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4)
2023(16712)
2022(14285)
2021(13044)
2020(11296)
2019(25525)
2018(25227)
2017(47735)
2016(26052)
2015(29036)
2014(28182)
2013(27554)
2012(25317)
2011(22591)
2010(22256)
2009(20594)
2008(20231)
2007(17931)
2006(15103)
2005(12879)
作者
(74330)
(62348)
(62083)
(58817)
(39686)
(30353)
(28168)
(24456)
(23534)
(22018)
(21178)
(21005)
(19724)
(19361)
(19315)
(19304)
(19193)
(18453)
(18059)
(17982)
(15541)
(15176)
(15043)
(14256)
(14198)
(13890)
(13763)
(13716)
(12565)
(12526)
学科
(105084)
经济(104984)
管理(77200)
(75581)
(63010)
企业(63010)
方法(52324)
数学(46605)
数学方法(46072)
(27986)
(27706)
中国(25986)
地方(23220)
业经(23180)
技术(20916)
(20815)
(20265)
贸易(20258)
(19655)
农业(18900)
(18195)
财务(18149)
财务管理(18109)
(17782)
企业财务(17220)
环境(15633)
理论(15514)
(15273)
银行(15214)
(15213)
机构
学院(360618)
大学(359795)
(145570)
管理(143833)
经济(142738)
理学(125965)
理学院(124613)
管理学(122408)
管理学院(121749)
研究(115740)
中国(86409)
科学(74062)
(73239)
(65007)
(64979)
业大(58268)
(57667)
(56302)
中心(55793)
研究所(53051)
财经(52927)
农业(51668)
(48211)
(44883)
经济学(44506)
师范(44252)
北京(44158)
(42427)
(41815)
经济学院(40558)
基金
项目(255811)
科学(202149)
基金(186764)
研究(179884)
(164798)
国家(163466)
科学基金(141210)
社会(115364)
社会科(109538)
社会科学(109507)
(103746)
基金项目(99768)
自然(94364)
自然科(92300)
自然科学(92271)
自然科学基金(90650)
(86114)
教育(83583)
资助(75537)
编号(70919)
重点(57912)
(57340)
(55684)
成果(55380)
(54678)
创新(53043)
科研(50196)
课题(49014)
计划(48813)
国家社会(47847)
期刊
(147347)
经济(147347)
研究(93618)
中国(67369)
学报(61484)
(56553)
科学(54593)
管理(51355)
(51226)
大学(45704)
学学(43473)
农业(38345)
教育(34313)
技术(31927)
(29895)
金融(29895)
财经(25652)
业经(25449)
经济研究(24151)
(21895)
(21699)
问题(19697)
科技(18881)
统计(18491)
技术经济(18330)
(18050)
(17947)
商业(16961)
资源(16276)
理论(16205)
共检索到509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构建计量模型,使用江西省1990—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协整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0.120 4个百分点,在10%水平上显著,即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期有助于提高江西自主创新能力;ECM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0.090 7个百分点,即产学研协同创新短期内也有助于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但短期内促进作用较小。为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嘉琳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的主力军。运用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江西省代表性高校2012-2017年科技创新效率,发现大部分高校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都不高,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通过和中东部同类高校的比较进一步发现,江西省高校突出的问题表现为科技创新研发人员投入和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以及鉴定成果数和产学研实际收入较低。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基于研究与开发模型,构建计量模型,使用1990—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协整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经济增长提高0.132 3个百分点,在10%水平上效果显著,即江西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期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ECM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经济增长显著提高0.079 1个百分点,即产学研协同创新短期内也有利于江西经济增长,但短期促进作用较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冷雄辉  
本文首先对自主创新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依据可操作性、可比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了由资源能力、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成果能力和品牌能力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集对分析法,构造评估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到江西省11个设区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排名,并对各设区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提升江西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梅  吴浔生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人力投入、经费投入、产出以及实现分析四个维度对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同时,回归模型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因此,提高江西省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银娟  王银双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江西省19所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遵循客观、系统、可操作、完备等原则,构建了评价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SPSSl9.0中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江西省19所高等本科院校的科技创能力,得出了19所高等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排名。结果表明,江西省高校在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即使在各个主因子上排名首位仍无法避免其在其他方面的差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东红  
笔者利用2004年~2007年河南省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创新的积累效应以及R&D支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是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而技术引进和创新积累效应的作用都不明显。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增加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长期的创新规划,并将技术引进的重点集中于核心技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悦  李小平  涂振洲  顾新  张莉  
从知识跨越产学研各组织边界不断循环流动过程看,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基于各创新主体知识行为协同程度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形成3个递进演化阶段。在此理论基础上,将动态能力引入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流动过程研究体系,构建动态能力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流动过程假设模型,对235个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共享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形成,而知识创造又显著正向影响知识优势形成;引入动态能力后发现,动态能力对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对知识优势形成并不具备显著影响,但动态能力通过作用于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行为而间接影响知识优势形成。研究结论揭示了动态能力是知识优势形成的源动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南  鲁丽军  何梦娇  
为了探析企业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间协同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大数据分析能力、协同创新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三者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217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大数据有形资源、人力资源、无形资源三个维度,其中,大数据有形资源对人力资源、无形资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协同创新能力、协同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通过大数据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对协同创新能力产生间接影响。大数据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均通过协同创新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协同创新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艳  马海群  
[目的/意义]明晰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探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能,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方法/过程]借鉴复杂性科学和I-P-O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的假设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产学研参与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各个层面系统提出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能的建议。[结果/结论]转移意愿、输出能力、渠道丰富性、信任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海燕  王子文  姜李丹  蔡静静  
文章通过对全国231家产学研协同创新主要参与主体的问卷调查,针对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特点,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Ordered Logit预测模型估计了六个影响因素对现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问题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因素"政策法规的支持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多赢的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融资渠道完善"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显著影响;因素"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对"创新主体发展需求问题"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本部  陈云  谢科范  梁东  
高新区是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探究高新区协同创新影响机理,构建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机制和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绩效影响机理模型,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采用该区创新型企业、高校和政府等相关人员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逐层回归分析进行路径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机制和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环境和协同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协同创新模式的4个维度在协同创新环境与协同创新绩效关系中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俊南  王振涛  陈一卓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是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加大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政策手段,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文章以江西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发放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4份,样本分布13个行业。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发现: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但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性,且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切实发挥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黎峰  
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决定了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专利保护程度、科技实力、教育水平、进口贸易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出口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彤彤  吴修国  
文章基于DEA-Tobit两步法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多数省份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距离生产前沿面有距离。省际对比看,创新效率最高的江苏、广东技术超效率值分别为1.535和1.466,上海产学研协同创新纯技术效率有效,而规模无效,其他省域纯技术和规模都无效。区域对比看,东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最高,中西部地区次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企业资助力度"、"政府对高等学校资助力度"等因素均与创新效率呈现较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