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7)
- 2023(15325)
- 2022(12927)
- 2021(12017)
- 2020(10149)
- 2019(23456)
- 2018(22994)
- 2017(44357)
- 2016(23826)
- 2015(26785)
- 2014(26645)
- 2013(26402)
- 2012(23922)
- 2011(21310)
- 2010(21539)
- 2009(20355)
- 2008(19404)
- 2007(17257)
- 2006(15155)
- 2005(13255)
- 学科
- 济(98745)
- 经济(98633)
- 业(87728)
- 企(85868)
- 企业(85868)
- 管理(83706)
- 方法(47999)
- 数学(38695)
- 数学方法(38123)
- 财(31262)
- 业经(29621)
- 中国(29042)
- 融(27183)
- 金融(27182)
- 银(25447)
- 银行(25412)
- 行(24515)
- 务(23644)
- 财务(23563)
- 财务管理(23538)
- 企业财务(22375)
- 农(22260)
- 制(21198)
- 理论(20738)
- 地方(20339)
- 技术(18974)
- 和(18643)
- 学(17783)
- 划(16597)
- 贸(15924)
- 机构
- 学院(335051)
- 大学(332787)
- 管理(138767)
- 济(131853)
- 经济(128940)
- 理学(119574)
- 理学院(118342)
- 管理学(116171)
- 管理学院(115562)
- 研究(103972)
- 中国(84890)
- 京(70628)
- 科学(63723)
- 财(63227)
- 所(50834)
- 财经(50516)
- 中心(49397)
- 江(49346)
- 农(47830)
- 业大(47535)
- 研究所(46079)
- 经(45760)
- 北京(44652)
- 范(41246)
- 州(40969)
- 师范(40863)
- 经济学(39153)
- 院(38201)
- 财经大学(37664)
- 商学(37302)
- 基金
- 项目(226858)
- 科学(179173)
- 研究(166975)
- 基金(164560)
- 家(142010)
- 国家(140714)
- 科学基金(123085)
- 社会(104690)
- 社会科(99347)
- 社会科学(99321)
- 省(90035)
- 基金项目(87189)
- 自然(80826)
- 自然科(79023)
- 自然科学(79008)
- 自然科学基金(77564)
- 教育(76998)
- 划(74514)
- 资助(68693)
- 编号(68355)
- 成果(54562)
- 重点(50215)
- 部(49285)
- 创(48573)
- 发(47398)
- 课题(46777)
- 创新(45116)
- 项目编号(43404)
- 科研(43292)
- 教育部(42791)
- 期刊
- 济(144422)
- 经济(144422)
- 研究(96855)
- 中国(63593)
- 管理(55923)
- 财(51333)
- 学报(48977)
- 科学(45849)
- 农(42161)
- 融(39328)
- 金融(39328)
- 大学(37628)
- 教育(36614)
- 学学(35363)
- 技术(32445)
- 农业(28787)
- 财经(24889)
- 业经(23854)
- 经济研究(22167)
- 经(21221)
- 技术经济(18246)
- 问题(17819)
- 图书(17500)
- 理论(16760)
- 业(16278)
- 现代(16010)
- 科技(15860)
- 财会(15785)
- 统计(15713)
- 实践(15284)
共检索到495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健 臧志军
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呼唤高质量师傅队伍,高质量企业师傅队伍是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成功的关键。通过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企业调研发现,当前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师傅队伍普遍存在师徒比不合理、师傅年轻化导致经验欠缺、学徒对师傅水平满意度不高等问题。理念认知偏差、资格认定缺位、激励保障不足、考核评价单一、系统培训弱化、法律法规滞后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源。借鉴德国企业师傅队伍建设经验,从理清理念认知、规范资格认定、夯实激励保障、优化评价考核、实施系统培训、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设计产教融合型企业师傅队伍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全利
学徒制师傅是我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力量,学徒制师傅队伍的建设成为现代学徒制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德国师傅考试的参考资格、组织、形式、内容和评判等方面的解读,分析德国企业师傅考试的特点,为我国企业学徒制师傅队伍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企业师傅 德国 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尚美华 余小娟
近年来,在国家推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是保障现代学徒制顺利推行及实施质量的重要条件。其中,"企业师傅"作为现代学徒制中企业一元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是现代学徒制有力实施的关键人员。我国对企业师傅存在较大需求的同时缺乏队伍建设方面的有效经验,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框架下的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在队伍结构、任务分工、角色定位、资格及考核、进修培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我国企业师傅队伍建设在结构、能力、发展、标准及保障等方面提供启发和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顾志祥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产教融合内涵及"双师型"教师重要性分析,针对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提出拓宽引才途径、深化校企合作、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和完善培养培训体系等措施,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孟庆国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断转型升级。在系统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历程和目前所处的新阶段新格局,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高质量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高质量“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五项重要举措。即加快落实“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实施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推进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立红 邓瑾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与行业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协作育人,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来源单一、教师培训体系有待优化、教师队伍规模不足、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认定标准不统一、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据此,应拓宽人才引进路径,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建立校企共研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探索"内外共驱"方式,健全"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政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双师型 教师队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邢赛鹏 陶梅生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行业组织主导型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坚持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融合,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搭建课程教学研究、校内实验、企业实践、应用性技术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交流等六个平台,加强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为了促进我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学徒制企业师傅队伍,通过对德国《企业培训师资质条例》对企业培训师资质要求进行了分析,条例要求培训师具备在行动领域独立从事培训工作的计划、施行和控制的能力。德国对培训师的要求,尤其对教育教学素质的要求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师傅队伍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德国 企业培训师 资质标准 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小才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教学使命。专创融合有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思维意识、引领教育与产业进行战略融合、加快智力资本向生产力转化。教师作为专创融合成败的关键力量,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有效开发专创融合的课程内容、多途径提高自身的专创水平。
关键词:
专创融合 师资队伍 教学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雪 冉云芳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企业师傅的参与意愿影响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培养的质量。为提高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成效,通过访谈7个行业的23位师傅,并使用Maxqda2018分析发现,企业师傅有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但动力不足,参与行为有待规范和深化,具体表现在企业师傅的选拔和评价标准模糊、参与形式不深入、指导学生不系统,以及参与收益缺少吸引力。政府、企业、学校应共同完善企业师傅资质标准,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实施激励机制,以激发参与意愿,保障参与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延芹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发布了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首批名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进入新阶段。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特征是:顶层政策及时、影响力大;优质企业领头,行业企业热情高;职业学校积极响应,校企合作壁垒逐渐打破。针对建设现状,提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尽快研究和公布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认证标准、评价办法和资助细则;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要尽快统一认识,为办好职业教育做好全方面改革的准备;合作职业学校要努力提高内涵建设,以匹配优质企业的合作需求。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产教融合型企业 职业学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志祥 姜乐军
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新的"产教融合体",兼具了"产业"和"教育"的共同要素。其建设推动了职业教育产教合一育人模式的真正确立,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更加精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加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受到权益如何保障、怎样开展认证以及师资从何处来等问题的困扰。研究表明,要通过修订《职教法》,明确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育人主体地位;制订认定标准,有序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资质认定;注重内培外引,不断加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举措进行培育和优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凤华 杨广俊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紧随其后,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其中,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范畴仍然是事关产教融合型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力度的关键因素,如何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标准成为推动政策落地实施的当务之急。我国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近25 000家企业持续3年以上参与校企合作,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来源支撑,更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颖 王利华
《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是新时期国家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出台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具有深远价值和意义,以此为抓手能够有效破解职业教育产教脱节难题,补齐职业教育短板和产业创新短板。现阶段,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保障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有序推进,不仅要深刻理解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现实要义和动因,还需要牢牢抓住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即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遴选标准量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构建以及激励政策的完善与落实。
关键词:
产教融合型企业 产业创新 遴选指标 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明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的产物,是全新的教育方式,具有多主体、多类型、多层次和体系化等特征。企业需要明确在产教融合中的定位,发挥主体作用,在技术路径、融合模式上加以创新,打造产教融合型企业,为进一步做好产教融合工作、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企业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