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1)
- 2023(9045)
- 2022(7699)
- 2021(7247)
- 2020(6076)
- 2019(14101)
- 2018(14076)
- 2017(27178)
- 2016(14229)
- 2015(15823)
- 2014(15548)
- 2013(15236)
- 2012(13846)
- 2011(12109)
- 2010(12075)
- 2009(11299)
- 2008(10838)
- 2007(9640)
- 2006(8329)
- 2005(7268)
- 学科
- 济(63116)
- 经济(63067)
- 业(52927)
- 管理(51529)
- 企(46653)
- 企业(46653)
- 方法(31652)
- 数学(28593)
- 数学方法(28212)
- 财(18675)
- 技术(18147)
- 中国(14936)
- 地方(14867)
- 农(14310)
- 务(13635)
- 财务(13611)
- 财务管理(13590)
- 企业财务(13003)
- 业经(13000)
- 技术管理(12790)
- 农业(10674)
- 制(10401)
- 理论(9589)
- 学(9378)
- 划(8866)
- 银(8421)
- 银行(8414)
- 环境(8406)
- 贸(8354)
- 贸易(8342)
- 机构
- 学院(194290)
- 大学(193502)
- 管理(82432)
- 济(80573)
- 经济(79060)
- 理学(72465)
- 理学院(71725)
- 管理学(70322)
- 管理学院(69948)
- 研究(59009)
- 中国(46635)
- 京(39846)
- 财(37513)
- 科学(35642)
- 财经(29929)
- 江(28362)
- 中心(28253)
- 所(27840)
- 经(27225)
- 业大(26516)
- 农(25707)
- 研究所(24971)
- 北京(24669)
- 经济学(23861)
- 范(23493)
- 师范(23279)
- 州(23052)
- 商学(22906)
- 商学院(22679)
- 财经大学(22390)
- 基金
- 项目(134876)
- 科学(109405)
- 基金(99666)
- 研究(98761)
- 家(85844)
- 国家(85167)
- 科学基金(75935)
- 社会(64371)
- 社会科(61191)
- 社会科学(61180)
- 省(54516)
- 基金项目(53409)
- 自然(50101)
- 自然科(49071)
- 自然科学(49063)
- 自然科学基金(48196)
- 教育(46130)
- 划(45130)
- 资助(40444)
- 编号(38188)
- 创(34092)
- 创新(30870)
- 重点(30036)
- 成果(29971)
- 部(29633)
- 发(28749)
- 课题(26848)
- 国家社会(26428)
- 教育部(26086)
- 人文(25864)
共检索到284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雯
由于缺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果的明确界定,导致相关研究难以开展,不利于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由此,从协同效应定义切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效果理解为一个以传统产学研合作结果为对比的相对概念,在研究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两个实验对照组,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中国科技型上市公司为例,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增效作用进行量化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营业收入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营业收入的增效作用十分有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涛
在科技创新团队运营阶段,运用生产效率测定指标构建团队创新增效运营模型,并提出增效的重点聚集于团队活动计划,而团队计划的重点是从假设探索向实践运用的方法研究。以某企业总部及其事业部18个科技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在两个时间节点(项目开始后的第3个月和第9个月)对创新增效要因和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增效60%80%的要因聚集于团队活动计划,第3个月以假设探索为中心的团队活动计划对于创新增效的影响极大,而第9个月以实践为中心的团队活动计划对于创新增效的影响极大。并验证了以上两个时间节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洁 乔彬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绩效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各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分配。为了评价其绩效,文章选择资源、技术、知识、风险在协同作用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创新产生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政府制定的财政补贴政策分别在这四个因素和协同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补贴也呈现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产学研协同创新 绩效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丹丽 康敏 曾小春 魏思鹏
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基于联盟成员的互动性、共赢性和匹配性建立起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体系。依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全国性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联盟的社会网络密度、社会网络关系强度、社会网络中心势等3个维度探究了联盟稳定性影响机理,进而分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的网络结构特征对联盟稳定性的作用。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结合上述结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做出科学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景旺 刘宾 严婧
本文采用SEM模型对目前京津冀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现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形成京津冀的科技协同体系中,以高等教育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创新能力最强,以企业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最低,在京津冀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强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完善政府职能、加强系统中的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型企业 协同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爱萍 宋秋菊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最活跃和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群体,其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征入手,探讨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机制和主要模式。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包括:横向关联的竞合创新模式、纵向关联的链合创新模式和网状关联的产学研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具有科技型小微企业特征的三种战略联盟形式:横向联盟、纵向联盟和产学研联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云翠
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是由多主体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本文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的复杂性特征,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主体行为模式,基于涌现模型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整体行为模式,从而揭示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行为模式及作用机理,并据此提出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实现策略,为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并提高创新效率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冬梅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营造创新环境、促进科技知识转化、吸收社会就业、建设智能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途径在于协同创新。目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整体协同创新能力薄弱,一方面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政策环境和外部协同主体的因素。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需要企业内生动力和外部刺激,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沟通作用,在各协同主体共同努力下,营造促进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落实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热情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的
关键词:
科技型小微企业 协同创新 运行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基于研究与开发模型,构建计量模型,使用1990—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协整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经济增长提高0.132 3个百分点,在10%水平上效果显著,即江西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期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ECM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经济增长显著提高0.079 1个百分点,即产学研协同创新短期内也有利于江西经济增长,但短期促进作用较小。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经济增长 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学超
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现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并拓展为"州/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模式。"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协同创新模式在组织构成、组织管理和协同创新项目设计上都具有其明显优势,并在其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希义 房汉廷
本文制定了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筛选标准,给出了评价科技型上市公司创新性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赋值法,对选出的2005年我国105家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创新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创新性具有比较明显的行业、地域和上市场所特征。而且,建有正式研发机构和规模大的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创新性整体上强,但是具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企业与没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企业的创新性差别却很小。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创新性 科技型企业 研发机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文范 刘明伟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创新驱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层次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质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条件下形成的科技生产关系具有二重性特点,即生产关系的共性(内容构成)与科技生产关系的特性(功能构成)。其中,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建立成员贡献与收益对等的分配机制等,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合理选择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按照产业发展配置创新链、加快产业创新,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的功
关键词:
科技生产力 科技生产关系 产学研协同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燕华 霍彬
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相关文献,本文整合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研究框架,分析了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08家科技型企业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法发现: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组织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政府应强化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科技型企业应加强与关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燕华 霍彬
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相关文献,本文整合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研究框架,分析了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08家科技型企业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法发现: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组织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政府应强化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科技型企业应加强与关联各方的协同,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及合作方式,通过资源互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富 赵慧 张颖颖
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文章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原理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及其在协同创新自组织过程中的作用,运用绝热消去法、伺服原理和系统演化方程分析内外部动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自组织作用机制。
关键词:
协同学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自组织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