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8)
2023(9913)
2022(8371)
2021(7489)
2020(6204)
2019(13689)
2018(13267)
2017(25031)
2016(13335)
2015(14226)
2014(13002)
2013(12537)
2012(11236)
2011(10101)
2010(9955)
2009(8964)
2008(8582)
2007(7626)
2006(6424)
2005(5228)
作者
(38098)
(31975)
(31786)
(29633)
(19908)
(15504)
(14088)
(12392)
(11913)
(10970)
(10853)
(10621)
(10150)
(9729)
(9707)
(9673)
(9613)
(9506)
(9173)
(9146)
(8050)
(7517)
(7488)
(7212)
(7211)
(7014)
(6888)
(6887)
(6415)
(6348)
学科
(51512)
经济(51466)
(42530)
管理(41524)
(35472)
企业(35472)
方法(22321)
数学(19639)
数学方法(19493)
技术(16638)
(14355)
中国(13796)
(12922)
业经(12652)
技术管理(12388)
农业(10212)
(10193)
贸易(10186)
(9894)
(9878)
地方(9743)
(9398)
(8181)
银行(8135)
(8115)
财务(8112)
财务管理(8103)
环境(8093)
(8044)
产业(7825)
机构
学院(179839)
大学(178760)
(75662)
经济(74449)
管理(71982)
理学(64010)
理学院(63297)
管理学(62340)
管理学院(62013)
研究(60445)
中国(43170)
科学(39056)
(37567)
(35509)
业大(32190)
(30870)
(30005)
农业(29889)
研究所(27971)
中心(27612)
(26043)
财经(25544)
(23475)
经济学(23089)
(21861)
(21470)
北京(21148)
师范(21111)
经济学院(21011)
农业大学(20373)
基金
项目(133508)
科学(106949)
基金(98814)
研究(91714)
(89245)
国家(88523)
科学基金(76267)
社会(61619)
社会科(58714)
社会科学(58698)
(54397)
基金项目(53855)
自然(50935)
自然科(49890)
自然科学(49874)
自然科学基金(49091)
(45545)
教育(42042)
资助(37355)
(34897)
编号(33796)
创新(31695)
重点(30582)
(28926)
(28698)
(27332)
计划(26570)
国家社会(26445)
科研(26002)
成果(24649)
期刊
(74762)
经济(74762)
研究(46257)
中国(35391)
学报(33713)
(32828)
科学(30612)
管理(26679)
大学(24886)
学学(23888)
(22619)
农业(22280)
教育(17750)
技术(14499)
(13925)
金融(13925)
业经(13422)
经济研究(13101)
(12808)
科技(12389)
财经(12223)
(10618)
技术经济(9735)
问题(9623)
业大(9393)
(9293)
商业(8988)
(8429)
农业大学(8202)
(7893)
共检索到249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潇颖  卫平  
选取2009—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并考察了其非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大改善空间;非效率影响因素对合作效率影响较大,其中,政府资助和所有权结构呈显著负向影响,初始合作资源和地理区位呈显著正向影响;产学研合作内生投入产出机制倾向于不合理,内源性创新系统效率随时间演变逐年损失;区域差异化明显,高效率和较高效率区域集中于东部沿海省份,其合作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省份,且省域内合作较为紧密,跨省域合作较少、效率较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潇颖  卫平  
选取2009—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并考察了其非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大改善空间;非效率影响因素对合作效率影响较大,其中,政府资助和所有权结构呈显著负向影响,初始合作资源和地理区位呈显著正向影响;产学研合作内生投入产出机制倾向于不合理,内源性创新系统效率随时间演变逐年损失;区域差异化明显,高效率和较高效率区域集中于东部沿海省份,其合作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省份,且省域内合作较为紧密,跨省域合作较少、效率较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小甫  徐吉宏  杨文静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结合科技创新过程的特征,将其创新过程分解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前后相继的子阶段,构建了科技创新两阶段DEA模型。以甘肃省各市(州)2010—2015年的科技创新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甘肃省不同区域两个子阶段的创新效率。研究结果显示,虽然14个市(州)科技创新效率存在着差异,但甘肃省科技研发效率呈上升趋势;79%的市(州)表现出科技研发效率高于成果转化效率的情况;科技创新活动以兰州市为中心点向周边扩散。科技人员素质、财政科技支持比例在科技研发阶段对地方科技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和经费投入可能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但企业技术转移核心地位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菁菁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辽宁省20102012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企业R&D能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非线性且存在"拐点",企业家精神能够影响该"拐点"的位置;企业规模、员工的培训强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战略开放程度和政府资金支持未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彤彤  吴修国  
文章基于DEA-Tobit两步法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多数省份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距离生产前沿面有距离。省际对比看,创新效率最高的江苏、广东技术超效率值分别为1.535和1.466,上海产学研协同创新纯技术效率有效,而规模无效,其他省域纯技术和规模都无效。区域对比看,东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最高,中西部地区次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企业资助力度"、"政府对高等学校资助力度"等因素均与创新效率呈现较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彤彤  吴修国  
文章基于DEA-Tobit两步法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多数省份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距离生产前沿面有距离。省际对比看,创新效率最高的江苏、广东技术超效率值分别为1.535和1.466,上海产学研协同创新纯技术效率有效,而规模无效,其他省域纯技术和规模都无效。区域对比看,东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最高,中西部地区次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企业资助力度"、"政府对高等学校资助力度"等因素均与创新效率呈现较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菁菁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辽宁省20102012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企业R&D能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非线性且存在"拐点",企业家精神能够影响该"拐点"的位置;企业规模、员工的培训强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战略开放程度和政府资金支持未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冬梅  刘进  唐殊  汪雪梅  
文章依据对四川省生猪养殖企业的调查,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和灰关联分析法对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与实现自主创新二者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兰海霞  赵雪雁  
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创新差距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探明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DEA方法、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测算了中国2001—2015年的区域创新效率及区域差异,利用NICH指数和Hurst指数进一步分析各省份创新效率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中国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15年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减,2013年后出现明显的交替节点;②中国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差异趋于收敛。其中,总体差异主要由地带内差异引起,且地带内差异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地带间差异仅占总体差异的1.96%;③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由分散趋于集中,其中,东部各省市的创新效率分布比较稳定,中西部地区均衡化趋势明显,创新效率"东—中—西"的分异格局逐步弱化;④未来,中国区域创新效率"西—中—东"递减式空间布局将得到延续和强化;⑤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金融市场和创业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时空变化的关键因素,但各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强度和方向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庄涛  吴洪  胡春  
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不同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并从三螺旋视角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总体效率不高,但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计算机领域创新效率相对较高,而航空航天领域创新效率较低;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大学—企业—政府三方合作紧密程度、大学参与程度对产学研合作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R&D投入对规模效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对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曹建飞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双赢的核心驱动力,文章采用全局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22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三大地区呈现中部>东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较期初下降,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财政分权、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秀丽  王利剑  
文章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各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并未达到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产学研合作创新政策,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建锋  张庆普  
针对复杂开放环境下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影响因素这一探索中的课题,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合作伙伴、管理沟通、利益分配、知识特性、合作风险这5个主范畴对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伙伴选择是前置变量,管理沟通、利益分配是内部情境变量,知识特性、合作风险是外部情境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的影响因素模型,为在当前复杂开放环境下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建锋  张庆普  
针对复杂开放环境下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影响因素这一探索中的课题,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合作伙伴、管理沟通、利益分配、知识特性、合作风险这5个主范畴对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伙伴选择是前置变量,管理沟通、利益分配是内部情境变量,知识特性、合作风险是外部情境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的影响因素模型,为在当前复杂开放环境下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明星  苏佳璐  胡成  李泽宇  温明  
为探寻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挖掘促进中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力点,运用元分析方法,对中国国内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再分析,结果发现:①企业层面的企业规模、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组织间层面的知识协同性、知识转移能力、信息沟通渠道及合作紧密度,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支持,区域层面的法律法规完善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能够显著提升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②区位因素、数据类型分别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与企业规模、政府经费资助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