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5)
- 2023(14234)
- 2022(11427)
- 2021(10510)
- 2020(8594)
- 2019(19300)
- 2018(18627)
- 2017(36349)
- 2016(19429)
- 2015(21322)
- 2014(21069)
- 2013(20473)
- 2012(18358)
- 2011(16368)
- 2010(17045)
- 2009(16393)
- 2008(15512)
- 2007(14079)
- 2006(12580)
- 2005(11628)
- 学科
- 业(86113)
- 济(85243)
- 经济(85160)
- 企(78992)
- 企业(78992)
- 管理(72587)
- 方法(36726)
- 业经(30708)
- 数学(28916)
- 财(28811)
- 农(28400)
- 数学方法(28380)
- 融(26939)
- 金融(26938)
- 中国(26272)
- 银(25133)
- 银行(25121)
- 行(24409)
- 务(21350)
- 财务(21299)
- 财务管理(21280)
- 制(21159)
- 农业(20580)
- 企业财务(20169)
- 策(18660)
- 技术(17723)
- 地方(17315)
- 理论(16869)
- 划(15298)
- 体(15071)
- 机构
- 学院(273148)
- 大学(262057)
- 济(117918)
- 经济(115608)
- 管理(111255)
- 理学(94999)
- 理学院(94186)
- 管理学(92643)
- 管理学院(92151)
- 研究(83665)
- 中国(73666)
- 财(58614)
- 京(52978)
- 科学(46975)
- 财经(45023)
- 农(42588)
- 江(42447)
- 中心(40870)
- 经(40785)
- 所(40427)
- 业大(36296)
- 研究所(35932)
- 经济学(35232)
- 州(34380)
- 北京(33201)
- 财经大学(33067)
- 农业(32977)
- 经济学院(31861)
- 商学(31454)
- 商学院(31156)
- 基金
- 项目(174408)
- 科学(140092)
- 研究(132123)
- 基金(127164)
- 家(107893)
- 国家(106848)
- 科学基金(94959)
- 社会(85596)
- 社会科(81456)
- 社会科学(81435)
- 省(71236)
- 基金项目(65614)
- 教育(60392)
- 自然(59867)
- 自然科(58591)
- 自然科学(58583)
- 自然科学基金(57573)
- 划(57230)
- 编号(53843)
- 资助(52860)
- 成果(42705)
- 创(40051)
- 发(38966)
- 重点(38799)
- 部(37943)
- 课题(37606)
- 业(37460)
- 创新(36517)
- 国家社会(35054)
- 制(34883)
- 期刊
- 济(135748)
- 经济(135748)
- 研究(81253)
- 中国(54286)
- 财(48297)
- 管理(48039)
- 融(41608)
- 金融(41608)
- 农(41589)
- 科学(33319)
- 学报(32655)
- 农业(27996)
- 技术(27582)
- 大学(26700)
- 教育(26005)
- 学学(25767)
- 业经(24885)
- 财经(22571)
- 经济研究(21665)
- 经(19491)
- 问题(16637)
- 业(16313)
- 技术经济(16193)
- 统计(14331)
- 现代(14235)
- 策(14080)
- 贸(13767)
- 财会(13696)
- 商业(13240)
- 世界(12356)
共检索到421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广俊
国家提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至今已3年有余,对企业的相关激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显露一些问题,譬如税收抵免激励政策在认定企业投入上重“硬”轻“软”,在激励导向上重企业资源投入轻办学产出效果,相关政策难以形成合力等,对企业的激励作用还有待加强。对此,需要尽快从完善现有的税收抵免激励政策,研制出台组合激励举措、强化校企合作效果导向等方面,优化激励政策供给。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型企业监督管理机制,为激励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政策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晓瑾 李强 束海星
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因素导向以及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因应之策。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其逻辑价值在于彰显企业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与职业院校的内在关联是培养目标一致、政策导向一致、利益追求一致。因此,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需营造企业竞相参与的良好氛围、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婧 申玲
有效推进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行动,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针对现有中小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目标决策与动力机制缺失、模式渠道匮乏、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信息沟通交流不畅、运行管理不规范、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基于中小企业参与下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系统构建共立目标协商机制、共建多元动力机制、共创组织平台载体、共商资源协同机制、共设信息协同机制、共定制度协同机制、共构发展评价体系的推进路径,为异质行动者协同推进中小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中小企业 行动者网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会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企业给予组合式激励,从而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这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五年,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真正形成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产业对职业教育引领作用的要求,是行业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必须通过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企业自愿申报,公平公正择优选取,先行建设后行认定,动态实施,同时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校企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任熊 黄利文 尚维来 陈曙娟 许胜兰
通过追溯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政策渊源及变迁历程发现,半工半读教育形式、推进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办学、产教结合进入法律规范层面、校政行企协同推进、凸显企业主体性地位依次成为我国不同阶段的产教融合政策特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角审视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结合南京市三家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实证案例,归纳高职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推进路径,发现通过大学科技园这一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在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教师工作站,打造双师素质队伍;校企双向人才互动培养交流,破解学生实习实训难题。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推进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鸫根 方之瑜 李庆红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模式下,通过赋予产业链条参与职业教育的正向激励,可以促进产教研资源的汇聚,形成支撑行业发展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以广东、天津、上海、浙江、山东等五省市实施的产教融合激励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产教融合激励机制的优化与创新,推动产教融合深入发展,实现产教融合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阮芷茹 曹靖
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过程中存在意愿不足、积极性不强、形式窄化的困境。基于DPSIR模型各要素分析,产教融合型企业在内部驱动力、外部环境压力双重作用下,其状态出现动态性变化,进而影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并伴随适应性响应。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约束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的加持,通过政策前置,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更新认知,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坚守底线,构建育人可持续发展模式,搭建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晓丽 朱倩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新时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路径,也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性举措。产教融合型企业既有企业属性又有教育属性,能够打通产教融合育人“最后一公里”。以首批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目前虽形成了企业内生人才培养、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四种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但仍存在企业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待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育人体系待完善等问题。因此,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进一步发挥企业大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优化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树功 艾頔
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是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双元"育人目标、破解产教融合改革深水区难题的创新举措,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变革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产物。对于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研究,首先要明确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价值定位是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相统一的经济主体,引领协同创新与产教学研用的综合活动,并发挥引领示范和退出警示作用。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动力机制既有内部的利益诱导机制,又有外部的政府推动机制、资源约束机制和市场驱动机制;其运行机制根据产教融合的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培育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参与,通过构建多种融合办学模式、增加"软、硬"办学投资、校企协同创新教学产品等路径来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候芸子
随着《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印发,产教融合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目前已有多个文件涉及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但是产教融合型企业作为新兴产物,诸多基础性问题尚未完全明晰。根据《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文件脉络梳理政策的最新发展和相关重点问题,从基本性质、认定标准、政策激励等方面提出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进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调整改革阶段和逐步完善阶段。建设和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要明确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基本认知、明确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定维度、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政策激励机制。当前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存在校企合作形式相对窄化、重视企业入库而轻视培育工作、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全面提升培育质量;创新服务工作举措,扩大企业的参与规模;建立健全建设培育机制,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志杰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行业型职教集团由于存量大、辐射范围广,特别是企业主导的行业型职教集团将全产业链与人才培养链深度对接,并将企业利益与产教融合相结合,因而在推进产教融合中具有优势。其推进产教融合需要依托法人化的组织机制、利益生产的动力机制、实践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市场化的实施机制。为此,政府需要在数据服务、服务购买、试点工作和双证融合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保慧 孙兵
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教育现状,认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与职业素养教育之间存在建设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互呼应、建设内容与教育内容相互影响、建设举措与教育举措相互作用的关联关系。从联合办学、联合教改、联合育人三方面,通过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完善“德知技并重”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课岗证融合”专业教学模式,打造“育训用贯通”实践育人平台,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阳 徐灵波 朱建清 沈文
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各级政府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任务和关键抓手。从区域层面切入,对苏州市在江苏省获批的四批78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分析显示,这些企业呈现出大中型企业占主导,企业类型多元,产业结构彰显区域特色,资金和发展业绩突出,技术水平高等群像特征。同时,对其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现状进行统计与剖析,发现当前仍存在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比例不高,企业按规模划分情况与本市企业类型和数量不对应,各产教融合型企业合作深度参差不齐等问题。针对上述特征及问题,应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共赢模式,激发企业办学活力;破除政策激励割裂问题,发挥中小企业的发展禀赋;加强宣传与引导,增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示范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韬
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形态,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赋予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明确了企业的教育主体地位,使企业能够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了职业教育现代化健康发展。借鉴发达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先进经验,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可以从根源——规范遴选认定、过程——规范产教融合型企业行为、成果——规范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监督评价等视角来思考其通达路径,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