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6)
2023(12644)
2022(10815)
2021(10232)
2020(8475)
2019(19657)
2018(19996)
2017(37491)
2016(21071)
2015(24087)
2014(24485)
2013(23467)
2012(21486)
2011(19303)
2010(19254)
2009(17277)
2008(16654)
2007(14932)
2006(12950)
2005(10889)
作者
(59586)
(49115)
(48841)
(46505)
(31125)
(23494)
(22328)
(19467)
(18803)
(17673)
(16932)
(16514)
(15687)
(15447)
(15156)
(15066)
(14784)
(14667)
(14046)
(13988)
(12338)
(12145)
(11921)
(11304)
(11161)
(11032)
(10979)
(10768)
(9886)
(9826)
学科
(76215)
经济(76124)
管理(58496)
(49876)
(41646)
企业(41646)
方法(32695)
数学(27718)
数学方法(27385)
中国(22331)
(21394)
(19257)
地方(18266)
(17896)
业经(17329)
理论(15356)
(15114)
农业(14104)
教育(14092)
(13398)
技术(12340)
(12180)
(12037)
贸易(12029)
环境(11958)
(11598)
(11453)
银行(11409)
(11151)
金融(11143)
机构
大学(285768)
学院(283397)
管理(110751)
(102605)
经济(99922)
理学(95460)
研究(94692)
理学院(94374)
管理学(92591)
管理学院(92094)
中国(68460)
(61772)
科学(60533)
(48566)
(47461)
(47173)
业大(44328)
研究所(43067)
中心(42943)
(42676)
(40397)
师范(39990)
北京(39022)
财经(37954)
农业(36964)
(35230)
(35014)
(34493)
技术(33605)
师范大学(31756)
基金
项目(196996)
科学(152955)
研究(148182)
基金(138229)
(119982)
国家(118933)
科学基金(101359)
社会(88664)
社会科(83611)
社会科学(83589)
(79240)
基金项目(73853)
教育(69929)
(66238)
自然(65923)
自然科(64316)
自然科学(64301)
自然科学基金(63090)
编号(63036)
资助(56426)
成果(53118)
课题(44654)
重点(43919)
(42682)
(41600)
(41022)
项目编号(38804)
创新(38058)
科研(37396)
大学(37231)
期刊
(115347)
经济(115347)
研究(83893)
中国(61865)
学报(47037)
教育(46280)
(43453)
科学(41033)
管理(40343)
(36383)
大学(35561)
学学(32268)
农业(30387)
技术(26515)
(21602)
金融(21602)
图书(21410)
业经(19570)
财经(17556)
经济研究(16971)
(15022)
(14846)
书馆(14752)
图书馆(14752)
问题(14665)
科技(14527)
理论(13853)
(13575)
(13254)
论坛(13254)
共检索到421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军  申怡  夏建国  
新工科建设的社会意义在于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产业界与教育界持续的能量转换是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条件。然而,现实中产业界与教育界的相对割裂对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制约,构建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为推进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和路径选择。实践表明以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建构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有助于推进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实现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军  夏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争取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到办学活动中来,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琛  吴超  
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是高水平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针对高水平专业建设普遍面临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耦合度低、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文章提出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视野下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路径:以“顶层优化”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以“载体创新”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以“专业共建”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以“师资融通”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田  
在如今的中国,每时每刻都有年轻的人们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希冀,揣着薄薄的火车票踏上远行的列车,沿途风景新鲜而陌生,一如他们尚未展开的人生。车票的这头是日益凋敝的乡土社会,而另一头则是需要大量劳工来支撑竞争优势的企业,它们正敞开大门迎接这些城镇化的孩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益权  黄云碧  郭丽莹  
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是高职院校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实困境的应然选择。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属于现代意义的共同体,以共同愿景为引领、以多元主体互动性为特征、以文化为核心联结纽带是其三个基本取向;战略共同体、治理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是其路径选择。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取得良好成效,值得其他高职院校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王佳昕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产教融合作为办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形成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要求扎根中国大地、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基于此,未来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要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根本要求,遵循"协同育人、利益共享"的价值取向,打造"多元参与、共商共建"的互动格局,以及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发展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首次向世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首次向世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陈玉红   唐小艳   谢露静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承载着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任,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举措,也为产教共涉领域的责任体系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责任与共同体具有共生逻辑,它在共同体的构建和维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业产教融合责任共同体具有“供需对接、资源聚集、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教学改革”的五位一体内涵,以及“机制健全、多元投入、模式多样、问题导向”等鲜明特点。但在实践中,履责工作推进还有待加强,特色仍没有充分彰显。因而,有必要聚焦共同体责任,撬动行业龙头企业主动担责,给予责任主体平等话语权,处理好责任主体的疏离风险,追寻主体成长与共同体建设的和谐共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慧芹   周斌  
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组织形态演进历程发现,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态从初级阶段的项目合作式向着未来阶段的生态圈型共同体演进。针对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加强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政策供给和财政支持、鼓励和引导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织变革、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实体化运行和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积极行动,促进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实现建设职教强国的战略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陈姝伊  
长期以来,产教融合各主体在多元化价值、分散式治理和浅层性合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情感倦怠、认知受限和行为隐没等非积极性现象,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旨在消解不利现象,以创新行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构的行动哲学是职业教育在产业升级迭代中创新产教融合发展的行动法则,遵循情感联结到理念认同和行动外化的演变规律,促使其从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转变。在行动方法论的引导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须从主体重塑、决策共识和平台构建上着手,推动共同体成员充分行使合作育人权利,承担合作育人职责,构筑稳定和谐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共同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贞山  王磊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有效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其影响因素集中在参与动机、参与阻碍、主体特征、内部机制、外部环境五个主类范畴。五个主类属及其所属十二个对应类属相互作用,构成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由模型可知,各主体的参与动力直接影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成效;各主体的个性特征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起调节作用;内外部环境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雨  田园  曲扶摇  施瀚  
面对发展中国家追求民族富强的现实发展要求,应对全球化治理集体行动困境,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治理秩序与体系变革,这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必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觉。从文明演进视角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适应于人类多元化文明间合作共赢,奠定了新文明时代的文化伦理和道德基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秉持求同存异,拓展共同价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践行新型文明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理论支撑、制度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模式,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杰   崔发周   张帅  
为深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于2023年5月9日—10日在成都召开“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作研讨推进会”,与会代表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深入研讨、形成共识。基于会议内容,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出发阐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背景,从不同主体出发分析产教融合实践的关键问题,提出共同体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云  赵德昌  谭立群  
中尼两国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协调性,这使得产能合作成为中尼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和现实抓手。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之一,尼泊尔作为中国产能合作伙伴国具有一系列比较优势,包括有待开发的自然资源、潜在的人口红利和市场空间、优越的区位优势、中尼长期的政治互信和良好的合作基础等等。中尼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包括农业和农资产业、基础设施及建材产业、传统医药产业、旅游业、信息和通信技术、光伏产业等。要夯实中尼命运共同体的产能合作平台,须注意防范来自尼泊尔、印度和中方企业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