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0)
- 2023(13585)
- 2022(11800)
- 2021(11353)
- 2020(9370)
- 2019(21870)
- 2018(21959)
- 2017(41414)
- 2016(23359)
- 2015(26356)
- 2014(26679)
- 2013(25538)
- 2012(23386)
- 2011(21178)
- 2010(21420)
- 2009(19406)
- 2008(18835)
- 2007(16743)
- 2006(14742)
- 2005(13191)
- 学科
- 济(83167)
- 经济(83038)
- 管理(69353)
- 业(62183)
- 企(52129)
- 企业(52129)
- 方法(36770)
- 数学(31450)
- 数学方法(31072)
- 中国(26939)
- 财(25420)
- 农(23422)
- 教育(22868)
- 制(19834)
- 学(19361)
- 业经(19097)
- 理论(17608)
- 地方(15979)
- 农业(15697)
- 技术(15266)
- 务(14824)
- 财务(14755)
- 财务管理(14720)
- 体(14604)
- 企业财务(13985)
- 贸(13776)
- 贸易(13767)
- 和(13496)
- 易(13350)
- 环境(13330)
- 机构
- 大学(326278)
- 学院(319549)
- 管理(125590)
- 济(121345)
- 经济(118418)
- 理学(109092)
- 理学院(107843)
- 研究(107594)
- 管理学(106071)
- 管理学院(105455)
- 中国(74242)
- 京(70344)
- 科学(64373)
- 财(59316)
- 所(52829)
- 范(49940)
- 师范(49606)
- 研究所(47852)
- 中心(47607)
- 江(47511)
- 财经(46706)
- 农(46416)
- 业大(45136)
- 北京(45023)
- 经(42430)
- 师范大学(40758)
- 教育(39434)
- 院(39040)
- 州(37971)
- 经济学(35857)
- 基金
- 项目(216923)
- 科学(172658)
- 研究(166635)
- 基金(155986)
- 家(133880)
- 国家(132651)
- 科学基金(114429)
- 社会(103380)
- 社会科(97647)
- 社会科学(97626)
- 省(84782)
- 基金项目(82797)
- 教育(82465)
- 划(72868)
- 自然(72778)
- 自然科(71057)
- 自然科学(71042)
- 编号(70387)
- 自然科学基金(69768)
- 资助(63435)
- 成果(60019)
- 课题(50283)
- 部(49956)
- 重点(48998)
- 发(45891)
- 创(45408)
- 教育部(43903)
- 制(43853)
- 项目编号(43680)
- 创新(42090)
共检索到473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旭 陈士俊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三方的优势互补行为。本文对这种合作教育的社会背景、动力机制及政府行为作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教育 动力机制 政府行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静 冯锋 张雷勇 杜宇能
认为动力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学研合作的效果,通过分析影响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提出了一种产学研合作的帆船动力机制模型。运用该模型深入研究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并指出产学研合作应充分认识"合力"的重要性,通过"聚力"、"借力"和"避力"来提升产学研合作效果的政策性结论。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动力机制 帆船模型 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界忠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的各方动力因素,以及制约各方推动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了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动力机制的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学研合作 动力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施菊华 陈卫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已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推动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从高校、企业和政府的视角,共同创建合作、共享、协调的动力机制,更好地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人才培养 动力机制 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六一
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在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中都存在各自的缺位与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归结为动力机制不足。利益、人才、技术是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三个核心动力因素。应立足于这些核心动力要素,建立协调各方主体间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补偿、共享等"动力机制",构建以高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力、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模型。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动力机制 运作模型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景群 郗永勤
【目的/意义】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着从传统行政向生态行政的转型。所谓生态行政,是指政府秉承生态效益优先的行政理念,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体系,维持生态平衡、保证生态安全、实现生态效益的政府行为。【设计/方法】从系统学视角出发,剖析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生态行政系统的动力来源,构建地方政府生态行政动力机制。【结论/发现】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生态行政动力机制运行中存在生态意识薄弱、政治压力不强、协同治理不足、信息传导低效的现实困境,通过矫正价值机制、强化制约机制、优化合作机制、完善沟通机制,推动我国地方政府生态行政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生态行政 动力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包国宪 焦静茹
在分析公民参与的动力和政府绩效评估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公民参与动力的内因与外因,提出了改善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政府绩效评估 公民参与 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敏 赵国浩 张宝建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人类生产和居住空间产生了负面影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迫在眉睫,而企业绿色责任的承担对于顺应绿色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企业,其绿色责任的承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绿色发展意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文章以资源型企业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对于地方政府行为下企业绿色责任承担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解构资源型企业绿色责任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政府行为下企业产生的应对行为进行了情景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企业绿色责任承担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雁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如何保障和促进高职院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发展,研究探索动力机制必不可少。本文在分析影响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构建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学校和企业寻求合作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构建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动力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正 尹玲娜 蔡兵
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形成分析基础上,探讨其内外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并针对当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动力机制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家珏
成人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对于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前,成人教育存在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其中,以及格为基本学习目标、认为教育内容作用不大的心理预期、以文凭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标准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从构建以目标激励学习机制、构建学以致用心理激励机制、构建以素质为主要依据的社会激励机制等进行努力。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学习动力 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小寒
现阶段政府保障房建设的任务艰巨,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关键在于解决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因此,文章梳理了近年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量,保障房建设土地供给量以及保障房建设资金投入量等数据,对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数量不足、土地供应计划执行不力、资金投入量不到位、部分保障房质量不达标等动力不足的表现进行考察;进而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起点,剖析地方政府行为逻辑及保障房建设动力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完善财税体制、监督问责机制、政绩考核机制以及引入民间资本参建保障房等
关键词:
保障房 地方政府 动力机制 公共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荣胜 崔璞
本文从技术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将产学研合作分为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R&D阶段及规模生产阶段,对产学研合作各阶段的特征、利益诉求及政策需要进行分析,提出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信息保障机制、中介服务机制及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旨在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支撑和环境保障。
关键词:
技术生命周期 政府 产学研合作 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永成
高职教育是学校主体与企业主体双主体实施的教育,企业主体的不到位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的断裂。企业主体缺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主动机制的缺失,由此,探索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前提。需求互动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股份办学机制是符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实际的三大机制,将推动校企合作由形式走向实质、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向走向互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