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74)
- 2023(18083)
- 2022(15241)
- 2021(14202)
- 2020(11914)
- 2019(27288)
- 2018(26958)
- 2017(51710)
- 2016(27897)
- 2015(31646)
- 2014(31265)
- 2013(30387)
- 2012(27903)
- 2011(25061)
- 2010(25383)
- 2009(23747)
- 2008(22706)
- 2007(20352)
- 2006(17615)
- 2005(15609)
- 学科
- 济(109442)
- 经济(109322)
- 管理(77023)
- 业(75896)
- 企(61626)
- 企业(61626)
- 方法(52405)
- 数学(46954)
- 数学方法(46360)
- 中国(36245)
- 农(31922)
- 财(31384)
- 融(29612)
- 金融(29608)
- 银(28489)
- 银行(28450)
- 行(27374)
- 制(24536)
- 业经(24430)
- 地方(22424)
- 贸(22292)
- 贸易(22275)
- 易(21723)
- 农业(21140)
- 务(19944)
- 财务(19878)
- 财务管理(19826)
- 学(19203)
- 理论(18969)
- 企业财务(18843)
- 机构
- 学院(385912)
- 大学(383395)
- 济(157625)
- 经济(154242)
- 管理(148052)
- 理学(127115)
- 理学院(125831)
- 研究(123886)
- 管理学(123542)
- 管理学院(122854)
- 中国(100058)
- 京(79240)
- 财(76813)
- 科学(72978)
- 财经(60642)
- 农(60503)
- 所(60494)
- 中心(60392)
- 江(57507)
- 经(54979)
- 业大(54623)
- 研究所(54597)
- 范(49893)
- 北京(49757)
- 师范(49366)
- 经济学(49179)
- 农业(47514)
- 州(46514)
- 院(45114)
- 财经大学(45025)
- 基金
- 项目(254999)
- 科学(200179)
- 研究(190259)
- 基金(183143)
- 家(158373)
- 国家(156777)
- 科学基金(134748)
- 社会(119632)
- 社会科(113438)
- 社会科学(113405)
- 省(101567)
- 基金项目(96094)
- 教育(90567)
- 自然(85313)
- 划(84772)
- 自然科(83342)
- 自然科学(83319)
- 自然科学基金(81820)
- 编号(79453)
- 资助(75716)
- 成果(64634)
- 重点(57743)
- 部(56882)
- 发(55170)
- 课题(55059)
- 创(53908)
- 创新(50271)
- 教育部(49423)
- 国家社会(49181)
- 科研(48971)
- 期刊
- 济(170359)
- 经济(170359)
- 研究(112576)
- 中国(76411)
- 财(60283)
- 学报(56375)
- 农(55305)
- 管理(53606)
- 科学(51355)
- 融(47781)
- 金融(47781)
- 教育(47457)
- 大学(43664)
- 学学(41024)
- 农业(37287)
- 技术(36272)
- 财经(29886)
- 业经(29086)
- 经济研究(27756)
- 经(25617)
- 问题(22471)
- 贸(19556)
- 统计(19507)
- 业(19489)
- 理论(18916)
- 技术经济(18376)
- 商业(17986)
- 版(17766)
- 策(17697)
- 图书(17184)
共检索到576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淑林 钱亚林 裴旭 李金龙
产教融合是解决教育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问题的根本路径,联合培养基地是我国工程硕士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尝试。基于四螺旋理论,对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产教融合的重点任务和内容,构建我国工程硕士联合培养评价体系,以108家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情况为样本,审视我国工程硕士联合培养的现状与困境,最后从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组织视角提出推进我国工程硕士联合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
工程硕士 产教融合 联合培养 四螺旋理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永红 张乐 高彦芳 沈岩
分析研究了28个工程硕士示范培养基地的现状和特色,提炼出示范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示范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的探索,讨论了这些探索经验对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工程硕士 示范基地 联合培养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涛 陆根书 柳一斌
以陕西省12所高校2012年2014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335名工程硕士生和872名工学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获奖者的成果和科研实践经历进行比较,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培养过程中,工程硕士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受益较多,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分类培养成效显著,但是工程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小平 罗文标 曹蔚 葛瑞明
阐述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永杰 罗中琼 黄庆
分析了西南交通大学在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和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措施,介绍了工程硕士毕业生的一些典型事例,并就今后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工程硕士 综合能力 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支政 骆莲莲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以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灵活性,而课程硕士培养在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符合这些要求。笔者主要探讨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借鉴课程硕士攻读方式的依据问题。
关键词:
课程硕士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平
本文对我国的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做了探讨。文章就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扩展途径提出了作者的看法,认为加大在职研究生培养,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研究生培养途径。并以工程硕士的外语教学为对象,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模式与方法,对外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教育 外语教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翁勇南 宋守信
在对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阐述了工程论理教育及其时代性,回顾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认为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价值: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养成工程伦理道德提供平台、为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滋养、为其道德品质培养提供精神指引。指出具体的融入路径包括:制定工程伦理规范、优化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依托专业课程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关键词:
工程伦理 工程硕士研究生 伦理道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小平 孙延明 曹蔚 王应密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构建了联合培养基地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提出了构建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包括利益相关者协同联动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激励机制,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嘉佩
在“市域产教联合体”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着产业需求与教育培养的深度融合挑战。文章在探讨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产教融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路径,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研究发现了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企业合作等方面的关键路径,以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衔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炳忠
由于工程硕士涉及到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管理,已有成熟的全日制硕士评价体系难以完全适用。通过调研当前工程硕士的现状,形成了以工程硕士论文指导为主线,以企业和学校的过程监控为辅的指标化评价标准。针对工程硕士评价指标体系的覆盖面大,指标复杂等特点,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各层判断矩阵用于一致性检验,形成了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智能分析模型。模型已经用于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工程硕士质量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硕士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分析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德才 卢晓勇 胡融冰
随着金融业的改革开放、金融体系建设的日趋完善以及金融工程在企业的大量应用,我国对金融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本文通过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理论、现状与趋势分析,说明我国需要让高校逐步加入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队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 需求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