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8)
- 2023(15660)
- 2022(13395)
- 2021(12641)
- 2020(10848)
- 2019(25277)
- 2018(25348)
- 2017(48261)
- 2016(26221)
- 2015(29931)
- 2014(29902)
- 2013(29173)
- 2012(26615)
- 2011(23959)
- 2010(24150)
- 2009(22370)
- 2008(22118)
- 2007(20051)
- 2006(17131)
- 2005(15155)
- 学科
- 济(103998)
- 经济(103862)
- 管理(82595)
- 业(79299)
- 企(67969)
- 企业(67969)
- 方法(49757)
- 数学(43648)
- 数学方法(42914)
- 财(29174)
- 农(27199)
- 中国(26548)
- 业经(23292)
- 制(23290)
- 技术(21593)
- 学(19896)
- 理论(19126)
- 贸(18844)
- 贸易(18831)
- 务(18593)
- 财务(18521)
- 财务管理(18476)
- 地方(18371)
- 易(18301)
- 农业(17754)
- 企业财务(17506)
- 体(16787)
- 银(16743)
- 银行(16700)
- 和(15958)
- 机构
- 学院(371039)
- 大学(370077)
- 济(148441)
- 管理(145999)
- 经济(145184)
- 理学(126263)
- 理学院(124956)
- 管理学(122500)
- 管理学院(121809)
- 研究(118454)
- 中国(88953)
- 京(76785)
- 科学(72616)
- 财(69847)
- 农(60534)
- 所(59065)
- 江(56747)
- 中心(56050)
- 业大(55378)
- 财经(55342)
- 研究所(53527)
- 经(50126)
- 北京(47733)
- 农业(47475)
- 范(47227)
- 师范(46705)
- 经济学(44898)
- 州(44687)
- 院(43127)
- 技术(41827)
- 基金
- 项目(250328)
- 科学(197984)
- 研究(182701)
- 基金(181022)
- 家(157389)
- 国家(156084)
- 科学基金(135235)
- 社会(114733)
- 社会科(108732)
- 社会科学(108702)
- 省(100505)
- 基金项目(95673)
- 自然(88863)
- 教育(87478)
- 自然科(86904)
- 自然科学(86881)
- 自然科学基金(85324)
- 划(83991)
- 编号(74779)
- 资助(74578)
- 成果(60573)
- 重点(56547)
- 创(56128)
- 部(55512)
- 发(52588)
- 课题(52234)
- 创新(51849)
- 制(48242)
- 科研(48227)
- 教育部(47987)
- 期刊
- 济(159416)
- 经济(159416)
- 研究(103201)
- 中国(76133)
- 学报(56871)
- 财(56672)
- 管理(55597)
- 农(54291)
- 科学(52149)
- 教育(46575)
- 大学(43903)
- 学学(41151)
- 技术(37019)
- 农业(36576)
- 融(31785)
- 金融(31785)
- 财经(27333)
- 业经(26303)
- 经济研究(25117)
- 经(23442)
- 业(20550)
- 问题(20493)
- 技术经济(19192)
- 统计(18827)
- 科技(18511)
- 策(18184)
- 版(17759)
- 图书(17121)
- 理论(16843)
- 贸(16331)
共检索到543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锋 王亮
产学研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的特征,其网络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本文利用小世界网络模型,重点分析了产学研的网络结构特征,并且针对产学研小世界网络特征,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其合作交流的培育策略,以实现合作创新功能最大化,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小世界网络 产学研 培育机制 网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樊霞 朱桂龙
通过对小世界网络模型及其生成规则的分析,表明企业创新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提出用小世界网络模型加强企业创新网络建设的思想,给出了加强企业创新网络建设的途径:企业创新网络的断键重连,减少创新网络特征路径长度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重视企业创新网络关键结点的建设等。
关键词:
企业创新网络 小世界网络 集聚 断键重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桂龙 彭有福
本文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整合,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的定义,并介绍了它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出它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最后引用加拿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网络中心的案例介绍了它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 网络组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鹏 袁永
从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层面出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基于行业视角剖析北京产学研内部、外部合作创新网络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北京各行业产学研内部合作主要集聚在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昌平区;科教文卫业、工业与制造业、交通和信息业、金融与房地产业形成多重交叉的空间联系网络;工业与建筑业、交通和信息业、科教文卫业的网络呈明显的"中心-边缘"网络模式;辽宁、山东、上海是与北京产学研合作最紧密的省(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湧 王静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为例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并对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江苏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关系紧密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以及南京市在江苏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具有竞争优势,江苏新能源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各主体间关系最紧密,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次之,装备制造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各主体间关系紧密度最小,最后提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 创新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卓 魏杉汀 李春连
众创空间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构建高效的合作创新网络可以提升其运营绩效。当前,合作创新网络解耦研究越来越多,对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交互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更加完整地再现真实网络作用机理。基于双网络视角,对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进行解耦,探索众创空间运营机制与创业企业合作策略对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利用数理建模和仿真方法模拟众创空间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的动态演化结构以及两种网络间的交互作用,为提升众创空间运营效率提出改进建议。结果表明:企业合作关系断链重连概率对合作创新绩效有较大影响,这一概率存在相对合理区间;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结构在双网络结构机制下有较大差异,并且在动态演化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曹霞
为揭示产学研合作微观机制至创新网络宏观涌现的集聚机理,文章运用无标度网络和复杂自适应系统设计产学研多主体间初次合作和深入合作的多元连接机制,并借助多主体仿真工具Netlogo实现微观合作机制作用下宏观网络涌现的动态演化仿真。得到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规律:网络节点数量随时间呈"先快速增长,后平稳下降"的倒"U"型分布;网络合作关系数量随时间呈"先增长,后持平"的倒"L"型分布;网络节点数量与网络关系数量具有"同步—倍增"协同增长趋势分布。最后,基于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的案例研究,验证合作机制、网络模型及演化规律的科学性。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网络 信息技术 新兴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钰芬 姚天娇 胡思慧
推进ICT产业创新发展是浙江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领域两方面定量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浙江省ICT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呈核心-边缘化结构,具有二步式螺旋式上升的演化特征;网络密度对创新绩效存在促进作用,网络中心性对创新绩效存在抑制作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对浙江省ICT产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海军 冯军政
桥接模块化理论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一种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设计了相应的运行机制。结合案例研究发现:通过解构提升创新竞争力的价值信条并赋予相应模块,可以在平衡企业的创新策略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整合外部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以需求为导向、领导企业为核心,融合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等创新主体在内的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有利于加强能力互补、协调分工,加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化的过渡;将模块化嵌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并辅以相关运行机制,可以改进协同创新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海军 冯军政
桥接模块化理论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一种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设计了相应的运行机制。结合案例研究发现:通过解构提升创新竞争力的价值信条并赋予相应模块,可以在平衡企业的创新策略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整合外部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以需求为导向、领导企业为核心,融合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等创新主体在内的生态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有利于加强能力互补、协调分工,加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化的过渡;将模块化嵌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并辅以相关运行机制,可以改进协同创新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霞 刘国巍
为揭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规模与连接机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运用Agent建模理论和Netlogo仿真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仿真模型,对不同特性(小世界、无标度)偏好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进行仿真实验,并运用动态系统理论解释仿真的涌现现象。研究发现:1网络平均节点度(度数中心势)与网络平均创新绩效(节点加权平均收益的对数)之间存在鞍结分叉和跨临界分叉的组合现象;2网络平均距离(关系强度)与网络平均绩效之间呈指数增长分布轨道;3连接机制与网络平均绩效呈对数增长分布轨道;4实力择优连接机制提升网络平均节点度正向作用的效率较低;5随机组合择优连接机制更有利于提升小世界偏好网络平均距离的正向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冰 姚洪涛
在全球化背景下,核型创新网络在向全球创新网络演进的过程中面临多市场竞争和关键资源竞争的双重考验。首先构建全球市场环境下核型创新网络多层次竞合模型;其次,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剖析核心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和尾端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并据此构建改进的LV-eG模型以分析尾端企业竞合关系对核心企业间竞争关系的作用机理;最后,运用matLab对改进的LV-eG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核心企业的尾端企业报酬支付能力、创新产品生产能力、创新环境和网络结构对核型创新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质企业并在全球市场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钢 张永安 兰卫国
本文依据霍兰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刺激—反应模型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进行了深入地阐释。在深刻剖析集群创新网络形成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合作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条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群创新网络 刺激—反应模型 形成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金丹 吉敏
文章在阐述产业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多agent建模理论设定创新Agent的属性与行为,开发产业创新网络演化模型,并从网络结构、空间分布和创新收益三方面考察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创新网络的规模、总创新收益与企业间差异不断增大;网络集聚性与可达性逐渐增高,小世界网络特征较明显;网络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分散—集聚—分散"的态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艳红 朱微 孙凯
[目的/意义]在开放式创新的驱动下,外部知识搜索已成为创新领域的前沿问题。通过剖析企业外部知识搜索过程,明晰创新网络中企业外部知识搜索活动,促进企业建立和维系网络关系。[方法/过程]对创新网络和外部知识搜索相关文献梳理,分析外部知识搜索过程,构建基于创新网络的外部知识搜索模型。[结果/结论]外部知识搜索过程由外部知识搜寻、知识吸收、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四个阶段构成。核心企业和边缘企业外部知识搜索模型具有差异性。构建的基于创新网络的外部知识搜索模型有助于企业明确外部知识搜索过程、建立和维系网络关系、开展高效的外部知识搜索活动,为开放式创新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