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4)
- 2023(17152)
- 2022(14665)
- 2021(13841)
- 2020(11399)
- 2019(25919)
- 2018(25522)
- 2017(49130)
- 2016(26716)
- 2015(30042)
- 2014(29848)
- 2013(29103)
- 2012(26766)
- 2011(23976)
- 2010(24340)
- 2009(22402)
- 2008(21144)
- 2007(18746)
- 2006(16561)
- 2005(14597)
- 学科
- 济(101056)
- 经济(100954)
- 管理(74606)
- 业(69504)
- 企(57325)
- 企业(57325)
- 方法(41816)
- 数学(36112)
- 数学方法(35612)
- 中国(33972)
- 农(29230)
- 融(28025)
- 金融(28023)
- 财(27386)
- 银(27227)
- 银行(27186)
- 地方(26866)
- 行(26224)
- 业经(23933)
- 制(21725)
- 学(20914)
- 农业(19661)
- 理论(18995)
- 贸(18631)
- 贸易(18614)
- 易(18055)
- 务(17353)
- 财务(17272)
- 财务管理(17246)
- 企业财务(16383)
- 机构
- 学院(364468)
- 大学(360529)
- 济(141223)
- 管理(140944)
- 经济(137754)
- 研究(123087)
- 理学(120853)
- 理学院(119497)
- 管理学(117332)
- 管理学院(116681)
- 中国(97249)
- 京(76951)
- 科学(76312)
- 财(67204)
- 所(61705)
- 农(58584)
- 中心(57915)
- 研究所(56081)
- 江(54949)
- 业大(52732)
- 财经(52685)
- 范(50101)
- 师范(49635)
- 北京(48888)
- 经(47728)
- 农业(45618)
- 州(45366)
- 院(45338)
- 经济学(41579)
- 技术(40827)
- 基金
- 项目(247400)
- 科学(193430)
- 研究(185420)
- 基金(175271)
- 家(151948)
- 国家(150593)
- 科学基金(129050)
- 社会(113892)
- 社会科(107809)
- 社会科学(107785)
- 省(99051)
- 基金项目(92558)
- 教育(86059)
- 自然(82862)
- 划(82739)
- 自然科(80881)
- 自然科学(80863)
- 自然科学基金(79360)
- 编号(78194)
- 资助(72306)
- 成果(64042)
- 重点(55892)
- 课题(54894)
- 发(54399)
- 部(53639)
- 创(51626)
- 创新(48106)
- 项目编号(47687)
- 科研(46763)
- 大学(46108)
- 期刊
- 济(157531)
- 经济(157531)
- 研究(109945)
- 中国(74666)
- 学报(54966)
- 农(53701)
- 管理(51048)
- 科学(50234)
- 财(49853)
- 教育(49266)
- 融(45341)
- 金融(45341)
- 大学(41411)
- 学学(38502)
- 农业(36835)
- 技术(33373)
- 业经(27133)
- 经济研究(24887)
- 财经(24576)
- 图书(21034)
- 经(20998)
- 问题(19758)
- 业(18458)
- 理论(17867)
- 科技(16943)
- 实践(16504)
- 践(16504)
- 技术经济(16331)
- 现代(16320)
- 版(15833)
共检索到548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群泌 梁称福 李欢玉
阐述了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专业群建设现状,对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和专业群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基于产教融合提出了以“四个创新”为纽带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对策,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双元”育人机制;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教练型”教师;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做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真正培养一流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专业群建设 现状 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立红 邓瑾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与行业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协作育人,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来源单一、教师培训体系有待优化、教师队伍规模不足、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认定标准不统一、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据此,应拓宽人才引进路径,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建立校企共研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探索"内外共驱"方式,健全"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政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双师型 教师队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琛 吴超
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是高水平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针对高水平专业建设普遍面临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耦合度低、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文章提出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视野下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路径:以“顶层优化”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以“载体创新”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以“专业共建”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以“师资融通”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桃珍 杨洋 周蔡敏 董娟娟
高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是高职传媒类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当前高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在课程建设中已逐步铺开,但在人才培养、开发模式和对接程度上仍存在问题。因而,高职传媒类专业群课程建设应抓好教学设计,把握顶层设计;重视教学组织,完善课堂构建;革新教学考评,引入企业情境,促进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
高职 传媒类专业群 产教融合 课程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永坤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有两层递进含义,第一层为制度上的合作,第二层为文化上的融合。专业文化是"产教融合"的深层次表现形式。高职院校在加强产教制度合作的同时,不可忽略专业文化的建设。专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形成专业特色,提升专业软实力;形成文化资本,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要通过更新专业理念、引入行业文化、开设专业文化课、提升课程和教学文化内涵、精心设计专业文化实践,以"专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实现产教深层次融合,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 专业文化 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润贤 李建荣
文章阐述了师资队伍在高职院校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深刻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而结合试点专业建设经验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建议:健全教师专业标准,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建立系统连贯的培养体系;校企共建实践平台,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拓宽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志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尽快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当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问题。由贺星岳等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高职的产教融合范式》,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典型案例,通过对"学园城"一体化实践的全面剖析,探索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长效机制与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雷 陈振棠 黄志杰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当前正是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开展内涵建设和提质培优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双高”建设首先必须建设优质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当前专业群课程建设面临课程定位不清、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融通不足、“双创”教育和评价体系缺失等现实问题。从产教融合视域下开展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明确课程目标,对接岗位标准和岗位群开发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开展“三教”改革;全方位推进课程评价体系和完善制度保障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丽娜 张恩广 王开香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的逻辑框架必须遵循产业发展需求的逻辑、知识关联的逻辑和组织治理的逻辑。以56份“双高计划”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2.0软件对专业群治理逻辑归纳而建构的要素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群产教融合形态由“单一虚体”向“多元实体”蜕变有待突破,专业间知识关联由“弱关联”向“强关联”演变有待强化,组织管理形态由“科层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有待革新。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应坚持“以产定群”,搭建区域产业集群与专业知识关联耦合的专业群;坚持“以群治院”,打造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相匹配的组织体系;坚持多元共治,搭建产教协同与利益共享的实体育人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高职院校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属性要求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文章从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着手,探寻了高职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为个案,提出了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岩 李新纲 朱秋莲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当前,应用型高校存在对"课程思政"建设不够重视、专业教师的认识和课程实施能力不足、学生进取精神不足等问题。因此,要优化顶层设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体化实施;结合自身特点,突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注重多方联动、知行合一,强化"课程思政"的实践育人效果。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 课程思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维勇 杜庆波 汤昕怡
基于UPD模式,从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模式和服务定位的角度出发,提出"ICT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ICT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团队"的区域共享、混合所有制的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思路,提高了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为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建设改革经验和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姣姣 柯政彦
共建产业学院是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突破口,是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文章在对江西省内17个产业学院的办学性质、办学模式、面向行业和治理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通过重构专业、对接产业需求是高职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与逻辑,但同时也存在布局不到位、办学职能不全、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突出问题,建议高职院校将学校优势产业与区域产业结合共建产业学院,发挥产业学院的各类办学职能,完善产业学院治理体系,提升其建设水平,保障其办学效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晓棠
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有助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面临各资源要素相对缺乏、多主体利益不易协调、实体化运行效率低下、学生主体性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基于现代组织理论,从环境、规模、战略、技术和结构四个方面讨论了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路径:营造积极有利的组织环境;形成合理适度的组织规模;制定特色鲜明的组织战略;强化技术支撑,构建有机式组织结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易招娣 衡孝庆
在场域理论视域中,产教融合主要包括政治场域、经济场域和文化场域等三种场域,它们由不同的主体所主导,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实践场域,形成三种不同的权力结构,遵循三种不同的制度规则而产生的角色定位与意向表达的差异。本文通过探究产教融合场域内多元主体互动运行逻辑,明晰了场域内多元主体的权力边界,即既要避免各主体权力的“缺位”,也要防止各主体权力的“越位”;深化产教融合就是要进一步使产教融合场域中的行动者在保有自身特有的场域性前提下,积极构建与对应场域相契合的组织结构体系。作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府、企业和学校等三方权力主体,尤其需要中间性组织作为媒介以寻求产教融合三方主体的共同价值、目标和诉求,以此来统一价值取向、统一行动意向、统一目标诉求,达成行动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共同利益,进而从政府、企业、学校和中间性组织等四方主体视角完善运行策略以达成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实现提升产教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场域理论 教育教学 生产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