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6)
2023(13245)
2022(11606)
2021(10857)
2020(9049)
2019(20882)
2018(20785)
2017(39906)
2016(21662)
2015(24094)
2014(24025)
2013(23603)
2012(21467)
2011(19272)
2010(19281)
2009(17849)
2008(17316)
2007(15252)
2006(13361)
2005(11801)
作者
(60624)
(50293)
(49953)
(47471)
(32009)
(24135)
(22618)
(19537)
(19043)
(17988)
(17216)
(16871)
(15999)
(15822)
(15397)
(15360)
(15021)
(14861)
(14350)
(14302)
(12430)
(12331)
(11930)
(11438)
(11254)
(11234)
(11211)
(11097)
(10031)
(9796)
学科
(80542)
经济(80422)
管理(72135)
(66718)
(58461)
企业(58461)
方法(36113)
数学(30486)
数学方法(30152)
(23849)
中国(21833)
(20951)
业经(20213)
(19824)
技术(19498)
(17179)
地方(15648)
(15097)
财务(15030)
理论(15029)
财务管理(15001)
企业财务(14204)
(13872)
银行(13834)
农业(13821)
(13820)
(13721)
贸易(13710)
(13560)
环境(13478)
机构
大学(303762)
学院(301457)
管理(123615)
(117658)
经济(114987)
理学(107224)
理学院(106071)
管理学(104438)
管理学院(103868)
研究(96577)
中国(72049)
(64294)
科学(58933)
(56805)
(47086)
财经(44986)
(44061)
中心(43780)
(43342)
业大(43238)
研究所(42562)
(40792)
北京(40545)
(39023)
师范(38695)
(35640)
(35459)
经济学(34626)
农业(33605)
财经大学(33500)
基金
项目(207927)
科学(164612)
研究(155565)
基金(150731)
(129867)
国家(128757)
科学基金(111959)
社会(97881)
社会科(92709)
社会科学(92688)
(81895)
基金项目(80690)
自然(72151)
教育(71275)
自然科(70454)
自然科学(70441)
自然科学基金(69197)
(68243)
编号(63455)
资助(60655)
成果(51977)
(47338)
重点(45896)
(45769)
课题(43712)
创新(43440)
(43402)
(42007)
项目编号(39911)
教育部(39748)
期刊
(129974)
经济(129974)
研究(90719)
中国(59886)
管理(47693)
学报(44862)
(43931)
科学(42229)
(39487)
教育(36922)
大学(34739)
学学(32435)
农业(27341)
技术(26766)
(25661)
金融(25661)
财经(21991)
业经(21333)
经济研究(19789)
(18636)
科技(16948)
问题(16406)
图书(16066)
理论(15532)
技术经济(14805)
实践(14303)
(14303)
(14089)
现代(13883)
(13250)
共检索到440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恒  
加强对产学研联合创新的支持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促进技术创新的共同选择。促进产学研联合创新需要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进行保障。本文从产学研联合创新的内涵入手介绍了国外产学研联合创新法律机制的经验以及我国的现状,在分析了产学研联合创新法律机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联合创新法律机制的调整重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长青  
我国的产学科研合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但总体效率并不高,各种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相关问题层出不穷。产学合作的法律制度创新势在必行。法律制度创新旨在建立大学与产业科研合作的创新法律机制———产权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政府服务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创新法律机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产权法律机制是核心,风险防范法律机制是动力,政府服务法律机制是保障,权益保障机制是基础,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是关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单丽雪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与现行法规的冲突。本文基于互联网思维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视角,探索互联网时代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法律规制机制的创新:在立法程序上,构建尊重改革者话语权的公开沟通机制;在法律关系处理上,构建鼓励创新的利益均衡机制;在执法上,构建允许试错的宽容规制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铁道  
在证券业创新背景下,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资产管理业务新政出台后获得快速发展,但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人才、机制等跟不上业务发展的节奏,其中也积累了一定的法律风险。结合行业实践就其中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是加快科技进步,加快科技进步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需要法律制度的理性建构。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理考量,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不足,进而提出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利益联结机制、权利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希冀为农业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的建构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武  
从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法制需求和现行法制供给出发,对相关政策和立法进行系统归类,评估其实施效果,指出技术转移立法的缺位、知识产权利益分享的立法引导、专利法与反垄断的回应是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今后法制建设的重点是立足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积极制定《技术转移法》和《产学研合作促进法》,并实现二者的分工协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曹晓路  
激励低碳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结构逐步朝着低碳化方向转型的关键手段,也是我国未来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但是,现阶段我国“双碳”目标下低碳转型还存在现实难点与困境:低碳技术创新中权责定位分工存在错位,低碳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低碳技术创新在宣传推广中普及率不高,低碳技术创新领域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缺失。低碳技术系统性革新需要从分散式创新转向制度集成创新。吸收借鉴国外激励低碳技术创新的先进经验,中国未来激励低碳技术创新要逐步从政府支持转向市场诱致。构建全套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体系,创新低碳技术革新中地方特别立法授权模式,强化低碳技术创新中财政与税收双重激励手段,搭建三位一体的低碳技术创新协同推进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季沛  栾晶晶  
文章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对平台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实现产学研的有效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亮  肖美丹  吴静  王力斌  
文章基于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案例研究,从协同创新中心内部、期刊、报纸等媒介收集并整理资料,对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报告了协同创新中心目前生态运行状况。通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将资料中生态机制影响因素的相关内容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和编码处理,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环境、创新生态保障、创新生态动力、创新生态能力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机制的四大影响因素。其中,创新生态环境是前提,创新生态保障是基础,创新生态动力是关键,创新生态能力是映像。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机制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模型机理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桂龙  彭有福  
本文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整合,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的定义,并介绍了它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出它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最后引用加拿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网络中心的案例介绍了它的成功经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正  尹玲娜  蔡兵  
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形成分析基础上,探讨其内外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并针对当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海燕  
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程度有较大的提高,但仍显不足。企业与高校产学研技术成交额占比较小,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内部的创新潜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国内发明创造专利主体以企业为主。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创新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建立有效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以拉近科技与经济的距离,解决产学研脱节的状况,同时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富  赵慧  张颖颖  
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文章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原理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及其在协同创新自组织过程中的作用,运用绝热消去法、伺服原理和系统演化方程分析内外部动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自组织作用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茤祥  陈磊  
本文从战略的层面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协同系统,创新性提出战略协同的三大要素研究范式:内部战略能力一致性要素、外部战略环境要素和战略互动要素,并运用实证方法验证三要素的假设。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提出实现产学研三方主体战略协同的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栩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一项开发潜在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产学研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应促进产学研合作相应机制的建立,搞好发展模式选择,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