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3)
2023(9209)
2022(7341)
2021(6671)
2020(5163)
2019(11432)
2018(11017)
2017(19562)
2016(10295)
2015(11597)
2014(11495)
2013(10828)
2012(9735)
2011(8778)
2010(9059)
2009(8687)
2008(7478)
2007(6833)
2006(6219)
2005(5699)
作者
(29461)
(24267)
(23927)
(23084)
(15148)
(11436)
(11040)
(9462)
(9273)
(8572)
(8332)
(8194)
(7734)
(7625)
(7625)
(7464)
(7172)
(7076)
(6929)
(6783)
(6180)
(6016)
(5803)
(5563)
(5562)
(5397)
(5355)
(5344)
(4975)
(4958)
学科
(36230)
经济(36190)
管理(27846)
(27113)
(25416)
金融(25409)
(22900)
银行(22884)
(22317)
企业(22317)
(22290)
中国(19885)
(13342)
(12511)
(12403)
地方(11393)
方法(11176)
中国金融(11037)
业经(10906)
(9562)
数学(9379)
数学方法(9219)
农业(8799)
理论(8647)
(8203)
财务(8167)
财务管理(8155)
企业财务(7831)
(7773)
体制(6931)
机构
学院(140134)
大学(136446)
(54051)
经济(52626)
研究(48956)
管理(47850)
中国(44188)
理学(40031)
理学院(39602)
管理学(38776)
管理学院(38532)
科学(28903)
(28815)
(28703)
中心(24724)
(24407)
(24217)
(22240)
财经(21969)
研究所(21900)
(19866)
业大(19761)
农业(18959)
(18668)
(18522)
师范(18398)
(18344)
(18297)
北京(18166)
银行(17651)
基金
项目(92313)
科学(71485)
研究(71297)
基金(63587)
(55277)
国家(54720)
科学基金(46132)
社会(44298)
社会科(41917)
社会科学(41906)
(38567)
教育(32942)
基金项目(32530)
(31556)
编号(30118)
自然(27252)
自然科(26589)
自然科学(26582)
自然科学基金(26059)
成果(25657)
资助(25535)
课题(22489)
(21569)
重点(21449)
(20213)
(19302)
(19094)
(18888)
创新(18803)
项目编号(18705)
期刊
(62808)
经济(62808)
研究(43726)
中国(33220)
(30199)
金融(30199)
(23829)
学报(22708)
(22559)
教育(20682)
科学(19328)
管理(18323)
大学(17516)
学学(16629)
农业(15113)
技术(12882)
业经(11150)
财经(10863)
经济研究(10210)
(9371)
问题(7632)
职业(7438)
(7180)
(6979)
理论(6709)
(6206)
论坛(6206)
(6188)
科技(6149)
实践(6026)
共检索到225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王佳昕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产教融合作为办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形成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要求扎根中国大地、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基于此,未来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要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根本要求,遵循"协同育人、利益共享"的价值取向,打造"多元参与、共商共建"的互动格局,以及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发展道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琛  吴超  
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是高水平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针对高水平专业建设普遍面临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耦合度低、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文章提出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视野下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路径:以“顶层优化”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以“载体创新”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以“专业共建”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以“师资融通”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益权  黄云碧  郭丽莹  
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是高职院校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实困境的应然选择。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属于现代意义的共同体,以共同愿景为引领、以多元主体互动性为特征、以文化为核心联结纽带是其三个基本取向;战略共同体、治理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是其路径选择。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取得良好成效,值得其他高职院校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湛年远   谭永平   刘燕  
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必须从根本上破解产教融合所涉及的深层问题。基于广西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针对欠发达地区企业的规模体量偏小,产教融合广度受限;产融于教的意愿不足,产教融合深度受限;教融于产的能力不强,产教融合实度受限等问题,提出加大欠发达地区产教融合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产教融合紧密度;转变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方式,增强产融于教的需求度;深化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增强教融于产的适应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祥泽   徐冰   徐坚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产教融合动态演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形态、助推科技产业化的新平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载体。目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各主体缺乏协同、发展动力不足、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等问题。为此,需要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创新实体化运行模式,提高各主体协同性;以互利共赢为核心,健全共同体运行机制,增强融合发展驱动力;以产教科融合为主线,创新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华   卢浩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跨区域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促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型产教融合型组织,其在助推新质生产力涌现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新质生产力的“新”“质”和“生产力”三要素出发,可将技术突破、要素创新和产业升级视为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前提条件、核心环节和现实表征。从实现策略上看,企业主导创新、场景驱动应用、知识协同治理和资源高效配置是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的主要路径,它们分别构成了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基本理念、主要范式、关键机制和根本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慧芹   周斌  
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组织形态演进历程发现,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态从初级阶段的项目合作式向着未来阶段的生态圈型共同体演进。针对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加强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政策供给和财政支持、鼓励和引导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织变革、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实体化运行和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积极行动,促进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实现建设职教强国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书霞  
校企合作的兴起和发展是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产物,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职教发展经验表明,企业等用人主体应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这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职业教育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解决的重要途径。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和资源供给共同决定了职教共同体的发展,在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标下,需要正确认识包括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在内的职业教育多主体参与及其关系、利益、责任和作用,通过以人为本的多主体目标、协同、利益维护和双向联动推动多主体关系和谐构建,从而实现多主体效能的发挥和产教深度融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爱霞   左路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有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意蕴,其思想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等。从问题导向的视角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鲜明的生态问题指向,包括生态问题的全球化、全球生态正义问题等。从价值追求层面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生态方面的价值目标,即在建设生态共同体的基础上,实现全球生态正义并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新时代要着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必须要遵循其生态逻辑,具体包括形成全球性生态共识、发展共享性生态经济、实现协同性生态治理、共育和谐性生态文化、维护全球性生态正义、共担全球性生态责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爱霞   左路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有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意蕴,其思想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等。从问题导向的视角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鲜明的生态问题指向,包括生态问题的全球化、全球生态正义问题等。从价值追求层面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生态方面的价值目标,即在建设生态共同体的基础上,实现全球生态正义并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新时代要着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必须要遵循其生态逻辑,具体包括形成全球性生态共识、发展共享性生态经济、实现协同性生态治理、共育和谐性生态文化、维护全球性生态正义、共担全球性生态责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陈玉红   唐小艳   谢露静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承载着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任,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举措,也为产教共涉领域的责任体系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责任与共同体具有共生逻辑,它在共同体的构建和维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业产教融合责任共同体具有“供需对接、资源聚集、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教学改革”的五位一体内涵,以及“机制健全、多元投入、模式多样、问题导向”等鲜明特点。但在实践中,履责工作推进还有待加强,特色仍没有充分彰显。因而,有必要聚焦共同体责任,撬动行业龙头企业主动担责,给予责任主体平等话语权,处理好责任主体的疏离风险,追寻主体成长与共同体建设的和谐共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波   严洪广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融合产业界、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组织形式,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建逻辑是:战略引导与教育体系构建的统筹逻辑、产业升级与校企融合发展的共赢逻辑、行业需求与技能人才供给的匹配逻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实践中面临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等现实困境,应将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策支持体系、组织网络、治理结构和价值体系等方面作为突破路径,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强化行业引领和需求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琳佳   宋志平  
产教融合共同体能够有效促进政行企校协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构建高职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的内在需要、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落实高职教育科教融汇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构建高职产教融合共同体面临的主体因素阻碍、运行机制不完善、治理体系滞后、组织文化融合困难等现实难点,高职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路径是:强化主体建设,推动共同体参与主体同向同行;重视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优化共同体生态,多主体联合搭建共同体有效治理体系;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包容开放的共同体组织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文忠  
职业院校联合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各主体体制不同,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打造在诉求和运行等层面还存在诸多困境。通过对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索出“双主体治理、一体化培养、同频率发展、战略性布局”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建峰  陈凯  戎成  
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价值差异突显、主体权责不清、利益分配错位、人才供需矛盾”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人才共育”的战略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育人共同体的路径选择。政行企校联合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有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促进产教要素全方位融合,实现产教多元主体多方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