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2)
2023(14460)
2022(12111)
2021(11399)
2020(9388)
2019(21057)
2018(20620)
2017(39166)
2016(21460)
2015(24152)
2014(23970)
2013(22838)
2012(20796)
2011(18720)
2010(19554)
2009(18187)
2008(17601)
2007(16212)
2006(14519)
2005(13298)
作者
(58404)
(48056)
(47988)
(45933)
(30606)
(22966)
(22023)
(18489)
(18243)
(17670)
(16358)
(16332)
(15294)
(15292)
(15177)
(14960)
(14256)
(14111)
(13931)
(13745)
(12160)
(11860)
(11749)
(11128)
(11070)
(10970)
(10832)
(10731)
(9829)
(9617)
学科
(81913)
经济(81842)
管理(61338)
(54452)
(45523)
企业(45523)
方法(31591)
中国(31228)
(28109)
数学(27623)
(27470)
金融(27468)
数学方法(26918)
(26508)
银行(26502)
(25620)
地方(24038)
(23993)
(20222)
业经(19176)
理论(16462)
农业(15847)
(14886)
(14595)
(14461)
贸易(14446)
(14020)
(13862)
财务(13794)
财务管理(13762)
机构
学院(288174)
大学(283892)
(113829)
经济(110955)
管理(105299)
研究(96635)
理学(88449)
理学院(87474)
管理学(85401)
管理学院(84875)
中国(80871)
(60498)
(60175)
科学(57249)
(48373)
中心(46730)
(46480)
财经(44105)
研究所(42918)
(42036)
(40935)
师范(40597)
(39615)
北京(38691)
(38555)
业大(37177)
(35319)
经济学(34460)
技术(32763)
农业(32255)
基金
项目(181638)
科学(142173)
研究(140440)
基金(126313)
(107785)
国家(106814)
科学基金(92030)
社会(86078)
社会科(81598)
社会科学(81581)
(74639)
教育(66928)
基金项目(64656)
(61412)
编号(60206)
自然(56814)
自然科(55520)
自然科学(55510)
自然科学基金(54415)
资助(53195)
成果(51522)
课题(43816)
重点(41681)
(40870)
(38798)
(38144)
(37076)
项目编号(36899)
(35995)
创新(35518)
期刊
(134352)
经济(134352)
研究(92966)
中国(67423)
(48480)
教育(45978)
(42787)
金融(42787)
管理(41698)
(39078)
学报(37851)
科学(35361)
大学(29925)
技术(28790)
学学(26948)
农业(25961)
业经(22268)
财经(21720)
经济研究(21570)
(18710)
图书(17666)
问题(16570)
统计(15429)
职业(14340)
(14201)
(14196)
(14121)
论坛(14121)
技术经济(13734)
理论(13620)
共检索到464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岩  李新纲  朱秋莲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当前,应用型高校存在对"课程思政"建设不够重视、专业教师的认识和课程实施能力不足、学生进取精神不足等问题。因此,要优化顶层设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体化实施;结合自身特点,突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注重多方联动、知行合一,强化"课程思政"的实践育人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德慧  
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凝练好"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思政元素和教学技巧,系统设计"课程思政"递进教学路径,突出价值引领、工匠精神培育、企业文化融入等职业教育特色,构建理论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永坤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有两层递进含义,第一层为制度上的合作,第二层为文化上的融合。专业文化是"产教融合"的深层次表现形式。高职院校在加强产教制度合作的同时,不可忽略专业文化的建设。专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形成专业特色,提升专业软实力;形成文化资本,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要通过更新专业理念、引入行业文化、开设专业文化课、提升课程和教学文化内涵、精心设计专业文化实践,以"专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实现产教深层次融合,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梓樱  邓宏宝  
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相呼应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存在培养目标缺乏调研论证、课程设置缺少调查研究、课程教学标准缺乏创新创造、课程实施缺少精品课程等问题,同时在课程改革中遭遇着制度体制、管理机制、管理理念、评价体系的现实障碍。解决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应按照从"学术为先"到"实践为要"、从"囿于课堂"到"开放办学"、从"预警清单"到"多元评价"、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的创新思路。现阶段应加快课程改革步伐,严把课程教学标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管理机制,构建课程评价体系,以全面推进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窦红平  邵一江  李本友  
应用型课程是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文章在分析了应用型课程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及应用型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应用型课程目标的确立应基于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构建上应做到与相关职业标准对接、重新设计与融合优化、遴选优质教材或自编应用型教材;在课程实施方面应深化产教融合、教学主体团队化、教学场所机动灵活、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评价多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牟延林  李克军  李俊杰  
专业集群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产教融合为引领是建设专业集群的关键,其实践内涵包括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体制机制一体化以及一体化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集群建设中存在产教分离、校企陌路,专业趋同、科教分化,协同不足、治理无力,指标缺位、评价无据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专业集群建设应坚持需求导向、优势引领、稳步发展、动态调整的原则,从确立专业集群建设的阶段性方法,创新专业集群建设模式,完善专业集群建设配套设施等多个方面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易招娣  衡孝庆  
在场域理论视域中,产教融合主要包括政治场域、经济场域和文化场域等三种场域,它们由不同的主体所主导,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实践场域,形成三种不同的权力结构,遵循三种不同的制度规则而产生的角色定位与意向表达的差异。本文通过探究产教融合场域内多元主体互动运行逻辑,明晰了场域内多元主体的权力边界,即既要避免各主体权力的“缺位”,也要防止各主体权力的“越位”;深化产教融合就是要进一步使产教融合场域中的行动者在保有自身特有的场域性前提下,积极构建与对应场域相契合的组织结构体系。作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府、企业和学校等三方权力主体,尤其需要中间性组织作为媒介以寻求产教融合三方主体的共同价值、目标和诉求,以此来统一价值取向、统一行动意向、统一目标诉求,达成行动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共同利益,进而从政府、企业、学校和中间性组织等四方主体视角完善运行策略以达成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实现提升产教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国祥  
高等教育一直致力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基于产教融合视野,高等教育应该深入改进这一功用,立足于原有的工作基础,应用类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得以不断实现。这既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切实措施,又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需求,更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针对现阶段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类高校就业发展所存在的三方对接工作效率存在滞后性、就业对接工作匹配存在差距性、就业对接平台共享存在局限性、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存在闭塞性等问题,研究提出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类高校就业的改进策略,包括探寻产教融合视域下多元主体融合新路径、挖掘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类高校就业服务新资源、瞄准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类高校就业服务新平台、夯实产业融合视域下应用类高校就业帮助新举措等。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类高校推进高质量就业可能面临的问题,并为从业人员提供了研究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云贵   邵建东  
随着职业教育逐步转向社会多元办学的发展格局,作为产教之间枢纽的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得到重视。行业协会举办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是产业与教育高质量同频共振发展的枢纽,但是现实中还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组织结构不健全、办学功能不充分等制约因素,直接影响行业协会举办职业教育的作用发挥。因此,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同向发力,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保障行业协会办学权利;健全治理体系,激发行业协会办学活力;创新举办形式,构建多元共商决策机制,使行业协会成为职业教育多元办学的生力军之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群泌   梁称福   李欢玉  
阐述了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专业群建设现状,对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和专业群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基于产教融合提出了以“四个创新”为纽带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对策,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双元”育人机制;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教练型”教师;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做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真正培养一流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立红  邓瑾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与行业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协作育人,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来源单一、教师培训体系有待优化、教师队伍规模不足、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认定标准不统一、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据此,应拓宽人才引进路径,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建立校企共研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探索"内外共驱"方式,健全"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政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慧  王华锋  
实践教学是传统理论知识向更高层次的价值信仰转化的重要环节,是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统一,具有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双重功能。产教融合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同向同行,教学模式互助互补,教学资源协同创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机遇和载体,弥补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足。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德技并修、专业一致、能力提升、多维评价”四大教育理念。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从“强化教学保障、优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健全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着力。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产教融合优势,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毛锐  
课程思政以全方位育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把知识传递、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实现理性认知与情感共鸣。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师资队伍保障力度,既要从教师自身出发,加强其提高自身修养的内部动力,又要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着力打造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炳祺   程东庆   叶小青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进一步的突破创新。文章着重从突破路径和协同路径两大维度入手进行研究,其中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路径包括把握内涵,明确人才培养需求定位;激活动力,营造高效优质教学条件;促进转化,助推人才培养成果落地。而协同路径则包括政策协同,打通纵横双向政策体系;队伍协同,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协同,打造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娟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是构建科学有效的机制,以实现人力、信息、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体现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而构建这种有效的机制,需要各高校结合时代发展特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