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0)
2023(12941)
2022(10683)
2021(10041)
2020(7950)
2019(18022)
2018(17747)
2017(32576)
2016(17975)
2015(20411)
2014(19773)
2013(18272)
2012(16100)
2011(14424)
2010(14996)
2009(13436)
2008(12001)
2007(10752)
2006(9252)
2005(8319)
作者
(45727)
(37528)
(37509)
(35882)
(23783)
(17941)
(17062)
(14437)
(14433)
(13560)
(12891)
(12713)
(11802)
(11784)
(11659)
(11528)
(11247)
(11175)
(11152)
(10591)
(9390)
(9249)
(9175)
(8681)
(8635)
(8597)
(8518)
(8357)
(7702)
(7460)
学科
(57831)
经济(57778)
管理(44775)
(41263)
(34596)
企业(34596)
中国(27256)
(26236)
金融(26232)
方法(25051)
(24031)
银行(24019)
(23292)
数学(22125)
数学方法(21502)
(18234)
理论(16005)
业经(15527)
(15466)
(14525)
地方(14142)
农业(12289)
教学(12146)
教育(11907)
中国金融(11146)
(10568)
贸易(10555)
(10382)
财务(10336)
财务管理(10315)
机构
学院(227427)
大学(216261)
(80742)
管理(80068)
经济(78556)
研究(70882)
理学(68310)
理学院(67600)
管理学(65761)
管理学院(65385)
中国(58805)
(44797)
科学(42828)
(39507)
(35511)
中心(35490)
(34165)
技术(33384)
(32953)
(32658)
师范(32319)
研究所(30929)
业大(30871)
职业(30820)
财经(30818)
(29827)
北京(28177)
(27814)
(26622)
农业(25518)
基金
项目(151234)
研究(119233)
科学(118377)
基金(102722)
(87848)
国家(87010)
科学基金(74888)
社会(70885)
社会科(67122)
社会科学(67103)
(64938)
教育(60835)
(53499)
编号(53376)
基金项目(52862)
自然(46049)
自然科(45004)
自然科学(44996)
自然科学基金(44082)
成果(43089)
资助(42387)
课题(39633)
重点(35501)
(34362)
(34109)
(33051)
项目编号(32247)
(31907)
创新(30589)
规划(30554)
期刊
(88578)
经济(88578)
研究(64683)
中国(54132)
教育(47349)
(33772)
金融(33772)
(31812)
管理(30866)
学报(30855)
(30458)
技术(29135)
科学(27902)
大学(24475)
学学(22701)
农业(21499)
职业(20832)
业经(16746)
经济研究(14830)
财经(14287)
技术教育(13987)
职业技术(13987)
职业技术教育(13987)
(12410)
论坛(12410)
(12324)
(11477)
统计(11377)
图书(11162)
(10829)
共检索到346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传广   邹晓红  
产教融合是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切入点,依据“双螺旋”理论,坚持产业逻辑、教学逻辑、政策逻辑、实践逻辑,构建了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践路径为:校企共同开展岗位需求调研、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开展招生选拔、共建师资团队、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加强实习管理、共同开展质量评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标  
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之下,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助推经济增长为根本旨归,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主线,凝聚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合力,构建政策链、教育链和产业链彼此渗透、融汇贯通的“外螺旋”链条;并基于“素养为本—课程为纲—教学为体”的人才培养内容,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内螺旋”链条,最终形成职业院校“内外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专业资源库建设三方面着手,确保职业院校“内外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艳  
基于产教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旋律。以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逻辑、政策逻辑和现实逻辑,从影响产教融合的因素和动力入手,在厘清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尝试构建了职业院校“内外双向”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施路径为:完善学生到企业实习制度;完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完善企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海林  王继山  
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好特色专业群的基础上,建立"校中厂"产教融合平台。通过制定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教学培养标准、打造双师教学团队和开发新型课程体系,探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纯青  罗譞  易桂秀  
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促使全国各大院校重新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立足我国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紧扣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构建"多元师资、双平台、3S联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解决了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部分导师责任意识淡薄、学生职业认知缺乏、实践教学体系落实不到位三个突出问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莹莹  张利华  魏波  喻飞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前存在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以高素质复合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为宗旨,在"3+1""2+1+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模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开展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校内外"双螺旋"耦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双螺旋"递进、专业创业结合紧密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东艳  
立足“三链融合”深化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是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通道。基于“三链融合”视域,以职业能力本位为理论基础,结合职业院校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政策与现实逻辑,按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内外部”机制衔接形式,构建了职业院校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实施路径为:健全“三链融合”发展机制;完善“三链融合”生态系统;增强“三链融合”培训供给;打造“三链融合”师资队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嘉佩  
在“市域产教联合体”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着产业需求与教育培养的深度融合挑战。文章在探讨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产教融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路径,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研究发现了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企业合作等方面的关键路径,以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衔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军  王海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政产企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最为核心而有效的途径。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在明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培养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以及健全人才培养运行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学院应用型内涵建设逐渐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校地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较为显著。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志强  
创业型人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创业教育模式不健全等问题,运用生物工程领域的"双螺旋"结构模式,通过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等途径构建了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双螺旋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耀华  
以新一代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变革助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并产生传统商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议题。本文在总结数字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对新商科的内涵及新商科人才应具备的特质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提出高职新商科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模式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路娟  
在实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促使人才培养更具实用性及针对性,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养过硬的人才,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推动地区产业及经济升级、发展。而随着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推广应用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校企双方的合作遇到诸多问题。据此,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实行此模式面临的困境,针对性地提出缓解现阶段困境的对策,有利于尽可能最大化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以期培养综合实力过硬的现代化人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利芳  
伴随"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战略实施,我国物流产业向智慧物流转型升级,高职教育物流人才需求逐渐转变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如何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在"智能+"大潮下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当前物流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在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高职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方  仲爱萍  
基于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特点,实施"学校专业理论基础学习—企业见习—学校专业技能学习—企业综合实训—学校专业技能学习实训、考证—企业顶岗实习"螺旋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螺旋推进流程中开展项目驱动模式、教学工厂模式和企业轮训模式三种工学交替合作形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毛敏  王坤  牟能冶  罗洁  龚迪  
面向新时代物流人才需求,首先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然后,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的实施模型和创新机制,该平台具有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平台、课程创新平台、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的集成功能。最后,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依托两个国家实验室正在打造的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及通过平台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