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6)
- 2023(17002)
- 2022(14784)
- 2021(13808)
- 2020(11803)
- 2019(27483)
- 2018(27390)
- 2017(53010)
- 2016(28876)
- 2015(32869)
- 2014(33107)
- 2013(32658)
- 2012(30096)
- 2011(27068)
- 2010(26925)
- 2009(24620)
- 2008(24186)
- 2007(21507)
- 2006(18439)
- 2005(15948)
- 学科
- 济(115547)
- 经济(115420)
- 管理(83739)
- 业(80908)
- 企(66827)
- 企业(66827)
- 方法(57243)
- 数学(50111)
- 数学方法(49459)
- 农(31900)
- 财(29945)
- 中国(28981)
- 学(26629)
- 业经(25059)
- 地方(22842)
- 农业(21649)
- 贸(21371)
- 贸易(21363)
- 技术(21061)
- 易(20738)
- 制(19977)
- 理论(19439)
- 务(18907)
- 财务(18820)
- 财务管理(18776)
- 和(18190)
- 企业财务(17715)
- 环境(17564)
- 银(16218)
- 银行(16140)
- 机构
- 大学(414181)
- 学院(412694)
- 管理(162655)
- 济(160627)
- 经济(157008)
- 理学(141605)
- 理学院(140031)
- 管理学(137312)
- 研究(136877)
- 管理学院(136595)
- 中国(99619)
- 科学(88855)
- 京(87855)
- 农(73580)
- 财(71637)
- 所(69926)
- 业大(66897)
- 研究所(64236)
- 中心(62899)
- 江(60229)
- 农业(58260)
- 财经(57801)
- 北京(55017)
- 范(54060)
- 师范(53416)
- 经(52521)
- 院(49798)
- 州(48723)
- 经济学(47871)
- 技术(46397)
- 基金
- 项目(286996)
- 科学(223614)
- 基金(206587)
- 研究(204858)
- 家(181799)
- 国家(180317)
- 科学基金(153506)
- 社会(126251)
- 社会科(119508)
- 社会科学(119472)
- 省(113754)
- 基金项目(109970)
- 自然(102745)
- 自然科(100321)
- 自然科学(100287)
- 自然科学基金(98458)
- 划(95879)
- 教育(95307)
- 资助(86111)
- 编号(83867)
- 成果(67252)
- 重点(64681)
- 部(62848)
- 发(60803)
- 创(59422)
- 课题(57835)
- 科研(55774)
- 创新(55516)
- 计划(53669)
- 教育部(53247)
- 期刊
- 济(169624)
- 经济(169624)
- 研究(114465)
- 中国(75878)
- 学报(71301)
- 农(65754)
- 科学(63832)
- 管理(57177)
- 财(55379)
- 大学(53068)
- 学学(50084)
- 教育(45625)
- 农业(45597)
- 技术(38650)
- 融(30238)
- 金融(30238)
- 业经(28681)
- 财经(27425)
- 经济研究(27299)
- 业(23707)
- 经(23406)
- 问题(22198)
- 图书(21399)
- 技术经济(21213)
- 科技(20879)
- 版(20622)
- 理论(19356)
- 统计(18630)
- 业大(18426)
- 商业(18330)
共检索到586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曾明彬 李玲娟
基于技术转移的相关文献,从技术转移方和接收方的双边视角分析产学研技术转移推进过程中的错位现象,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别以技术转移方和接收方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转移方的推动作用对于可替代程度低的技术更为显著,而技术接收方的推动作用则对于可替代程度高的技术相对更为显著。这一分析结果为寻找错位现象产生的原因提供帮助,为技术转移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方 技术接收方 错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梓涵昕 朱桂龙 吕凤雯 唐勇
已有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激励知识源促使其进行知识转移,并假定知识接收方能够接收来自于知识源的知识。为克服此种偏见,基于知识接收方视角,在分析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作用的基础上,以6家广东省企业的7个研发团队为样本,运用多层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知识接收方社会资本、知识接收方与知识源间的对偶关系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检验知识接收方社会资本在对偶关系与知识转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接收方社会资本3个维度中信任水平显著促进知识转移,公司任期对知识转移存在负向影响,而网络中心性对知识转移的作用不显著;对偶关系方面,知识源专业知识感知和关系强度对知识转移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知识接收方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海鹏
截至2007年商务部的报告显示,境外并购类投资占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8.7%,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许多中国企业认为直接的海外购并就可以获得对方的技术、市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晶
技术转移与技术效率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文章首先应用SFA方法测度了2003~2008年的中国技术效率;其次,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技术转移与技术效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地区间的技术效率在2003~2008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技术转移对中国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就整个宏观层面来看,FDI带来的技术效率提高最明显,这与FDI所带动的技术扩散溢出、制度创新密切相关;虽然国外技术直接引进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在多数年份超过国内技术市场的影响,但是,近几年国内技术市场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明显提高。就各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国外直接技术引进对提升其技术效率效果最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的FDI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民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为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现阶段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类型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几类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虽然不同,但都在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关于大学技术转移及其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在国家新型技术转移体系中,大学作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作用,大力促进技术转移意义重大。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
关键词:
技术转移 促进行动 科技中介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司尚奇 冯锋
本文在对首批国家76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分类的基础上,从技术类服务、信息类服务、金融类服务和管理类服务四个方面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服务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测度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项目特征,发现服务项目的深度和广度有较大差异,提出通过构建技术转移联盟等措施提高技术转移服务项目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为全国范围内其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提供借鉴,同时为国家培育技术转移机构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肖国芳 李建强
论文以SSCI收录的文献题录作为数据样本,利用可视化技术CiteSpace Ⅱ进行共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出知识图谱;揭示了技术转移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呈现了技术转移研究的四大趋势;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及技术转移的战略联盟日益成为技术转移的研究前沿;技术转移研究呈现综合化、多学科相结合的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翠花 万威武 张莹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技术转移构成了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技术输出国与东道国之间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文化摩擦和冲突,影响了技术转移的效果。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文化与技术的辨证关系,文化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影响,指出树立科学的文化技术观的必要性。
关键词:
文化视角 国际技术转移 文化技术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静怡 杨洋 韩佳伟 李晨乐
基于中国和美国高校数据,从专利申请和授权、转让率、转让收入和成本-收益四个角度,对中美两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的效率进行比较,发现中国高校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远远高于美国高校,但转让率和转让收入则远远低于美国高校,而美国高校的转让收入与研发支出之比低于中国高校水平。中美高校在经费投入、技术转移、人力资源投入和激励制度等方面的差距,可能是引起两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中美高校 专利技术转移 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文豪 陈中峰
运用我国1997—2011年29个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吸收国际技术转移的视角,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和和国内技术转移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仍未能达到国际技术许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要求;国内技术转移对吸收国外技术转移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其贡献度比自主研发更高;进口贸易是我国各地区获取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FDI显著促进了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文豪 陈中峰
运用我国1997—2011年29个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吸收国际技术转移的视角,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和和国内技术转移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仍未能达到国际技术许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要求;国内技术转移对吸收国外技术转移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其贡献度比自主研发更高;进口贸易是我国各地区获取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FDI显著促进了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苹
在我国外贸增长中,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占72%,技术进步仅占28%。依靠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状况,并没有因为利用巨额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大量的技术引进而得到根本的改变。我国加工贸易比重高,而又以FDI为主导,形成了利用国外的技术装备与我国廉价劳动力相结合的生产和贸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国获得技术转移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飞地生产、技术固化程度高以及对国外技术引进依赖度高,用于吸收消化技术的资金少等,需要以延长产业链,将产(品)业"根植化"等提高技术转移效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国际技术转移 技术竞争力 技术市场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荣杰 贾芸菲 张义明
打开"黑箱"将技术转移系统内部结构解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价值创造前后联结的两个阶段,并采用两阶段DEA方法,首次对比分析以高校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高校、企业整体技术转移效率偏低,技术创新阶段是制约总体技术转移效率提升的瓶颈,高校情况更为严峻;中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差距较大;针对比较发现,因地制宜提出适合不同主体提高技术转移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技术转移效率 两阶段DEA 高校 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敏 陈凤珍 王元地
以2008~2012年我国城市间技术交易数据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高校和企业两个不同技术转移主体形成的城市技术转移网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技术转移主体对城市的要素禀赋特征要求不同;企业技术转移网络中各城市的技术输出普遍领先于高校技术转移网络;两张网络中发达地区的技术输出与吸纳均遥遥领先于落后地区,处于绝对中心地位;两个网络中均存在占据技术资源和信息流通关键位置的城市,控制着技术向中西部转移的关键路径;两个网络的技术转移关系是正向相关的,能相互促进。
关键词:
城市 技术转移 双网络 高校 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宁静 顾新 曾婷
本文采用以大学为让与人的专利交易数据,基于大学体制、声誉、是否获得专项建设支持,并考虑地域差异,从克服省域界限能力以及地理辐射范围两方面针对大学技术转移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技术转移辐射半径具有"合理"的范围,且大学体制、声誉和专项建设支持都是影响大学技术转移能力的显著因素。同时,东中西部地区大学具有不同的技术转移特点:东部地区大学倾向于省内转移,西部地区大学更倾向于跨省转移。据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化,应考虑地域特点,基于产业地理规划合理布局大学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