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52)
- 2023(17729)
- 2022(15263)
- 2021(14216)
- 2020(11894)
- 2019(27229)
- 2018(26868)
- 2017(51793)
- 2016(27912)
- 2015(31334)
- 2014(30611)
- 2013(29734)
- 2012(27003)
- 2011(24151)
- 2010(24136)
- 2009(22143)
- 2008(21587)
- 2007(18671)
- 2006(16276)
- 2005(14232)
- 学科
- 济(107110)
- 经济(106962)
- 管理(87497)
- 业(81340)
- 企(70591)
- 企业(70591)
- 方法(49957)
- 数学(42575)
- 数学方法(41960)
- 财(30689)
- 中国(28270)
- 农(27717)
- 业经(25694)
- 制(23538)
- 学(22619)
- 技术(21580)
- 地方(20619)
- 理论(20364)
- 务(19260)
- 财务(19182)
- 财务管理(19139)
- 贸(18607)
- 贸易(18596)
- 农业(18385)
- 企业财务(18149)
- 易(18041)
- 银(17537)
- 和(17533)
- 银行(17485)
- 环境(17003)
- 机构
- 大学(387207)
- 学院(384361)
- 管理(155576)
- 济(153125)
- 经济(149842)
- 理学(135434)
- 理学院(133991)
- 管理学(131617)
- 管理学院(130896)
- 研究(123140)
- 中国(92042)
- 京(81323)
- 科学(74950)
- 财(73007)
- 所(59367)
- 财经(58225)
- 农(56590)
- 中心(56530)
- 业大(55840)
- 江(55514)
- 研究所(53935)
- 经(52970)
- 北京(50717)
- 范(50069)
- 师范(49621)
- 经济学(46614)
- 院(45379)
- 州(44727)
- 农业(44031)
- 财经大学(43600)
- 基金
- 项目(267447)
- 科学(212276)
- 研究(197748)
- 基金(195150)
- 家(168899)
- 国家(167488)
- 科学基金(145825)
- 社会(125865)
- 社会科(119316)
- 社会科学(119289)
- 省(104536)
- 基金项目(103507)
- 自然(94186)
- 自然科(92032)
- 自然科学(92010)
- 教育(91743)
- 自然科学基金(90340)
- 划(87515)
- 编号(80285)
- 资助(79089)
- 成果(64840)
- 重点(59596)
- 部(59229)
- 创(58809)
- 发(56178)
- 课题(55147)
- 创新(54348)
- 制(51934)
- 国家社会(51910)
- 教育部(51513)
- 期刊
- 济(163752)
- 经济(163752)
- 研究(112482)
- 中国(74676)
- 管理(58988)
- 学报(58268)
- 财(57394)
- 科学(54162)
- 农(50905)
- 教育(45828)
- 大学(45651)
- 学学(42825)
- 农业(35132)
- 技术(34978)
- 融(31644)
- 金融(31644)
- 财经(28522)
- 业经(26750)
- 经济研究(26003)
- 经(24404)
- 问题(20960)
- 科技(19673)
- 图书(19256)
- 技术经济(18493)
- 理论(18385)
- 业(18318)
- 版(17777)
- 现代(16896)
- 实践(16721)
- 践(16721)
共检索到556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省 唐嵩 龙冬
在对关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20082015年典型产学研用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以意愿、能力和资源3个主范畴为平面,可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三维图;根据故事线将9个副范畴组合后,发掘出强人推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3种匹配机制。最后,提出多种机制协同运行,寻求利益最大交集,丰富社会网络的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省 唐嵩 龙冬
在对关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2008~2015年典型产学研用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以意愿、能力和资源3个主范畴为平面,可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三维图;根据故事线将9个副范畴组合后,发掘出强人推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3种匹配机制。最后,提出多种机制协同运行,寻求利益最大交集,丰富社会网络的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帮俊 赵雷英
针对目前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较为松散、缺乏系统化研究成果的现实,运用扎根理论对现有研究中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内容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总结得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划可分为环境因素和过程因素两个维度,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法规支持情况等;过程因素包括科技中介服务、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信息沟通网络建设和文化价值融合情况等。
关键词:
扎根理论 产学研协同创新 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青 李秉廉 何玮萱 周建
在全球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系统推动我国企业数字化创新,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从数字化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康泰医学、广州银行、诺贝尔瓷砖3家企业访谈数据,采用扎根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软件辅助编码,对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进行探析,提炼出驱动因素、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关键活动、数字化创新5个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数字化创新路径这一核心范畴,进而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结论拓展和深化了数字经济环境下数字化创新理论研究,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久平 姜大鹏 王涛
界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内涵及特点,构造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运行过程、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知识整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志奇 王玉 付业林
构建风车模型应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李雅普诺夫判别法分析市场驱动机制、政府引导机制、资本支持机制以及平台联动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与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以及平台联动作用机制相比,市场驱动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之间合作意愿更加明显,激励效果显著。通过对比各主体演化博弈策略,构建循环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唐鑛 刘华 柴静
现阶段,党和国家将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工会作为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工会对企业生产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对于企业工会如何促进企业创新,目前学界尚未有清晰和深入地解释。本文基于“嵌入—赋能”视角对4家制造型企业进行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性研究,构建出工会促进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工会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是由外部组织嵌入激活工会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外部力量和内生力量之间的高效联合,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给予“政策”、“思想”、“资源”的支持,又要立足工会自身优势与职能的发挥,对员工进行参与赋能、技术赋能与精神赋能,以此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促进企业创新。此外,技术赋能是工会助力企业创新实践的核心维度,其重要性应给予高度地重视。通过深入挖掘企业工会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不仅有助于丰富现有工会助力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推进工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品 陈云川 雷轶 彭明芳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在对19个国家级或省级众创空间样本研究基础上构建众创空间创新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众创空间的创新机制核心要素为基础禀赋、网络能力、制度环境、网络嵌入性和创新方式五类,其中,基础禀赋与网络能力为创新能力生产阶段要素,信任嵌入、承诺嵌入、信息共享、联合解决和制度环境为网络嵌入性阶段要素,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为创新绩效生成阶段要素;众创空间的创新能力是创新绩效的前因基础,网络嵌入性是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中介因素,制度环境是创新能力与嵌入性要素的调节因素。
关键词:
众创空间 创新机制 创新能力 扎根理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郁锋 吴能全 周翔
创业过程具有情境依赖性,发达国家情境中发展的创业理论过于强调创业行为的经济意义,忽略其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使创业理论迟迟得不到发展。改革开放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机会和约束并存的环境,独特的情境为发展创业理论提供良好的机会和依托。基于制度视角和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多案例归纳本土创业过程模型,该过程的核心是"创业者-机会-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包括内外两个机制:(1)内在机制围绕"制度约束-创业者-机会"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即创业行为以制度约束为起点,经历"畏-反思学习-效果推理"的心理过程,最终创造机会;(2)外在机制围绕"新创企业-制度演化-机会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即新创企业的制度创业策略影响制度演化并反过来为机会持续开发提供支持。研究归纳中国创业过程模式,将创业过程分为内外两个过程机制,进而揭示创业行为逐渐被淡化的社会和制度意义,对创业过程、创业认知、制度创业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并为创业者的策略选择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
创业过程 机会 制度视角 扎根理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郁锋 吴能全 周翔
创业过程具有情境依赖性,发达国家情境中发展的创业理论过于强调创业行为的经济意义,忽略其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使创业理论迟迟得不到发展。改革开放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机会和约束并存的环境,独特的情境为发展创业理论提供良好的机会和依托。基于制度视角和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多案例归纳本土创业过程模型,该过程的核心是"创业者-机会-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包括内外两个机制:(1)内在机制围绕"制度约束-创业者-机会"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即创业行为以制度约束为起点,经历"畏-反思学习-效果推理"的心理过程,最
关键词:
创业过程 机会 制度视角 扎根理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颜军梅 万波 石军
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金融支持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借鉴接力创新理论,首先提出金融接力支持概念,然后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提炼出5个主范畴:融资需求、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科技金融环境与科技金融服务,并确定金融接力支持为核心范畴,构建基于政府与市场两大主体的金融接力支持理论模型,提出金融接力支持促进机制,包括环境优化机制、信息交互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对接辅助机制与价值实现机制,并就提升政府与市场两大主体金融接力效率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云廷 张娜
在运用系统经济学方法对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系统特征与协同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经济学核心概念"资源位"进行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建模,并从模型构建的关键性维度提出加强协同的具体路径,即增强协同动力、提高资源位水平、完善城市支撑系统的功能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建华 蒲俊敏
宇通作为中国客车行业的领导企业,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发展,而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卓越。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宇通新能源汽车原始资料的三段编码,深入探讨其发展战略。研究发现,宇通公司通过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等多维度创新,形成了协同创新战略,这是宇通新能源汽车取得目前成绩的关键。其中,产品创新战略是协同创新战略的核心,组织创新战略是重要保障,技术创新战略是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创新战略是必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协同创新战略模型和协同创新5阶段推进战略。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协同创新 创新战略 扎根理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声升 迟景明 张旭雯
产学研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是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产学研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内在逻辑,即产学研创新主体的适应性行为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产学研创新主体相互适应,生成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动态模式,推动着产学研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本文围绕D大学和S集团的探索性案例,采用扎根理论凝练出产学研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需经历创造性搜寻、适应性选择、自觉性变异3个阶段的演进路径。因而产学研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过程,就是在创造性搜寻、适应性选择、自觉性变异的共同作用下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强 石琳娜
基于自组织理论,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演化机理。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演化的前提条件是开放与非平衡,动力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诱因是随机涨落,路径是相变与分叉,形式为超循环。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自组织 协同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