菌株酶活,为获得新的生防菌株及防治植物病害奠定基础。从土壤中共筛选出73株不同菌株,其中产几丁质酶活最高的菌株酶活达0.795U·m L-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鉴定其为酒红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naceus),命名为Streptomyces vinaceus S7。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产酶条件,优化之后,当玉米糊精和大豆蛋白胨添加量分别为10g·L-1,温度35℃,接种量10%,装液量50m L,在此条件下培养4d,酶活达到2.25 U·m L-1,比优化前提高1.83倍。该菌株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壮  李海超  孙永林  刘西平  
【目的】从西北地区旱地小麦根际土壤中筛选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的细菌,为探讨该类细菌在作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富集培养,以ACC为惟一氮源进行筛选,从旱地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产ACC脱氨酶的菌株,并测定其ACC脱氨酶活性。对筛选所获菌株的菌落形态进行观察,并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和利用16SrD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对筛选菌株的潜在促生能力(包括产3-吲哚乙酸(IAA)、铁载体的能力和溶解无机磷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株产ACC脱氨酶菌株,将其分别命名为BL、CL1、CL2、DL和DS;BL、CL1、CL2、DL和DS产生ACC脱氨酶的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六容  何冬兰  刘梅芳  
利用设计的低廉简便的凝胶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icrobialtransglutami-nase,MTG)的菌株,初步鉴定属于放线菌纲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摇瓶发酵试验表明,其最适产酶氮源和碳源分别是蛋白胨和葡萄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产酶培养基为(g/L):葡萄糖20.0,蛋白胨20.0,酵母提取物3.0,MgSO4·7H2O2.0,K2HPO4·3H2O2.0,KH2PO42.0,CaCO35.0。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时间和最适pH分别为72h和7.0;在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MTG酶活达1.04U/m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镝  赵秀香  吴元华  张晓雯  
采用透明圈法,通过大量筛选得到9株产壳聚糖酶的野生菌株,对其中产壳聚糖酶酶活最高的菌株BS-0409的菌株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该菌的酶解产物壳寡糖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端生鞭毛。经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BS-0409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该菌的酶解产物壳寡糖对17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9.6%~10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