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3)
- 2023(14415)
- 2022(12556)
- 2021(11758)
- 2020(9895)
- 2019(22388)
- 2018(22293)
- 2017(42707)
- 2016(23233)
- 2015(26126)
- 2014(25456)
- 2013(24946)
- 2012(22750)
- 2011(20504)
- 2010(20537)
- 2009(19062)
- 2008(18671)
- 2007(16429)
- 2006(14448)
- 2005(12784)
- 学科
- 济(87307)
- 经济(87178)
- 管理(76645)
- 业(70834)
- 企(62212)
- 企业(62212)
- 方法(38324)
- 数学(32006)
- 数学方法(31635)
- 财(25220)
- 中国(23720)
- 农(22912)
- 业经(22064)
- 制(21169)
- 技术(19974)
- 学(18963)
- 地方(17768)
- 理论(16456)
- 务(15792)
- 财务(15722)
- 财务管理(15691)
- 贸(15249)
- 贸易(15237)
- 农业(15064)
- 银(15007)
- 和(14976)
- 银行(14958)
- 体(14949)
- 企业财务(14888)
- 易(14788)
- 机构
- 大学(324792)
- 学院(321973)
- 管理(131731)
- 济(126310)
- 经济(123496)
- 理学(114251)
- 理学院(112985)
- 管理学(111185)
- 管理学院(110574)
- 研究(104467)
- 中国(78279)
- 京(68927)
- 科学(63850)
- 财(60862)
- 所(51048)
- 财经(47940)
- 农(47503)
- 江(47373)
- 中心(47064)
- 业大(46522)
- 研究所(46166)
- 经(43528)
- 北京(43430)
- 范(42024)
- 师范(41642)
- 院(38323)
- 州(38253)
- 经济学(37248)
- 农业(36875)
- 财经大学(35722)
- 基金
- 项目(221373)
- 科学(175578)
- 研究(164950)
- 基金(160848)
- 家(138758)
- 国家(137568)
- 科学基金(119717)
- 社会(104379)
- 社会科(98802)
- 社会科学(98779)
- 省(87251)
- 基金项目(85794)
- 自然(77141)
- 教育(75768)
- 自然科(75361)
- 自然科学(75345)
- 自然科学基金(74015)
- 划(72674)
- 编号(67109)
- 资助(64751)
- 成果(54989)
- 创(50041)
- 重点(48958)
- 部(48603)
- 发(46511)
- 课题(46375)
- 创新(45997)
- 制(44249)
- 国家社会(42435)
- 教育部(42212)
- 期刊
- 济(140578)
- 经济(140578)
- 研究(96987)
- 中国(66412)
- 管理(51406)
- 学报(48644)
- 财(47054)
- 科学(45670)
- 农(43553)
- 教育(39710)
- 大学(37625)
- 学学(35131)
- 农业(29911)
- 技术(28492)
- 融(27625)
- 金融(27625)
- 财经(23380)
- 业经(23261)
- 经济研究(21689)
- 经(19912)
- 问题(17796)
- 科技(17773)
- 图书(17206)
- 理论(16136)
- 技术经济(15837)
- 业(15472)
- 现代(14901)
- 实践(14783)
- 践(14783)
- 版(14462)
共检索到475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富 赵慧 张颖颖
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文章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原理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及其在协同创新自组织过程中的作用,运用绝热消去法、伺服原理和系统演化方程分析内外部动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自组织作用机制。
关键词:
协同学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自组织作用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才会更加深入和稳定。
关键词:
自组织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合作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
关键词:
自组织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合作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
关键词:
自组织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合作收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强 石琳娜
基于自组织理论,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演化机理。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演化的前提条件是开放与非平衡,动力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诱因是随机涨落,路径是相变与分叉,形式为超循环。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自组织 协同演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筱 郭平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西部应用型高校可挖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比较优势,以协同创新体系的自组织逻辑催生与激发利益共同体及各主体的内生动力与活力,积极践行产教融合。基于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解析西部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自组织特性,透视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明晰动力机制,以期为西部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自组织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西部应用型高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郝丽风 章仁俊 叶彩霞
现代组织要持续发展必须同时具备控制与创新能力,然而控制与创新之间的对立却为组织同时拥有这两种职能带来了困难。自组织团队作为一种特殊的系统,具有强大的创新和适应能力,由于其独特的控制模式不再与创新对立,该类团队能够实现组织中控制与创新的协同。
关键词:
控制 创新 自组织团队 二元组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佳瑜
高职协同创新体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由牵头高校、协同企业、研究机构、目标用户企业和行业指导委员会等子系统构成。结合自组织机理,高职协同创新体应建立供需对接机制、愿景规划机制、司职关联机制、平台共享机制和文化融合机制,以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大生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组织机理 协同创新 动力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正 尹玲娜 蔡兵
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形成分析基础上,探讨其内外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并针对当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动力机制 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陶丹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但创新成本分摊机制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充分竞争市场下的多阶段博弈模型,从成本分摊机制角度探究了如何有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模型扩展与求解,获得成本分摊后的帕累托改善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可行路径。结果表明:企业和学研方基于自身收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成本分摊协商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而轮流出价博弈模型下的成本分摊形成机制能够有效改善各方收益,并使整体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是一条现实可行的帕累托改善路径,其中,各方获得的收益增量与耐心程度的对比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成本分摊 帕累托最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炜 赵洁
文章基于合作博弈理论,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为对象,研究了创新主体间的治理风险分担问题。从创新治理角度,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治理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对Shapley值进行优化,分析了如何利用参与主体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风险损益对治理风险分担值进行调配,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得到了合理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治理风险分担方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晓霞
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定义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并定性描述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的序参量——协同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自组织演化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了基于生命周期的演化过程分析,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不同生命阶段的演化策略。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自组织 演化 生命周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林 王艺 黄冕 胡芳
为研究政府介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成功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量政府介入行为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项目成功度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政府介入度对项目成功度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同时存在;政府介入度显著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不同的政府介入形式与程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和项目成功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政府对项目模式选择科学指导程度的影响最大,政府对项目审查力度的影响最小,并且过大的审查力度会降低项目成功度,最终得到最优政府介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关系匹配表,为合作主体提高项目成功度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依据。
关键词:
政府介入 协同创新 产学研 项目成功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志奇 王玉 付业林
构建风车模型应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李雅普诺夫判别法分析市场驱动机制、政府引导机制、资本支持机制以及平台联动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与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以及平台联动作用机制相比,市场驱动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之间合作意愿更加明显,激励效果显著。通过对比各主体演化博弈策略,构建循环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供新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培哲 菅利荣 刘勇
以知识转移为视角,从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两方面设计复杂产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出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在复杂产品产学研创新活动中会协同发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