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2)
- 2023(7315)
- 2022(6078)
- 2021(5605)
- 2020(4525)
- 2019(10160)
- 2018(9644)
- 2017(19166)
- 2016(9951)
- 2015(11126)
- 2014(10872)
- 2013(10665)
- 2012(9956)
- 2011(8970)
- 2010(9587)
- 2009(9178)
- 2008(8381)
- 2007(7762)
- 2006(7314)
- 2005(6853)
- 学科
- 济(38800)
- 经济(38764)
- 业(33064)
- 管理(30537)
- 企(28073)
- 企业(28073)
- 融(25577)
- 金融(25577)
- 银(23521)
- 银行(23518)
- 行(22903)
- 中国(19437)
- 财(13732)
- 制(12863)
- 农(12834)
- 方法(12481)
- 地方(12214)
- 中国金融(11140)
- 业经(10796)
- 数学(10731)
- 策(10611)
- 数学方法(10511)
- 务(9034)
- 财务(9007)
- 财务管理(8993)
- 农业(8857)
- 企业财务(8614)
- 贸(8492)
- 贸易(8481)
- 易(8330)
- 机构
- 学院(138988)
- 大学(134735)
- 济(61883)
- 经济(60425)
- 管理(52949)
- 研究(47735)
- 中国(44840)
- 理学(44261)
- 理学院(43838)
- 管理学(43220)
- 管理学院(42930)
- 财(32386)
- 京(27635)
- 科学(24993)
- 财经(24394)
- 中心(24265)
- 所(22997)
- 江(22155)
- 经(21991)
- 银(21122)
- 银行(20429)
- 研究所(20327)
- 农(19448)
- 融(19351)
- 行(19264)
- 经济学(19052)
- 金融(18989)
- 州(18464)
- 财经大学(17970)
- 北京(17896)
- 基金
- 项目(84260)
- 科学(66762)
- 研究(66549)
- 基金(60195)
- 家(50611)
- 国家(50113)
- 科学基金(43509)
- 社会(42366)
- 社会科(40395)
- 社会科学(40386)
- 省(33519)
- 基金项目(30469)
- 教育(29790)
- 编号(27755)
- 划(27466)
- 自然(25875)
- 资助(25412)
- 自然科(25265)
- 自然科学(25261)
- 自然科学基金(24815)
- 成果(23825)
- 课题(20013)
- 发(19950)
- 重点(19024)
- 部(18538)
- 性(18233)
- 创(18227)
- 国家社会(17220)
- 项目编号(17192)
- 创新(16956)
共检索到229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庄西真
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在运行机制、发展策略、行动准则、改革方式以及主体构成等5个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可以被视为过去产教融合过程中各种内在矛盾的源头。解决这些内在矛盾,需要在产权保护、风险分担、点面合作、问题导向和互益组织5个关键点上取得突破。最终,这些矛盾的解决应实现"资源融通""供需协调""利益融合"和"愿景统一"的产教融合理想图景。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产业系统 教育系统 内涵 矛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河 戴春桃
产教融合既是一个政策性词语,又是一个学术性词语。从政策和学术两个角度认识产教融合,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政策。融合的基本内涵是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产教融合,即产业与教育融为一体。产教融合的基本标志,是产生了新的产教融合体或增长点。其政策出台的背景是校企合作交易不足和受到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基本动因在于管制放宽和技术进步。演进方式主要有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主要类型有办学融合体、教学融合体和学习产品融合体。融合途径有市场需求导向、数字化教学技术导向和技术应用交叉渗透导向三种。推进策略是精准定位、放宽限制、技术创新和重心下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门超 周旺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质是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多维链接而实现深度融合,以知识势差机理、资源集成机理为基础,提出了技术研发合作模式、实体共建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三种产教融合表征形式。基于此,文章从战略导向、路径选择、结构链接、保障条件等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的症结,从而提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推进策略,包括以育人为核心,立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区域性产业发展;以稳固为原则,拓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以链接为抓手,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在要素对接;以机制为突破,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机理 模式 症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赖修源
依赖于Internet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迅猛发展,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传统产业为求生存、谋发展而不得不改变运营模式,逐步与电子商务相融合。在阐述我国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在融合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传统产业 电子商务 融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丽英
产教融合背景下,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呈现出诸多不足。文章指出,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完善实践性教学制度,奖励实践能力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应搭建多维度用人机制,加强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教师应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积极投身职教改革,坚持应用型科研导向,深入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职业精神,夯实自身实践能力,促进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健 臧志军
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是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体现了教育逻辑、经济逻辑与政策逻辑的统一。基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存在统筹协调弱化、利益激励不足、监督评价缺失、政策法规滞后、多元参与缺位等桎梏。对此,有必要从强化统筹协调、提升利益激励、完善监督评价、落实政策法规、架构多元治理机制入手,优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策略,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的长效机制,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持续成长。
关键词:
产教融合型企业 培育 逻辑 桎梏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海红 潘永圣 王丽娟
产教融合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涉农职业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产教双向融合动力不足、融合层次低、重形式轻实效等诸多问题。为此,应从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双向角度出发,基于融合机理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深化产教融合的突破口,并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实现供需双向有效对接、强化机制创新、强化知识双向转化、强化载体建设等策略,以期为涉农职业院校高质量推动产教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易招娣 衡孝庆
在场域理论视域中,产教融合主要包括政治场域、经济场域和文化场域等三种场域,它们由不同的主体所主导,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实践场域,形成三种不同的权力结构,遵循三种不同的制度规则而产生的角色定位与意向表达的差异。本文通过探究产教融合场域内多元主体互动运行逻辑,明晰了场域内多元主体的权力边界,即既要避免各主体权力的“缺位”,也要防止各主体权力的“越位”;深化产教融合就是要进一步使产教融合场域中的行动者在保有自身特有的场域性前提下,积极构建与对应场域相契合的组织结构体系。作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府、企业和学校等三方权力主体,尤其需要中间性组织作为媒介以寻求产教融合三方主体的共同价值、目标和诉求,以此来统一价值取向、统一行动意向、统一目标诉求,达成行动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共同利益,进而从政府、企业、学校和中间性组织等四方主体视角完善运行策略以达成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实现提升产教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场域理论 教育教学 生产活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广军 杨无敌 李昱
通过调查研究对H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进展情况、有效性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存在产教融合政策供给不足、产教融合治理体系不健全、产教融合资源投入不足、产教融合实施有效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推进策略:健全产教融合配套法规政策,提升产教融合治理体系效能;创新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提升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效能;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效能;增强产教融合科技开发能力,提高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效能;健全产教融合教师管理制度,提高产教融合教师实践效能;健全产教融合支持保障制度,提高产教融合经费使用效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永坤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有两层递进含义,第一层为制度上的合作,第二层为文化上的融合。专业文化是"产教融合"的深层次表现形式。高职院校在加强产教制度合作的同时,不可忽略专业文化的建设。专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形成专业特色,提升专业软实力;形成文化资本,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要通过更新专业理念、引入行业文化、开设专业文化课、提升课程和教学文化内涵、精心设计专业文化实践,以"专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实现产教深层次融合,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 专业文化 特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全报 卜春梅
产教融合能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助于解决产业与教育失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问题。阐述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进行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基于培养目标导向的特色化建设思路,提出构建多立体协同的产教融合体系:促进研究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产教融合;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凝练特色;突出应用性评价,引导特色创建;构建多主体协同的特色化产教融合系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志杰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行业型职教集团由于存量大、辐射范围广,特别是企业主导的行业型职教集团将全产业链与人才培养链深度对接,并将企业利益与产教融合相结合,因而在推进产教融合中具有优势。其推进产教融合需要依托法人化的组织机制、利益生产的动力机制、实践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市场化的实施机制。为此,政府需要在数据服务、服务购买、试点工作和双证融合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岩 李新纲 朱秋莲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当前,应用型高校存在对"课程思政"建设不够重视、专业教师的认识和课程实施能力不足、学生进取精神不足等问题。因此,要优化顶层设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体化实施;结合自身特点,突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注重多方联动、知行合一,强化"课程思政"的实践育人效果。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 课程思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淑云
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一是政治上的多样化,二是经济上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金融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全球化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风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家麟 陈德敏
一、引言通识教育(General Eduation)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一直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出矛盾冲突与互动发展的特征。在工业革命后,古典人文教育在与科技教育的冲突之中日益封闭、对立,出现了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通识教育逐渐被专业教育所压倒,甚至被忽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大学专业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又专又全,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人才。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目标本身的调适过程表明,人类必须同时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事实上,从通识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