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3)
- 2023(15466)
- 2022(12866)
- 2021(11761)
- 2020(9720)
- 2019(21762)
- 2018(21226)
- 2017(39902)
- 2016(21449)
- 2015(24052)
- 2014(23606)
- 2013(22295)
- 2012(19936)
- 2011(17775)
- 2010(18127)
- 2009(16922)
- 2008(15676)
- 2007(14141)
- 2006(12275)
- 2005(10860)
- 学科
- 济(75553)
- 经济(75452)
- 管理(70019)
- 业(64168)
- 企(57109)
- 企业(57109)
- 方法(31712)
- 中国(28751)
- 融(27535)
- 金融(27532)
- 数学(27294)
- 数学方法(26795)
- 银(25815)
- 银行(25806)
- 财(25091)
- 行(24928)
- 制(21817)
- 农(20460)
- 业经(20405)
- 技术(19720)
- 地方(17087)
- 理论(16613)
- 务(16384)
- 财务(16332)
- 财务管理(16302)
- 企业财务(15534)
- 体(14378)
- 农业(13659)
- 贸(13004)
- 贸易(12988)
- 机构
- 学院(284564)
- 大学(275520)
- 济(111998)
- 经济(109462)
- 管理(107855)
- 理学(92491)
- 理学院(91566)
- 管理学(89710)
- 管理学院(89180)
- 研究(87184)
- 中国(72431)
- 财(57539)
- 京(56201)
- 科学(49696)
- 财经(44518)
- 江(44104)
- 中心(43183)
- 所(40903)
- 经(40365)
- 农(37502)
- 范(37374)
- 师范(37030)
- 研究所(36323)
- 业大(36053)
- 州(36005)
- 经济学(35047)
- 北京(34929)
- 技术(34555)
- 财经大学(33198)
- 院(32164)
- 基金
- 项目(188790)
- 科学(151553)
- 研究(146945)
- 基金(134814)
- 家(114787)
- 国家(113751)
- 科学基金(100215)
- 社会(93315)
- 社会科(88581)
- 社会科学(88568)
- 省(78435)
- 教育(71918)
- 基金项目(70461)
- 划(64185)
- 自然(61969)
- 编号(61306)
- 自然科(60633)
- 自然科学(60623)
- 自然科学基金(59526)
- 资助(53921)
- 成果(50107)
- 创(45092)
- 课题(44739)
- 重点(43357)
- 部(41656)
- 创新(41204)
- 发(41101)
- 制(40998)
- 国家社会(38149)
- 项目编号(37852)
- 期刊
- 济(124725)
- 经济(124725)
- 研究(85995)
- 中国(66772)
- 教育(46475)
- 财(46013)
- 管理(44128)
- 融(39306)
- 金融(39306)
- 学报(36038)
- 农(35230)
- 科学(34665)
- 技术(30171)
- 大学(29288)
- 学学(27142)
- 农业(23199)
- 财经(22094)
- 业经(21205)
- 经济研究(20222)
- 经(19027)
- 职业(17354)
- 问题(14923)
- 坛(14302)
- 论坛(14302)
- 科技(14095)
- 技术经济(13773)
- 策(13276)
- 统计(12969)
- 理论(12379)
- 财会(12343)
共检索到434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楼世洲 岑建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必然选择,包括"双师型"的专业教师与"双师型"的教师团队,前者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个体特征而后者是队伍的团体特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准显著提升,专业化团队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凸显。因为只有高水平、专业化的"双师型"团队才能承担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服务社会的整体功能。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化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构建知识共享的产教融合平台,建立多元化教师引进和专业发展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顾志祥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产教融合内涵及"双师型"教师重要性分析,针对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提出拓宽引才途径、深化校企合作、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和完善培养培训体系等措施,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立红 邓瑾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与行业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协作育人,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来源单一、教师培训体系有待优化、教师队伍规模不足、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认定标准不统一、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据此,应拓宽人才引进路径,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建立校企共研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探索"内外共驱"方式,健全"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政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双师型 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玉欢 黄宗伟
教师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无疑是高职院校寻求自身突破的重要途径,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则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缺乏清晰的共同目标、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困境。为有效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治理提升,需重视制定共同目标、完善运行机制、健全保障机制等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泳涛
产教融合不等于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不能简化为全真实训、顶岗实习,不能等同于单体互动、双向合作。当前产教融合发展中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动力不足、调整人才培养过程的措施不多、拓宽社会服务职能的渠道不畅等问题。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高职院校应实现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集聚发展,促使课程教学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教学科研活动与企业生产实际过程、社会服务职能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融合统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隋秀梅 高芳 唐敏
在"双高"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视角基础上,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例,介绍其在健全"双师型"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团队;建立校企校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双高”建设 “双师型”教师 三教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项缨 李颜娟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尚存在着课程之间相互脱节,个性化教学缺乏、实践操作较差、团队意识薄弱等问题,以学校"骨干教师"与行业龙头企业"工程师"双元主体合作共建"双师工作室",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分方向设立"双师工作室",将技能实训、项目开发、竞赛培育及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等融为一体,能够极大地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促进校企产教融合的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湘国 苏曼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各个地区的职业教育机构结合国家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构建双师团队"的战略方针。在《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团队要以"双师结构"为主要建构核心,关注专业教师的双师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的情况,简要分析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现状及问题,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探究,以此能够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准。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双师型 教师 团队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峰
经济转型的加速引发了人才需求的变革,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更具时代气息和包容优势的教育模式,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并为社会所认可。产教融合模式作为一种兼具市场元素与校园特色的模式,既秉承普通高校教学的发展核心,同时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实用特色,具备独特的研究价值。由黎鲲编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评价机制》正是研究成果之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安学武 张军 马军强 王旭波
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不断深化,“双师”的内涵由侧重教师个体的“双师”能力与素质逐步转向为注重跨界融合的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校企共建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具有共同体、专业化、结构化等特征。基于合作共建项目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一种创新。探索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原则,以高质量育人为共同愿景目标,依托共建项目组建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撑团队发展、完善运行体制保障团队建设质量、完善项目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提升团队发展质量等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师”素质 教师团队 校企共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淑燕 何树贵 吴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主要存在专业与产业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与就业企业的相关度有待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不适应产业升级、技术发展的要求,基地建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寻求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结合点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建立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联合审批新专业或专业调整机制,瞄准区域产业链上延伸的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和人才紧缺产业设置专业,以产业群打造专业群;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把产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过程、文化等元素融入培养方案;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混合式师资团队;建立"服务换资源,资源促发展"基地建设的"双赢"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庆堂 朱征宇
产教融合背景下,科研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与地位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明确自身的科研定位与方向,并从理念、定位、制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强科研创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科研管理 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孟庆国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断转型升级。在系统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历程和目前所处的新阶段新格局,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高质量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高质量“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五项重要举措。即加快落实“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实施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推进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丹中 赵佩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要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当前,国家从政策制度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都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将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把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玺玫
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发展阶段,高职院校需要从类型教育的使命出发,追求科技成果转化实效,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从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环节为切入点,分析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尚存在科技成果转化基础不稳定、所需前提不完备、转化实效不突显等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类型定位,提出要以有效的产教融合筑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满足成果转化的前提需求,加速高质量科技成果积累推动产生市场效益的优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