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3)
2023(7997)
2022(6459)
2021(5900)
2020(4503)
2019(9898)
2018(8859)
2017(16727)
2016(9032)
2015(10119)
2014(9817)
2013(9096)
2012(8069)
2011(7262)
2010(7355)
2009(6967)
2008(5571)
2007(4960)
2006(4444)
2005(4105)
作者
(23254)
(19002)
(18758)
(18134)
(11871)
(9137)
(8669)
(7395)
(7170)
(6699)
(6531)
(6504)
(6146)
(5996)
(5935)
(5863)
(5634)
(5584)
(5419)
(5260)
(4710)
(4672)
(4480)
(4474)
(4389)
(4265)
(4181)
(4168)
(3840)
(3835)
学科
(35434)
经济(35416)
(24468)
金融(24466)
管理(21794)
(21585)
银行(21581)
(21051)
(19455)
中国(18725)
地方(15910)
(15541)
企业(15541)
中国金融(10906)
方法(10571)
(10437)
(9864)
数学(9595)
(9594)
数学方法(9465)
业经(9166)
地方经济(8067)
农业(7365)
理论(6932)
(6248)
财务(6233)
财务管理(6219)
(6197)
企业财务(6018)
环境(5906)
机构
学院(117230)
大学(108985)
(46085)
经济(44962)
研究(38861)
管理(38641)
中国(35721)
理学(32864)
理学院(32471)
管理学(31797)
管理学院(31592)
(23645)
科学(22719)
(22042)
中心(20136)
(18547)
财经(18366)
(17756)
研究所(16792)
(16616)
(16243)
(16096)
师范(15940)
(15859)
(15753)
(15738)
银行(15695)
经济学(15521)
金融(15415)
技术(15303)
基金
项目(80335)
研究(64401)
科学(63609)
基金(54930)
(46807)
国家(46354)
社会(40496)
科学基金(39969)
社会科(38559)
社会科学(38549)
(35080)
教育(30725)
基金项目(28810)
(28216)
编号(27743)
自然(22689)
成果(22161)
自然科(22131)
自然科学(22127)
自然科学基金(21684)
资助(21432)
课题(20924)
(20363)
重点(19387)
(18313)
(18049)
发展(17006)
(16958)
创新(16778)
(16735)
期刊
(50266)
经济(50266)
研究(35791)
(27478)
金融(27478)
中国(26045)
教育(19696)
(17395)
(15306)
学报(14891)
科学(13811)
管理(13468)
技术(12178)
大学(11831)
学学(11239)
农业(9947)
职业(9244)
财经(8925)
业经(8389)
经济研究(8356)
(7648)
问题(6003)
(5829)
论坛(5829)
技术教育(5724)
职业技术(5724)
职业技术教育(5724)
理论(5444)
资源(5061)
(5056)
共检索到179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玉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产教融合进行解读,并对产教融合视域下如何进行人才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剖析,以期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发现,产教融合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一条可行之路。然而,在此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受制于观念、资源、师资、课程等四个方面。消解以上四个因素的困境,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对人才培养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职业教育园区,深化校际合作;第二,引进"双师"人才,优化原有师资队伍;第三,促进企业对院校课程体系的创建与创新的参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倩  
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当前,学校对产教融合的重视不够、内容单一、平台不足,主要是缺乏内外部融合的动力与有效的保障措施。因此,要着力激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动力,增强外部需求,精心打造内外部融合的平台与保障网络,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有效转型与继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才盛  田原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是扩大地方就业创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引入产教融合研究中,通过对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的分析,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政府和企业的共生系统分析,探讨三者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共生关系,对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内涵作出新的阐释,探索"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可行性策略,并进一步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亚军  
产教融合是本科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首先,分析了本科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分别为“解决专业建设投入问题的有效路径、构建高水平‘双师’师资队伍的重要支撑、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必然需要和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现实诉求”。其次,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方面梳理了存在的困境。最后,构建的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构建与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强化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加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合作与服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梅  王瑛  周正柱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实践依然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如学校规划意识不强导致产教融合进展缓慢、学校与企业利益分歧严重削弱了行业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体制和发展基础制约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等。造成这种困境有外部的政策条件原因,也有学校自身制度设计及管理机制的原因。要想突破产教融合的发展瓶颈,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应树立"大平台"理念,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平台建设;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组织体制新模式;完善管理机制,使二级学院成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主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强化考核激励对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导向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运隆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技术迭代更新加速,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就需要主动适应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将产教深度融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平台载体和灵魂支柱,探索开放式、一体化与差异化发展战略,精准对接产业链高端技术技能,激发多元主体内生动力,聚焦协同育人与模式创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秀娟  
培育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固有使命,产教融合模式在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政府在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缺少政策顶层设计,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缺少对工匠精神培育问题的具体设计。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可沿着"六双培育"路径实施:政府顶层设计—双保险培育;教学管理渠道—双拓宽培育;行业大师与企业能人—双榜样培育;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师资培育;校内实训与企业车间—双平台培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双载体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宏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在职业成长中遭遇定位不准、路径单一、环境受限的实然困境。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借助"双平台"共搭、"共同体"共育、"旋转门"共筑,不断拓展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载体、丰富发展途径、优化成长环境,促进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最终涵化职业修养、提升育人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秋玉  
地方本科院校通过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来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对人才的需求,是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客观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建立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的必要性,系统梳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尝试在"三重螺旋"理论的框架下,探索建立地方本科院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共赢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丽华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对于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地方高校而言,如何建构与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模式,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使命与紧要任务。地方高校应找准转型发展定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从而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永明  何晓颖  高欢  
协同学视域下技工教育产教融合具备开放性、线性和平衡性三大特点。针对政府、企业和学校三维主体相互闭合、发展非线性和衔接失衡的问题,现代技工教育创新路径在于:以协同理论促进产教融合的开放性;以伺服原理促进产教融合的线性;以自组织原理促进产教融合的平衡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秋晨   徐国庆  
明确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行动路径是解决当前产教融合中“校热企冷”困境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从价值共创视域出发,试图探索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行动路径问题,包括行动路径的起点、推进和固化三个维度的问题讨论。利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性抽样方式选择6个企业作为研究案例,并把其内部负责产教融合的主管领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进行数据收集并在后期进行文本分析和整理。研究发现: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行动路径起点是基于价值共创视域下的需求对应;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行动路径推进是基于价值共创视域下的利益提升;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行动路径固化是基于价值共创视域下的共同体建设。因此,产教融合要通过主体合作的价值共创理念,引导企业行动;要实现主体互动中的价值提升,推进企业行动;要以价值共同体建设,促进企业行动持续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涛  吉智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产业紧密互动、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育人实践创新之路。基于徐州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介绍了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实践载体、育人队伍、教学资源"和打造"1地多点、1点多师、1徒多岗、1业多评"的"1+N"模式,实现"三转变、三融合、三提升"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世枝  
深化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面临着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企业办学主体地位不突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重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激励评价机制等,进一步推动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向帅  
对我国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困境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当前阶段,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构产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实践层面找到真正有力的抓手。为此,可以探索将PPP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其主要优势包括: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形成利益共享机制;降低校企合作成本,形成风险共担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深度合作机制。在这一改革过程中,PPP模式应用的关键则在于实现内涵、技术、制度三个维度的系统创新,即激活改革存量资源,丰富公私合作形式;打破传统教育边界,加强合作平台建设;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完善教育产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