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34)
- 2023(17777)
- 2022(15188)
- 2021(14191)
- 2020(11954)
- 2019(27570)
- 2018(27290)
- 2017(52266)
- 2016(28261)
- 2015(31858)
- 2014(31682)
- 2013(31410)
- 2012(28931)
- 2011(26023)
- 2010(25870)
- 2009(24273)
- 2008(24024)
- 2007(21178)
- 2006(18791)
- 2005(17121)
- 学科
- 济(119689)
- 经济(119521)
- 业(100454)
- 管理(95536)
- 企(88756)
- 企业(88756)
- 方法(51183)
- 数学(41245)
- 数学方法(40835)
- 农(36003)
- 财(35984)
- 业经(34132)
- 中国(31781)
- 制(26916)
- 务(24701)
- 农业(24672)
- 财务(24624)
- 财务管理(24592)
- 企业财务(23284)
- 贸(22511)
- 贸易(22497)
- 地方(22098)
- 易(21886)
- 技术(21657)
- 学(21234)
- 和(21215)
- 理论(20742)
- 体(20161)
- 划(19422)
- 环境(18326)
- 机构
- 大学(405885)
- 学院(405595)
- 济(168867)
- 经济(165416)
- 管理(163318)
- 理学(140412)
- 理学院(138872)
- 管理学(136900)
- 管理学院(136142)
- 研究(135517)
- 中国(105366)
- 京(87364)
- 科学(80605)
- 财(79465)
- 所(66830)
- 农(63872)
- 财经(62937)
- 中心(61175)
- 研究所(60362)
- 江(59894)
- 业大(57295)
- 经(57293)
- 北京(55445)
- 范(51944)
- 师范(51555)
- 经济学(50588)
- 农业(49726)
- 院(49139)
- 州(47952)
- 财经大学(46634)
- 基金
- 项目(269687)
- 科学(214470)
- 研究(201200)
- 基金(198150)
- 家(171049)
- 国家(169616)
- 科学基金(147402)
- 社会(128983)
- 社会科(122152)
- 社会科学(122123)
- 基金项目(105317)
- 省(103138)
- 自然(94551)
- 自然科(92370)
- 自然科学(92349)
- 教育(90994)
- 自然科学基金(90738)
- 划(86405)
- 编号(81777)
- 资助(80649)
- 成果(66501)
- 部(60495)
- 重点(59589)
- 创(57659)
- 发(57101)
- 课题(55546)
- 国家社会(53342)
- 创新(53319)
- 制(52683)
- 教育部(52413)
- 期刊
- 济(191636)
- 经济(191636)
- 研究(123319)
- 中国(79256)
- 管理(63445)
- 财(63402)
- 农(59659)
- 学报(58209)
- 科学(56643)
- 大学(45182)
- 教育(42482)
- 学学(42259)
- 农业(41249)
- 融(36579)
- 金融(36579)
- 技术(35555)
- 业经(31733)
- 财经(31273)
- 经济研究(29614)
- 经(26818)
- 问题(25021)
- 业(23376)
- 技术经济(20996)
- 图书(20474)
- 贸(19971)
- 现代(19569)
- 世界(19092)
- 理论(18991)
- 科技(18801)
- 版(18096)
共检索到608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爽
文章利用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检索到的2181项中国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的数据,构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专利申请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从时空二维视角解释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的衍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网络规模有所增大,但成员间联系强度不高,网络中心度和网络中心势尚未真正形成,产学规模远高于产研规模;各省市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方式不同,按照活跃度,装备制造业产学研联合申请专利地区划分成三个梯队,同时各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产学研研发水平与本地区的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武 胡倩
基于2001—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作专利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专利合作网络,分析揭示网络主体及其空间演化规律。结果显示:(1)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专利合作网络规模逐渐壮大,网络具有较强的知识交换和信息传输能力但是传递效率较低;部分创新主体之间已经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网络向复杂化和社区化发展。(2)在不同产业生命周期,网络主体演化存在着较大差异并呈现出多元化合作发展趋势;现阶段,国家电网公司等电力企业和研究机构成为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3)区域内部专利合作比例整体上不断提升,其中广东和上海的区域内部专利合作比例较高,区域边界对其专利合作的影响逐渐增强。(4)在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中,北京处于核心位置且地位不断巩固;北京、江苏、广东扮演"高重要性-高协调性"的角色,不仅是信息交流的中心,也是其他区域之间的桥梁。研究启示为:应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保障各区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作创新均衡发展,形成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理的空间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袁莹莹 彭飞
创新合作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对振兴东北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官产学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及其时空演化特征,结合三螺旋算法探究官产学三者的创新协和度。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官产学创新合作网络经过了起步探索和缓慢成长阶段,现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长,创新合作能力日益增强。(2)装备制造业创新合作网络规模日益扩大,但网络密度不断降低,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在整体上趋于松散,并呈现“核心-边缘”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大飞 孙守恒 胡倩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选取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业2001—2020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多维邻近性及交互性对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的动态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业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呈现阶段性扩大特征。区域内部合作创新网络由“单核—边缘型”向“双核—多重点—边缘”型演变,跨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由“一轴两点”型向“菱形”格局演变;(2)知识邻近性与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具有倒U型关系,社会邻近性对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制度邻近性的影响不显著;(3)社会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具有显著替代效应,知识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知识邻近性与社会邻近性交互项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提高合作创新绩效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唐恒 高粱洲 刘桂锋
[目的/意义]通过运用社会网络法对京津冀专利合作网络的结构进行时空演化分析,能直观的展现该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为京津冀产业转移与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以京津冀地区近9年产学研合作专利为对象,将机构与城市作为分析单元,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时空双重维度的区域产学研合作网络,并进行专利合作网络拓扑空间的时空演化研究,探讨京津冀地区专利合作的主要特征与模式。[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从合作类型来看,该地区以企业间的专利合作为主,其次是企业与科研院所间合作,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相对较少;(2)从
关键词:
京津冀 产学研 专利合作网络 时空演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伟 张永超 田世海
基于微观网络结构和宏观网络聚类的视角,借助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作为支撑,选取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结构变量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影响效应及整体网络的聚类特征,讨论了网络特征对网络成员创新影响的作用效应及网络成员作用于网络的表现。结果表明: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中,中心性和结构洞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中间中心性并没有有效地促进创新产出;网络整体呈现"核心-边缘"的结构范式,几个创新能力较强的网络成员引领着联系紧密的子网络,处于整体网络的核心位置;由于网络连接的单一性,紧密连接的稳定网络并不一定会对其内部成员具有较大的作用力;网络密度对网络成员中介作用具有很大影响,并且创新能力较弱的成员倾向于与创新能力较强的成员组建网络密度较大技术创新联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峰 魏巍
文章使用GML指数构建2011—2020年黄河流域86个城市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指数,并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出各城市制造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合作强度,同时辅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法(QAP)对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合作强度逐渐增强,表现出“马太效应”和“高高—低低”集聚现象;同时合作网络的密度逐渐提升,中上游地区制造业的绿色发展依赖于下游地区的辐射带动。(2)青岛、济南、郑州、西安、鄂尔多斯等城市作为合作网络中的“领导者”和“中心行动者”,影响着制造业合作网络的构建,进而带动其他城市制造业的绿色发展。(3)根据对外依存性将城市划分为外向型、均衡型和内聚型;权力层次上分为核心领导者、次核心领导者、一般合作者和边缘合作者。(4)空间关系、经济效益、政策法规和地区制造业承载力对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显著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祝建辉 宁昊天 尤俊锐
以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为例,使用专利合作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负二项回归分析研究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及知识基础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度数中心度、结构洞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基础在二者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因此,航空装备制造企业要积极扩大专利合作规模与频次,努力向专利合作网络中心位置发展;同时要拓展获取异质性知识的渠道,鼓励企业内知识交流,增强知识积累,促进企业探索式创新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地 白晰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视角,以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前100强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作为构建创新网络依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结构和网络特征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网络发展状况,并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网络中心度、结构洞对网络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结构较为松散、凝聚力较差,国有企业依然是产业主体,但产学研合作不足;网络中心度与创新产出之间成正相关,而以自益型结构洞为主的结构洞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创新产出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樊玉然
企业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一体化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也是一种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网络组织出现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相较于市场和一体化科层组织而具有的较高效率。充分发挥和利用这种较高效率使得研究该组织的稳定运行机制成为必要。本文以德阳重装基地为例,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框架内揭示出保证企业网络组织稳定运行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从降低机会主义收益和提高机会主义成本两方面探究了企业网络组织稳定运行的机制。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企业网络 网络组织 企业收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锋 张瑶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出口第一大国,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德国作为装备制造业强国,其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似,在两大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中德两国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对两国来说是互利共赢的。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对中德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展开分析,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分析结果判定均衡解的稳定性,并进行数值模拟来探讨稳定解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德两国实现装备制造业合作共赢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中德两国合作超额收益、成本以及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德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路径、控制合作成本、构建较好的信任机制等稳定双方合作关系的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成金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集群的产业网络层和社会网络层及其联系,以探究装备制造业集群要素结网的深层次原因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特征。从地方政府这一区域集群网络的行为主体出发,探讨地方政府促进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机理和原则,提出了地方政府促进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群 集群网络 地方政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欧阳青燕
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化模式体现了集群内组织的路径依赖性,能更好地解释具有地区根植性隐性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积累,是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本文基于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特征,系统地研究了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核心价值的基础、核心价值及核心价值的本质;并以四川省德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为例,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了网络结点之间的关系,据此阐释网络核心价值在具体集群中的体现。这对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特别是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集群 集群创新网络 核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凯 李世杰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产业集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起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并试图研究产业网络层和社会网络层的链接模式,以探究装备制造业集群要素结网、链接的深层次原因和装备制造产业集聚的特点。沈阳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地。文章借助区位商法,定量分析沈阳市装备业的集聚和发展状况,进而深入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和集群要素的链接状况。并针对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制定装备制造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国庆 曾刚 顾娜娜
本研究利用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进行检索整理,采用社会网络多元回归和纵向网络分析方法,就地理邻近和社会邻近对创新网络及其演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处于初级阶段,地理邻近的作用趋于稳定,仍是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基础及演化的首要驱动因子。社会邻近丰富了行为主体间的知识流动渠道,逐渐发展成为寻求创新合作伙伴的重要方式。最后,提出了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地理邻近 社会邻近 创新网络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