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0)
2023(9781)
2022(8436)
2021(7948)
2020(6514)
2019(14577)
2018(14421)
2017(27707)
2016(14503)
2015(15724)
2014(15133)
2013(14607)
2012(13423)
2011(12010)
2010(12622)
2009(11674)
2008(11215)
2007(10448)
2006(9336)
2005(8241)
作者
(37628)
(31318)
(31006)
(29526)
(19976)
(14674)
(13930)
(11965)
(11624)
(11372)
(10401)
(10233)
(9907)
(9824)
(9695)
(9534)
(9404)
(9099)
(9055)
(8817)
(7721)
(7544)
(7475)
(7171)
(7137)
(7061)
(6847)
(6840)
(6205)
(6081)
学科
(52656)
经济(52609)
管理(51676)
(49839)
(43427)
企业(43427)
技术(17697)
(17342)
(17006)
方法(16674)
中国(16454)
业经(14051)
数学(13319)
(13236)
(13189)
数学方法(13097)
技术管理(12604)
地方(12106)
农业(11329)
(10797)
贸易(10786)
(10493)
(10072)
银行(10068)
(10035)
(9725)
理论(9640)
(9448)
(8877)
金融(8876)
机构
学院(196965)
大学(191339)
(83354)
经济(81526)
管理(80661)
理学(68845)
理学院(68214)
管理学(67383)
管理学院(66956)
研究(63858)
中国(49022)
(41897)
(38434)
科学(34605)
财经(31507)
(31382)
(30026)
中心(29705)
(28465)
研究所(26546)
(25889)
(25008)
(24937)
师范(24840)
北京(23992)
经济学(23821)
业大(23632)
(23535)
财经大学(22996)
商学(21591)
基金
项目(125890)
科学(101717)
研究(100399)
基金(90217)
(76117)
国家(75413)
科学基金(66480)
社会(64314)
社会科(61004)
社会科学(60996)
(51456)
基金项目(46952)
教育(46631)
编号(42248)
(41960)
自然(40323)
自然科(39446)
自然科学(39438)
自然科学基金(38782)
成果(35392)
资助(35389)
(32499)
课题(30017)
创新(29258)
(28513)
重点(28009)
(27904)
(26231)
(26182)
项目编号(26145)
期刊
(100324)
经济(100324)
研究(62261)
中国(42830)
管理(34140)
(32450)
教育(27202)
(25264)
科学(23364)
(21415)
金融(21415)
学报(20491)
技术(18790)
业经(18246)
大学(16883)
农业(16872)
经济研究(16002)
学学(15638)
财经(15156)
(13118)
问题(12081)
科技(11331)
(11075)
(11042)
论坛(11042)
技术经济(10472)
现代(10093)
国际(9922)
商业(9442)
职业(9192)
共检索到306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永红  那琪  
创新补贴策略是政府鼓励企业创新的一种常见政策,考虑到企业内在的吸收能力与外部不同政府补贴策略方式的存在,本文以产学研合作创新方式为基础,通过建立三阶段博弈模型,利用模型解析与仿真分析讨论吸收能力与创新投入分配比例系数对政府补贴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政府采取哪一种补贴方式,均可以有效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规模,并且企业的吸收能力与R&D投入、产量及社会福利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吸收能力对利润及政府补贴的影响受限于补贴方式和企业的创新投入分配比例系数;此外,在创新产品补贴下,创新难度系数对政府补贴额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创新产品补贴总体优于创新投入补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海燕  达庆利  朱长宁  
为了研究在政府产品创新补贴政策下企业的R&D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双寡头市场中面向工艺R&D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为目标选择产品创新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进行R&D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第三阶段企业在产品市场中进行古诺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研发竞争、研发卡特尔、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四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从企业的R&D投入和产品产量的角度看,当溢出效应较高时,研发竞争策略优于研发卡特尔策略;当溢出效应较低时,研发卡特尔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秦字兴  
针对政府补贴难以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创新驱动力的问题,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构建了一个旨在促进企业技术研发的政府创新补贴策略分析模型。假设产业呈现明显的创新驱动特征,模型分别针对政府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的情况,对政府创新补贴及企业创新投入策略进行了博弈均衡分析,并讨论了技术创新环境的改善对最优策略及局中人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创新驱动模式下,企业最优创新投入比例对政府补贴水平不敏感,且过高的补贴可能挤出企业创新投入,容易形成企业套利空间。此外,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对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弱化政府管制对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秦字兴  
针对政府补贴难以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创新驱动力的问题,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构建了一个旨在促进企业技术研发的政府创新补贴策略分析模型。假设产业呈现明显的创新驱动特征,模型分别针对政府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的情况,对政府创新补贴及企业创新投入策略进行了博弈均衡分析,并讨论了技术创新环境的改善对最优策略及局中人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创新驱动模式下,企业最优创新投入比例对政府补贴水平不敏感,且过高的补贴可能挤出企业创新投入,容易形成企业套利空间。此外,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对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弱化政府管制对市场的干预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友东  赵道致  夏良杰  
为了研究低碳供应链减排合作的政府补贴问题,分别构建了在纳什博弈、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和供应链集中决策三种不同的博弈关系下,政府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减排投入进行补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的最优减排成本投入和政府的最优补贴率,并进一步讨论了政府补贴行为和企业选择减排合作行为之间的互动博弈。研究显示:政府提供的减排补贴和企业的收益随着供应链上下游合作的紧密程度不同而不同,在纳什博弈下最高,在集中决策下最低,斯塔克尔伯格博弈下介于两者之间。比较了力量不对等供应链中企业分别处于领导者和跟随者时获得的政府补贴的差异。同时在政府补贴行为和供应链企业合作行为的交互博弈中,政府的最优策略是不对任何一方实行减排补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贵华  单仁邦  陈拼博  
本文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以及单一第三方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主要研究其回收渠道的选择问题,并综合分析政府补贴政策对不同主体回收策略选择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不同主体回收的决策模型,对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如下理论结果:在政府补贴的不同区间内,决策者(政府、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等)所选择的回收渠道可能会截然不同;政府补贴越少,决策者越倾向于选择零售商回收;政府补贴越多,决策者则越倾向于选择第三方回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喜  魏承莉  
构建由进行了创新投入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政府同时采用研发补贴和生产量补贴对供应链创新、定价以及利润的影响,并以集中式决策为基准,采用收益共享-费用分担机制对分散式决策进行协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政府双重补贴下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两种补贴方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同时提高传统渠道和直销渠道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本文设计的收益共享-费用分担机制可以完美协调双渠道供应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创新正外部性的分析,说明政府采取农业技术创新补贴策略的必要性,并运用博弈均衡理论,分析了政府在企业和农户采取不同合作方式时的补贴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策略的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任杰  何平  龚本刚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补贴策略对政企博弈关系及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通过引入两阶段动态博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不同政府补贴模式对需求量、产品价格、制造商的收益、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以及政府补贴消费者对需求的影响系数等因素会影响政府补贴策略的选择,并得出了不同政府补贴策略下消费者剩余、制造商收益以及社会福利与单位产品补贴额的关系,本文为政府科学制定补贴政策以及在政府补贴背景下制造商和消费者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欣  赵林  
文章通过构建政府与零售商的博弈模型,对以旧换新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首先,从经济与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包括零售商的利润、社会总耗能以及社会总效益。其次,重点分析地域区别、产品类型、人员素质等因素对以旧换新策略的影响。结果显示,只要人员素质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内,以旧换新策略就能够实现共赢。政府需要根据地区发展程度、产品类型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来采取不同的以旧换新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勇  陈通  
针对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合作与非合作研发并行的情形,构建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方式对并行研发模式下均衡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政府仅对合作研发补贴和仅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时研发投入、产量、利润、补贴率和社会福利,发现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情形下的产量、利润和社会福利更高,而相应的补贴率则更低,表明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的绩效更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鹏  杜建国  朱宾欣  陆玉梅  
利用博弈论探讨了异质性创新下不同政府补贴策略对绿色供应链创新绩效的差异性影响。假设供应商进行边际成本密集型绿色创新(MIGI)而制造商为研发密集型绿色创新(DIGI),分别建立并求解了独立创新补贴(IM)、联合创新且分别补贴制造商和供应商(UG)、联合创新且完全补贴制造商(UMI)、联合创新且完全补贴供应商(USI)四种政府绿色补贴模型。研究发现:联合创新下的产品绿色度一定高于独立创新,且随补贴程度的增大加速上升。政府补贴仅会提升USI模式下的费用分担比例,因而USI模式下制造商的绿色创新程度高于UMI和UG模式,而供应商的绿色创新程度在三种补贴模式下均相同。无论是从产品绿色度、供应链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总福利的角度,USI模式均最优,其次是UMI和UG模式,IM模式最次。若把环境规制成本考虑在内,政府补贴净收益并不一定在USI模式下达到最佳。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应千伟  何思怡  
政府研发补贴能否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质量与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密切相关。本文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样本,实证考察了在政府研发补贴的影响下,企业在创新质量与创新数量间的策略性选择和权衡。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使得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策略。本文进一步从补贴的验收扭曲机制与寻租扭曲机制两方面,验证了研发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微观机理。同时本文论证了2013年开始的“研发后补助”政策有效的缓解了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扭曲。本文对深入理解政府在企业创新中的角色定位,完善我国研发补贴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海江涛  李旭  李正义  
考虑需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应用报童模型,分析了政府为刺激绿色产品消费应该如何给消费者或供应企业提供补贴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希望实现政府补贴支出最小化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为消费者提供固定额度补贴。最优补贴额度由需求不确定因素以及政府制定目标销量共同决定。政府希望企业提高绿色产品产量的情况下,价格折扣为其最优选择。对消费者来说,随着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确定的最优产量将会增加,政府为绿色产品提供的补贴额度也将会提高,消费者实际购买价格将会降低,在需求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比较有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经略  
由于研发竞争处于供应链更上游的位置,因而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更为深远。研发竞争关系普遍存在且对政府选择合适的创新补贴政策提出新的挑战,但目前有关研究未在研发竞争环境下对政府的价格补贴策略进行分析。从政企决策的微观视角出发,把政府的价格补贴政策分为不补贴、补贴消费者估值高的产品、补贴消费者估值低的产品3种,运用纵向差异理论建立研发竞争环境下考虑创新活动特征的多主体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价格补贴政策的适用条件,不同补贴政策对研发公司的研发投入、研发公司与生产商的期望收益以及不同产品的诸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结果发现:竞争激烈程度和创新活动特征是决定补贴政策适用条件的重要因素,当补贴政策与适用条件相匹配时,社会福利增加,反之社会福利减少;政府的价格补贴对于相互竞争的研发公司而言会形成顾此失彼的局面,但所有的价格补贴政策都有助于提高生产商的期望收益;补贴对于诸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则与具体的补贴额度相关。基于此,建议政府在制定技术创新补贴政策时把反映创新活动的特征信息纳入补贴工作的考量范围,同时应考虑研发竞争关系,而且应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而非着眼于某一企业或某一环节,从而使创新补贴工作更为科学和精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