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8)
2023(17423)
2022(14851)
2021(14049)
2020(11496)
2019(26170)
2018(25978)
2017(48272)
2016(26884)
2015(30373)
2014(30269)
2013(29168)
2012(26993)
2011(24472)
2010(24939)
2009(22701)
2008(21254)
2007(18803)
2006(16755)
2005(15151)
作者
(75272)
(61941)
(61671)
(58447)
(39517)
(29626)
(28223)
(24208)
(23864)
(22333)
(21246)
(20891)
(19710)
(19550)
(19309)
(19094)
(18518)
(18328)
(17851)
(17605)
(15703)
(15295)
(14972)
(14192)
(14038)
(13974)
(13962)
(13769)
(12563)
(12322)
学科
(99897)
经济(99797)
管理(69724)
(67486)
(55042)
企业(55042)
方法(39252)
中国(38561)
数学(33396)
数学方法(32929)
(28382)
(28040)
金融(28038)
地方(27531)
(26900)
银行(26853)
(25983)
(25059)
业经(24281)
教育(24061)
(23293)
(20827)
理论(20810)
农业(19420)
(18104)
贸易(18086)
(17487)
技术(17033)
(16243)
环境(16090)
机构
大学(363931)
学院(363419)
(136163)
管理(135078)
经济(132736)
研究(127762)
理学(115562)
理学院(114169)
管理学(111952)
管理学院(111297)
中国(96702)
(80197)
科学(79366)
(64803)
(63776)
研究所(58835)
中心(58550)
(57845)
(57509)
师范(57013)
(55533)
业大(52602)
北京(51938)
财经(50119)
(46698)
师范大学(46187)
(45919)
(45419)
农业(44834)
技术(43532)
基金
项目(242402)
科学(190190)
研究(184293)
基金(170066)
(147349)
国家(145893)
科学基金(124240)
社会(111885)
社会科(105753)
社会科学(105727)
(97640)
教育(90035)
基金项目(89624)
(83000)
自然(79156)
编号(78448)
自然科(77252)
自然科学(77234)
自然科学基金(75783)
资助(69988)
成果(65639)
课题(57120)
(55878)
重点(55602)
(53305)
(50663)
项目编号(47877)
创新(46985)
(46810)
教育部(46067)
期刊
(155657)
经济(155657)
研究(116962)
中国(82238)
教育(70274)
学报(55660)
(53409)
科学(51272)
管理(50186)
(47168)
(43478)
金融(43478)
大学(42834)
学学(38937)
农业(36899)
技术(35720)
业经(26976)
经济研究(24457)
财经(23737)
图书(20348)
(20269)
问题(19405)
职业(19105)
(18852)
理论(17529)
科技(17130)
(17114)
论坛(17114)
(16532)
实践(16175)
共检索到561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姣姣  杜慧起  
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给职业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教材作为“三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为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应当坚持校企“双元”主体合作原则,多元协同编写机制,推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教材的开发,以此深化教材改革,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清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职业院校教与学的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迫切需要资源配套丰富、内容呈现方式新颖、强调知识和能力并行培养、注重师生和生生参与互动体验和分享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予以支持。本文分析了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内涵,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互联网+"的理念,阐述了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的逻辑起点、建设的思路及建设的关键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婷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是中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现实要求。为了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要,应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关键出路在于加强校企协同,推动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加强校企职责共担,建立起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流动;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现产教融合质的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跃   李叶凡  
建设产教融合教材是国家教材委员会就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也是《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中提出“开展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我国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的政策的梳理,剖析产教融合教材政策的沿革和和具体要求,并从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内容设计、产业驱动的内容更新四个视角研究了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在借鉴德国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的具体策略,包括建立国家层面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教材内容贴近实际产业需求、建立教材质量评价与认证机制等,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材建设的优化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窦红平  邵一江  李本友  
应用型课程是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文章在分析了应用型课程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及应用型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应用型课程目标的确立应基于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构建上应做到与相关职业标准对接、重新设计与融合优化、遴选优质教材或自编应用型教材;在课程实施方面应深化产教融合、教学主体团队化、教学场所机动灵活、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评价多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妮   王艳   黄柳萍  
产教融合催生出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新生态。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落脚点,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混合式“金课”应具备三个维度五个方面的特征:思政融合,实现价值引领;市场导向,强调职业特性;理实一体,坚持能力本位;多维互动,促进智慧生成;精准评价,优化教学管理。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职业教育混合式课程建设主要存在“生态位”失衡,“限制因子”明显,“花盆效应”影响以及生态链不完善四方面的困境。未来需要通过完善生态系统环境、平衡生态系统结构、优化系统“限制因子”、打破“花盆效应”壁垒和遵循生态竞争机制,以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混合式“金课”的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汝珍  
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长效发展的重要环节,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特点表现为:多功能复合型、需求导向、多主体管理以及产业化。构建产教融合的机制必须以技术为切入点,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技术平台,遵循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产业化的运营机制、价值主导的评价机制、市场导向的进退机制和行业协会负责的人才流动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佳圻  郝春东  
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总纲领,强调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职业教育不能缺位,需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来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改革,要牢牢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主线,着力做好"四个融合",即"园教"融合、"教产链"融合、"专产"融合、"校企"融合,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激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提升行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参与度,构架"双元分层交融"的产教融合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步规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文贤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机制的改革是生态圈重构的重要任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核心、政府统筹的产教融合体系,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成为当下改革的重要任务。只有突破内部封闭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和教育发展机制,紧密联系企业,以产定教、以教促产,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生态圈的平衡,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胜  
乡村振兴战略是带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打开、经济发展提速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改革发展必须要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有效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实现专业与产业有机对接、人才供给需求深度匹配、发展动力与科学技术有效转化,优化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锂   雷建海   向程龙   冉研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代表的新交通行业,将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推动生产力跃迁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要打造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在人才需求变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公路交通领域产教融合多元办学的现实困境。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开创性地将“价值共创”理论引入高职产教融合多元办学,通过梳理“价值共创”理论在多元办学中的演进路径,构建了多元办学双层网络模型,并从新技术应用、建立共享数据库、优化机制建设三方面探索提升多元办学双层网络模型的应用价值与实施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汝珍  
中国智造是中国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产业之一。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与产业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由于智造业发展环境复杂,相关产教融合理论指导比较缺乏,自身组织系统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价值体现不明确,职业教育内涵升级走向不明确等问题,不利于智能制造环境中的产教融合工作开展。有必要深入理论研究,明确产教融合价值,细化相关标准体系,形成产业公共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和智能产业向高端化转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赵俊梅  
产教融合作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实现教育与产业有效对接过程中发挥着行动方针性的指导作用。德国作为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高度匹配的职业教育强国,在专业建设层面形成的设计导向的教育理念、职业导向的专业设置、能力导向的专业标准、工作导向的职业课程、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等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深入挖掘与反思借鉴。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思想,在教育理念上强调适应与设计并重,在专业设置上对接专业体系与产业链,在培养标准上关联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在课程开发中挖掘职业工作的诀窍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完整性学习性工作任务,着眼于培养既满足于当下又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职业技术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书才  陈向平  赵勤贤  
"双高"建设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为高职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创造了新的机遇。文章分析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的互动逻辑,明确了"双高"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文章提出以下破解对策: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改革管理体制,注重区域差异,平衡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优化产教资源建设,促进校企有效协同;加快产业升级,精准定位人才规格,强化人才资源支撑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新华  
文章在分析“双高计划”背景下产教融合的实践壁垒的基础上,提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产教融合治理体系改革;深化产教协同育人,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提升产教融合的实效性;优化资源配置,以共建共享聚合力;建立健全法律和组织体系,保障产教融合走深做实;构建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推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