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4)
2023(17698)
2022(15196)
2021(14363)
2020(11670)
2019(26502)
2018(26144)
2017(48936)
2016(27201)
2015(31034)
2014(30931)
2013(29536)
2012(26964)
2011(24139)
2010(24411)
2009(21907)
2008(20037)
2007(17538)
2006(15226)
2005(13191)
作者
(74485)
(61519)
(61210)
(58301)
(39198)
(29568)
(27995)
(24017)
(23542)
(22095)
(21185)
(20630)
(19410)
(19224)
(19216)
(18776)
(18621)
(18142)
(17916)
(17474)
(15436)
(15266)
(14865)
(14088)
(13977)
(13915)
(13701)
(13529)
(12487)
(12202)
学科
(97823)
经济(97728)
管理(73321)
(69359)
(57492)
企业(57492)
方法(41484)
数学(35841)
数学方法(35335)
中国(34938)
(28029)
(27254)
金融(27250)
地方(26265)
(25777)
银行(25729)
(24802)
(24348)
业经(23401)
技术(21217)
(21171)
理论(20461)
(19592)
农业(19462)
教育(17867)
(17319)
贸易(17303)
(16691)
(16014)
财务(15938)
机构
学院(364637)
大学(356936)
管理(136340)
(133302)
经济(129922)
研究(119851)
理学(117822)
理学院(116397)
管理学(114086)
管理学院(113447)
中国(91424)
科学(76186)
(75931)
(60690)
(60033)
(56921)
中心(55992)
研究所(54965)
(54480)
业大(53546)
(52858)
师范(52365)
财经(48788)
北京(47891)
技术(47588)
(45492)
农业(44513)
(44372)
(44205)
师范大学(41680)
基金
项目(251332)
科学(196833)
研究(190504)
基金(176066)
(152581)
国家(151166)
科学基金(129341)
社会(115244)
社会科(109000)
社会科学(108973)
(102956)
基金项目(93833)
教育(91838)
(86293)
自然(82972)
编号(81940)
自然科(80995)
自然科学(80979)
自然科学基金(79453)
资助(71640)
成果(65932)
课题(58489)
重点(57578)
(55618)
(54357)
(53393)
创新(49533)
项目编号(49521)
(48763)
科研(47475)
期刊
(145198)
经济(145198)
研究(104780)
中国(78600)
教育(62647)
学报(55719)
(51653)
科学(51282)
管理(48615)
(45342)
大学(42155)
技术(39890)
(39597)
金融(39597)
学学(39146)
农业(35993)
业经(25083)
职业(23274)
经济研究(22787)
财经(22515)
图书(20039)
(19289)
科技(18649)
(18521)
(18286)
论坛(18286)
问题(18154)
技术经济(16884)
理论(16617)
(16241)
共检索到537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纪伟  
当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主流。高职院校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目前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问题,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在转变观念、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统筹着力,全员、全部门、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才能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秀娟  
培育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固有使命,产教融合模式在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政府在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缺少政策顶层设计,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缺少对工匠精神培育问题的具体设计。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可沿着"六双培育"路径实施:政府顶层设计—双保险培育;教学管理渠道—双拓宽培育;行业大师与企业能人—双榜样培育;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师资培育;校内实训与企业车间—双平台培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双载体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波  肖霞  
文章阐述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分析了产教融合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利条件,进而提出了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具体策略:高职院校要发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导作用;企业要承担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阵地功能;高职学生要把握自身工匠精神培养的主体地位;社会其他力量要给予全方位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娄权鑫  
新时代职业教育实施产教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新时代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实施"中国制造2025",乃至实现民族复兴,无不呼唤着"工匠精神"。这不仅仅是行业企业的灵魂,更是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基于此,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带动东北地区产业持续升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春,组织召开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工匠精神培育研讨会。会议探讨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阐述了职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志国  刘志峰  张向阳  
培育工匠精神必须坚持目的性、长期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等原则。依托产教融合机制,构建多方举措体系,全面推进工匠精神培育。职业院校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也是影响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进步的关键因素,可视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午萍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专注、坚守、卓越和自豪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属于文科专业,在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过程中,一样需要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文章从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专业教师“工匠精神”的缺乏到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评价,探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改革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雷   陈振棠   黄志杰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当前正是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开展内涵建设和提质培优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双高”建设首先必须建设优质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当前专业群课程建设面临课程定位不清、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融通不足、“双创”教育和评价体系缺失等现实问题。从产教融合视域下开展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明确课程目标,对接岗位标准和岗位群开发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开展“三教”改革;全方位推进课程评价体系和完善制度保障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在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进程中,需要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融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正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作为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职业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工匠精神一直流淌于我们的文化血脉之中。文化的力量也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因此,通过文化培育让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的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甲珉  徐占鹏  
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表现出总量不足,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和外语能力弱,项目实战经验缺乏等问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十几年服务外包类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了产教融入的专业建设平台搭建、产教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通的专业建设教学资源整合、产教融汇的专业服务社会机制等服务外包专业建设"四融"模式,培养了大批服务外包产业需要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的高技能人才,服务了青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宣  桂敏  陆海峰  
高职院校作为开展职业教育主要机构,在培育高素质农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农业生产社会认可度低,农村青壮年离农去农现象明显;培训手段单一,培训时间不完全符合农业生产要求;培训内容老旧,师资水平偏低,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东部一所高职院校的实践举措为案例,基于内生性发展理论,着力提升农民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出加大投入拓宽农民学历教育渠道、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依托职教优势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内容与模式、搭建适应农业产业需求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瞄准培育后续抓培育后跟踪服务等解决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国雄  
中国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是核心。文章分析了工匠精神内涵,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社会价值导向异化、办学理念重技轻人、重理论轻实践三方面工匠精神的缺失现状,并对此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工匠制度体系、侧重思政培育路径、强化专业培育路径、打造校园文化培育路径、搭建产教融合培育路径、构建行业特色化培育路径等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杰  周桂瑾  徐安林  王振华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应有之意,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方面存在的政策困境以及合作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不高等现实问题。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企业参与程度、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竞争力等方面提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思路,并着重分析介绍了笔者所在学校探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和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英  
重视工匠精神培育既是强国战略,也是高职院校新时代的育人责任。工匠精神培育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其最终教育旨归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然而,当前工匠精神培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工匠精神中人的全面发展意蕴隐而不彰,工匠精神培育窄化为技术技能培训,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形成制约。因此,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建议从激发潜能、丰富社会关系、实现个性自由等维度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审思,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澄明和厘清工匠精神培育的本质与本真。同时,学校、企业、家庭应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生成全面性育人理念,促进主体全面性发展,创设全面性教育场域,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管丹  黄一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的瓶颈之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和协同实训平台,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娜玲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国家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方向标,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确认与强调其作用与地位,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之路探索从未止步。文章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湘茶学院"茶叶营销(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为例,分析了校企股份合作方式、内容、具体举措,并运用数据对股份合作共培人才的成效进行剖析,以期对其他院校与专业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