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3)
2023(10629)
2022(9264)
2021(8925)
2020(7547)
2019(17849)
2018(18009)
2017(35460)
2016(19237)
2015(21891)
2014(22101)
2013(21649)
2012(19526)
2011(17467)
2010(17491)
2009(15790)
2008(15248)
2007(13085)
2006(11205)
2005(9650)
作者
(54967)
(45303)
(45064)
(42974)
(29059)
(21748)
(20473)
(17975)
(17231)
(16124)
(15644)
(15086)
(14307)
(14305)
(14044)
(13712)
(13626)
(13588)
(12865)
(12864)
(11275)
(11100)
(10942)
(10364)
(10107)
(10064)
(9996)
(9977)
(9074)
(8973)
学科
(76405)
经济(76323)
管理(54362)
(51508)
(43881)
企业(43881)
方法(40373)
数学(35515)
数学方法(34837)
(18828)
中国(18041)
(17217)
(16968)
业经(16318)
地方(14573)
理论(14551)
(13120)
贸易(13114)
(12729)
(12708)
农业(12536)
技术(12245)
(11746)
环境(11264)
(11170)
财务(11097)
财务管理(11077)
教育(10493)
(10492)
企业财务(10447)
机构
大学(270783)
学院(269378)
管理(111820)
(101762)
经济(99448)
理学(98261)
理学院(97223)
管理学(95196)
管理学院(94737)
研究(84375)
中国(61060)
(57627)
科学(54750)
(44571)
(41877)
业大(41558)
(40789)
研究所(38584)
中心(38256)
(37143)
财经(36756)
北京(36377)
(35521)
师范(35191)
(33395)
农业(32057)
(30914)
(30901)
经济学(29381)
技术(29343)
基金
项目(190748)
科学(149553)
研究(138710)
基金(137572)
(119556)
国家(118590)
科学基金(102459)
社会(84776)
社会科(80307)
社会科学(80283)
(75011)
基金项目(73232)
自然(68695)
自然科(67134)
自然科学(67122)
自然科学基金(65856)
教育(64755)
(63207)
资助(58371)
编号(57534)
成果(45874)
重点(42199)
(41624)
(39667)
(39528)
课题(39226)
创新(36886)
科研(36693)
大学(35731)
教育部(35700)
期刊
(104980)
经济(104980)
研究(75178)
中国(45885)
学报(42051)
管理(40108)
科学(39078)
(36180)
教育(32328)
(32078)
大学(31895)
学学(29899)
农业(25924)
技术(25270)
(18385)
金融(18385)
业经(17825)
经济研究(16744)
财经(16595)
图书(15372)
(13969)
科技(13816)
理论(13669)
技术经济(13463)
问题(13436)
(13278)
统计(12866)
实践(12792)
(12792)
(11957)
共检索到372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友清  刘献君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哲学,乔尔·布利克的合作理论和哈肯的协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秉承充分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典型分析、比较研究、亲身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方法,对教学型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运动形式及客观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从模式构建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模式的内涵其运行特点规律,模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了教学型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理论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欣  
本文论述了建构高职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应着重考虑需求吻合度、资源整合度和成长贡献度三个维度;应从目标定位的适应性、功能定位的互补性、层次定位的延展性三方面,找准特色定位;并就高职产学合作、校企联办、校办产业三类产学研模式的运作特征,进行规律性的把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榕  张麟  武振业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校实现共同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结合 ,企业可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 ,高校和科研单位也可加速科技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因此 ,加快产学研结合的进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探索 ;(2 )政府应加入产学研结合的序列 ;(3 )强化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内涵 ;(4)将产学研结合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金昌  
产学研相结合在本质上存在必然联系,"产"离不开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与科技,"研"同样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其课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学"必须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必须重视最新的研究成果。即"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走好产学研结合之路,必将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但是"产""学""研"又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有各自的任务,厘清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诉求是深化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起点。企业产学研结合根本利益在于与生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闰桂娥  王雨连  
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国际邮政专业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案例,探讨分析了这种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特别是在实操性不是很强的专业实施的可行性。详细阐述了该专业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乃至授课、企业实训等环节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借助研究中心的推力作用,合力打造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型人才的具体步骤和保障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俊杰  朱光俊  杜长坤  
文章介绍了产学研结合培养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成功之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静  
文章从目标导向、主体作用和技术推动的角度分别对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亮峰  曾永卫  
高等工程教育产学研紧密结合已成为新的趋势、新的阶段,这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因此,探索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境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体系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骆巧凤  
产学研结合要求学科和专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他们统一在人才培养这一高校基本功能至上。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关键问题,在实践上探索符合二者统筹协调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产学研结合。学科、专业管理的合理统筹是产学研结合的鲜明特征,管理中心下移、构筑统筹协调管理平台是产学研结合中学科与专业管理的具体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彧  莫宇宏  
从宏观角度分析一个国家的科技金融结合的运作模式,以科技金融结合的3种有代表性的模式为主,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科技金融结合运作模式的演变途径,从而有利于从宏观上掌握科技金融结合的发展方向,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晓玲  
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对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对此,行业特色高校要立足现状,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充分贯彻和落实协同创新理念,关注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用系统整合的思维审视产学研模式改革的机制与路径。本文以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在概述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问题,并重点提出了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构建路径,以期为行业特色高校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建峰  车立新  安家荣  俞然刚  
本文针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提出了以研究生工作站、校企项目合作、校内实践基地为基础的"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培养情况,分析了该培养模式的具体建立与实践,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相关经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新男  苏靖  张杰军  汤富强  叶建忠  张赤东  邸晓燕  赵捷  Josef Frhlich  Ingolf Schdler  Klaus Kubeczko  Thomas Scherngell  Manfred Horvat  Alexander Unkart  
本文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奥地利以卓越能力中心为核心产学研联盟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类型的联盟都是在共同契约之下形成的合作创新组织,具有类似的战略目标和运行方式,适应了两国不同创新体系和国情,在促进两国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